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电网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案例分析

广东电网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案例分析

第四章、广东电网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案例分析4.1广东电网公司简介4.1.1背景与现状广东电网公司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前身为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3月31日更名为广东电网公司。

2012年1月1日,下辖的广州供电局、深圳供电局正式分立由南方电网公司直管。

公司注册资金360亿元。

广东电网公司是经营电网投资、运行维护、电力交易与调度、电力营销、电力设备销售、调试、检测和试验以及施工、物资、科学研究、技术监督、技术开发、电力生产调度信息通信、咨询服务、电力教育和培训等业务的经济实体,是统一管理广东电网(广州市和深圳市的电网和业务除外)的企业法人。

公司本部设办公室等19个职能部门,直接管理全省19个地市供电局,以及电力调度控制、信息、基建、物资、科研、学校等多家中心机构和直属单位。

广东电网以珠江三角洲地区500千伏主干环网为中心,向东西两翼及粤北延伸。

通过“八交五直”高压输电线路以及鲤曲线与中西部电网联网;通过1回500千伏交流海缆与海南电网相联;通过4回400千伏线路与香港中华电力系统互联;通过3回220千伏电缆和4回110千伏线路向澳门地区供电。

截至2011年底,含广州、深圳在内,共有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含电缆) 62092千米、变电站1961座、主变4210台、容量38246万千伏安,其中500千伏线路8255千米,变电站40座、主变压器90台、容量8325万千伏安。

广东电网公司秉持“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全面开展创建国际先进省级电网公司工作,致力于向广大客户提供世界级的电力供应和服务,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目前,公司供电客户数2751万户,共有员工8.78万人,电网连续安全运行突破16年。

在广东十大服务行业居民评价、广东省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评价中,分别实现6连冠和3连冠。

随着广东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广东电网公司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将为建设幸福广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1.2基本思路和目标(一)基本思路围绕公司“创先”总体目标,落实公司发展战略,引入国内外先进企业预算管理最佳实践,以经营控制为目的,以预算指标体系为核心,以分级管理为模式,以考核评估为手段,系统规划,重点突破,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二)总体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创先工作的总体目标:建立战略导向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现“战略规划、目标设定、预算形成、监控调整”的全过程管理,有效配置企业资源,控制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管控能力,促进公司决策科学化,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至2011年底,完成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

完善组织架构和流程体系,建立科学严谨的预算准入机制,构信息化平台,实施动态考核评价,实现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的有效衔接,公司预算管控能力和关键绩效指标达到国内领先。

至2013年底,深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应用。

完善中长期战略预算规划,提高预算的决策分析能力,评估经营绩效,提升企业价值,公司预算管控能力和关键绩效指标逐步迈进国际先进水平。

(三)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蓝图坚持“强化企业资源与经营风险的管控,实现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的协作”两大核心原则,构建“责任网络、标准流程、预算制度、评价考核、信息平台”五大保障体系,实现“战略规划、目标设定、预算形成、监控调整”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具有广东电网特色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四大管理过程全面预算管理五大保障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两大核心原则图2-1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蓝图4.2 具体工作内容4.2.1坚持两大核心原则1、强化企业资源与经营风险的管控全面预算管理运用价值管理手段,高度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将企业价值与各级组织的具体目标、岗位职责相联系,保障公司战略的顺利实施,同时,通过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监控,对企业战略进行全方位的支撑,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必须按照“公司资源统一分配、执行进度有效监控、经营风险及时预警”的管控要求,做到事前优化资源配置,事中确保执行质量,事后评估经营绩效。

2、实现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的协作业务计划和财务预算都是公司全面预算的有机组成,业务计划是基础,财务预算是最终表现形式。

财务预算保证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引领业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全面预算管理必须按照“目标统一、权责清晰、流程贯通”的要求,做到业务规划与财务规划有效衔接,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充分融合,业务执行与预算控制高度协同。

4.2.2实现预算全过程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的四大管理过程为“战略规划—目标设定—预算形成—监控调整”,各个管理过程的工作内容如下:1、制定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通过规划未来指导当前实践,是对公司战略的具体落实和进一步量化。

战略规划的制定可分为三个步骤,即公司战略、职能战略、战略实施规划。

•公司发展战略:“两型两化”•电网发展目标: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度超前。

•公司21个职能战略:财务管理职能战略、资产管理职能战略、电网规划职能战略、生产管理职能战略等•定性及定量化的公司目标•战略实施举措总结战略规划示意图公司应从“两型两化”的战略目标和“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电网发展目标出发,按照专业职能战略,分别量化为中长期业务规电网建设、技术改造、购售电量等规划。

财务部结合电价政策、成本水平、负债能力、资金流量、利润预期等因素,对业务规划进行敏感性分析,经公司综合平衡,形成包括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单位成本、购售电量、电网建设、技术改造等指标在内的“可评估、可衡量、可操作”的广东电网中长期总体战略实施规划。

2、设定年度目标公司应围绕中长期总体战略实施规划,以购售电量、单位成本、利润总额、基建投资规模、技改投资规模等关键绩效指标为载体,通过目标分解模型,将总体规划分解至省公司归口管理部门及基层单位,形成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的年度预算目标。

如图所示:战略实施规划目标设定过程中,公司预算管理创先的重点工作为:(1)设立目标分解模型分析和评估各基层单位的经营状况和发展预期,确定其能力差距,定义关键绩效指标,建立自上而下的预算责任单元目标分解模型。

(2)执行目标分解将关键绩效指标按照预算期间、指标体系和预算责任单元进行分解,预测各单位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各单位以预测的年度目标为依据,落实公司中长期总体战略实施规划。

3、形成年度预算基于年度预算目标,各基层单位结合所处的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电价政策等环境,组织各职能部门,以“标准作业”为依托,以“精细化管理”为导向,提出电力购销、电网建设、技术改造、运营维护等业务需求,制定业务计划,并按“预算准入”机制开展初次业务优选工作,形成本单位年度预算方案(包括电力购销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供电成本预算等)。

经逐级汇总审核及再次的业务优选等工作,最终形成公司年度预算。

资本预算编制预算编制部门预算形成预算形成示意图预算形成过程中,公司预算管理创先的重点工作为:(1)实行预算准入机制“预算准入”机制是围绕公司各类业务进行预算制定、调整等关键环节的标准和制度,是预算编制的前提。

预算准入机制应当分为业务准入和业务优选两个层次:业务准入依据准入标准(如政策标准、层级标准、性质标准和金额标准等)初步衡量项目是否进入预算编制;业务优选依据优选模型和财务运营目标,对进入预算编制的项目进行筛选,最终纳入预算。

准入机制示意图预算准入机制具体工作包括:建立预算准入制度,界定预算准入部门职责,规范预算准入审批流程;完善经营性与资本性支出预算项目的准入标准;构建业务优选模型,制定业务优选流程。

(2)建立“大成本”预算编制模型制定购电、供电、工程、融资、线损等成本编制模型,将业务计划、财务支出、现金支出有机联系,实现对成本的整体控制。

建立以节能调度为前提、经济调度为手段的购电成本标准化模型,指导公司购电业务,优化购电结构;建立以业务数据为支撑的供电成本编制模型,完善供电成本驱动因素基础数据库;建立以量入为出、总体平衡为基础的电网建设与技术改造投资规模测算、分配模型,为资本性投入提供资金支撑;建立现金流量与资金成本预算编制模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负债水平。

(3)实施作业成本法以作业成本法(ABC)理论为依据,划分公司主要业务,细化流程并分解归并形成标准作业体系;选择重点作业类型,实施精细化作业核算,开展作业内容及工时登记等具体工作,汇集和分析相关成本和成本动因,建立成本标准库,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4)加强预算精细化管理细化预算编制模型,分月编制各项预算,并按照业务条线编制现金流预算,实现预算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编制细化至月度的期间预算。

在细化预算指标体系和预算责任单元的基础上,编制细化至月度的期间明细预算。

编制可追溯至业务的现金流预算。

设计现金流量预算模型,通过细化现金流量预算表,将业务活动和现金收支关联,确保现金流量可追溯至前端业务活动,掌握现金流量的成因,加强资金管控。

4、实施监控调整监控调整包括“执行监控”和“滚动调整”两个步骤。

执行监控完成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实时反映和分析;滚动调整基于执行反馈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当期预算执行情况与年度预算目标的偏离,实施对公司预算的季度滚动预测、年中调整更新。

公司各级管理层利用统一的管理报告体系,全方位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发现与既定目标的偏差,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管控。

同时,通过分期滚动预测机制,协助管理层迅速应对外部环境因素及内部执行情况的变化,调整公司资源配置。

监控调整过程中,公司预算管理创先的重点工作为:(1)建立标准化预算管理报告体系建立一整套区分管理层级(图3-5)和区分业务类别(图3-6)的标准化预算管理报告体系,形成脱离正常或预期结果的预警信息,实现对预算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测。

二级报告:部门级—一级报告:公司级三级报告:基层级—面向省公司部门领导层面,对广东电网公司各职能部门、供电局及子公司层面的预算指标及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面向省公司高管层面,对广东电网公司整体关键预算指标及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预算管理报告设计框架预算管理报告框架内容说明面向各供电局明细层级,涵盖预算编制的所有底层明细内容。

图3-5 满足分层级需求的三级管理报告体系示意图图3-6满足分层级需求的管理报告体系示意图(2)建立分期滚动调整的动态预算管理机制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预算执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动态预算管理。

以“规划—预算—预测—规划”为主线,建立规划年度更新、预算半年调整、预测季度滚动的机制(图3-7),提升规划、预算、预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9+3 季度预测3+9 季度预测下年战略规划下年战略规划年中调整年初下达半年预算调整季度滚动预测战略规划年度滚动更新图3-7“规划—预算—预测—规划”滚动更新示意图(三)构建五大保障体系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由责任网络、标准流程、预算制度、考核评价和信息系统为基本保障,责任网络明确职责分配、标准流程提供运作载体、预算制度明确行为规范、考核评价提供激励手段、信息平台实现技术支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