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朱尉贺清
运动镜头,是相对于固定镜头而言的。
在拍摄过程中,变动机位、变动焦距或镜头光轴后拍摄的镜头就称之为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在视觉呈现上具有独特的表现魅力。
一般来说运动镜头能够创造视觉空间立体感的幻觉,造成观众介入影片事件、冲突的视觉感;展示动作的场面与规模;突出表现剧情中的关键性戏剧元素;突出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创造特定的情绪与氛围;创造影片的节奏;造成两个戏剧元素间的有机联系;揭示和深化场面的内涵。
有些移动镜头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被直接反映到人类最隐蔽的核心大脑,影响人的心理情绪,等于摄影直接参与了剧作。
这样,运动镜头这一摄影造型手段就不仅停留在表层层面上,而成为造型语言,直接表达了某种思想和意念。
不同的运动镜头有着不同的功能和表现力。
一、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形象。
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2.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3.推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4.推镜头可以通过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来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涵义;5.推镜头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
感。
二、拉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是一种纵向空间变化的画面形式,它可以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2.一些拉镜头以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形象的想象和猜测;3.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4.拉镜头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作为转场镜头。
三、摇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展示空间,扩大视野,能够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两个主体的内在联系;2.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主体,通过摇镜头把它们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暗喻、对比、并列、因果关系;3.便于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对一组相同或相似的画面主体用摇的方式让它们逐个出现,可形成一种积累的效果;4.可以用摇镜头摇出意外之象,制造悬念,在一个镜头内形成视觉注意力的起伏。
四、移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
1.移动镜头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2.移动摄像可以表现某种主观倾向,通过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表现出更为自然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使运动物体更具动感和特色。
五、跟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跟镜头能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它既能突出主体,又能交待主体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
其与环境的关系,有利于通过人物引出环境;2.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相同,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还可以随时抓拍,使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3.跟镜头对人物、事件、场面的跟随记录的表现方式,在纪实性节目和新闻的拍摄中有着重要的纪实性意义。
六、升降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中的点面关系;2.利用镜头的升降可以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常用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3.升降镜头的升降运动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
七、综合运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
在实际拍摄中常常用到综合运动拍摄,即将两种以上运动拍摄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例如跟摇、拉摇、移推等),实现多角度、多构图、多景别的造型效果。
综合运动镜头的视点更自由,信息量更丰富,表现力更强,更自然真实,贴近生活,视觉连贯流畅,构图形式丰富多彩,并考虑人们的视觉心理,合理地选用不同的
运动拍摄方式。
1.综合运动镜头有利于在一个镜头中记录和表现一个场景中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2.综合运动镜头有利于通过画面结构的多元性形成表意方面的多义性;3.综合运动镜头在较长的连续画面中可以与音乐的旋律变化相互“合拍”,形成画面形象与音乐一体化的节奏感。
参考文献:
①李文波:《运动镜头的独特表现魅力》[J],《记者摇篮》,2007年第7期
②林洪桐:《银幕技巧和手段》[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③付庆军:《影视运动镜头的造型功能和拍摄》[J],《影视技术》,2004年第4期
④唐士都:《试论运动镜头的思维和语言》[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