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罪犯内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罪犯内务管理规范化,其标准并不难,难的就是对内务规范化认识不到位。
因此,要认识到推进内务规范化水平,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法定的义务,同时,也是改造罪犯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主题词:
内务规范重要
湖南省监狱管理局历来特别重视罪犯内务规范化管理,制定了内务规范化管理详细标准,并定期组织检查评比,评定优秀、合格、不合格单位,并将评比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平时监管工作检查,将内务管理作为必检的重要内容,并根据监管改造的需要,不断提出适时新标准,不断提高内务规范化水平。
今年,就提出了囚被服“零带入”、生活用品升级换代、洗澡洗衣设备建设等新标准新要求。
经过多年努力,湖南省罪犯内务管理规范化水平在全国监狱系统已居前列。
但是,调查显示:85.4%的罪犯对每天的内务整理还停留在“要我搞”的被动阶段,还有23.5%的警察也认为花大本钱改善罪犯生活设备设施,花大力气进行内务整治,是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
所以,提高内务规范化水平,阻力重重。
为此,对内务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有必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一、提高罪犯内务管理规范化水平,是新时期的强烈要求。
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各个方面都积累巨大财富,现已步入全面小康时代。
我国宪法也适时提出了“文明、和谐”的国家和社会建设目标。
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创“文明卫生城市”,“文明卫生乡村”、“文明单位'一'系列活动,监狱系统更是强力推进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
司法部《关于创建现代文明监狱的标准和实施意见》中提出:
“建立较完善的生活卫生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生活卫生设施,保证罪犯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卫生医疗条件”。
“监舍应当坚固、通风、透光、清洁”,“伙房清洁卫生”,生产“做到环境整治,物流有序”。
其实在1994 年《监狱法》上对上述标准作了原则性要求。
我省监狱管理局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提出罪犯内务管理规范化,并不断提升规范化
水平,既是时代要求,也是法规指标。
二、提高罪犯内务管理规范化水平,也更是改造罪犯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xx 指出: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改造人。
”我们对罪犯内务进行规范化管理,就在于为其创造一个整治卫生安全的良好的改造环境,同样,通过环境的改造过程,改造人。
儒家《大学》开篇就论述了“修齐治平”和“改知格物”的辩证关系: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每天整理内务,打扫卫生,也就是一个格物、修身的过程。
《朱子治家格言》开篇就谈内务整治:
“黎明既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朱熹简明扼要的提出了家庭内务整理的时间和标准。
监狱是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场所,改造手段主要有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而推进罪犯内务规范化,不仅是监管改造的重要内容,同时,因内务卫生是天天必做的功课,也具备教育和劳动改造的功能,内务好坏,集中反映罪犯改造表现。
(一)讲究卫生,有利于增强健康意识。
我们制定了详尽的个人卫生、小组卫生、监舍卫生、公共环境卫生标准,并不断训练、检查、评比,不断强化。
就在于培养罪犯良好的卫生习惯,阻断病菌及有害物破坏机体,提高罪犯健康意识,降低罪犯病亡率。
罪犯大多卫生习惯差,不管是个人卫生、饮食卫生还是环境卫生,都不是很讲究,个人卫生,有的认为是个人的事,与他人无关;环境卫生,是他人的事,与已无关,只有不断教育、强化,才能形成卫生自觉、健康自觉。
某监狱决定在晾晒房摆上鞋架,要求服刑人员将不穿的鞋子摆上鞋架。
才施行,遇到了阻力:
一是取用不方便;二是下雨时易打湿鞋子。
经多次做说明:
鞋子放晾晒房,通风、透气,通过晾晒,可杀菌消毒除湿,卫生且健康;将鞋架设置为可移动的,解决了飘雨打湿鞋的问题。
(二)规范内务,有利于培养罪犯规则意识。
罪犯之所犯罪,走进了监狱,最主要
的因素就是规则意识差,法纪意识淡。
我们规范其内务:
罪犯只能有哪能些生活用品,每一种生活用品的规格、颜色、质地是什么,物品应怎样编号,怎么定置摆放,都作了明确规定,均有明确的标准。
如:
毛巾应对应在毛巾摆放区对应其床呈摆放,竖对折,开口朝大吃大喝,且只能使用标配的毛巾;折被子,竖三折,横四折,四棱八角,如豆腐块一般。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则,详加演示说明训练,一天又一天,做得好的,奖减刑分;做得不好的,总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妄想一点一滴的违规,最后想达到破坏监管秩序按规定扣减刑分。
就是从生活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培训、检查、考核、奖惩,增强规则意识,将罪犯的恶习、陋飞逐渐剔除,将其改造成遵纪守法的公民。
(三)美化环境,xx 罪犯的人格情操。
建造花园式监狱,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监狱环境,同时,加强监狱、监区文化建设,就在于影响、作用、改造人。
罪犯实际上就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人”,对罪犯监管改造的全部活动就是对罪犯的再社会化。
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实现罪犯由“旧人”向“新人”的转变;态人”向“健全人”的转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罪犯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障碍发生率远远高于正常人,他们在服刑期间又产生了承受刑罚心理,如痛苦、恐惧、怨恨、自卑等。
美化环境对罪犯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首先,美好的环境有助于培养罪犯的审美意识,激发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对现实监狱生活中美好观察、美的体验、美的思考和美的想象。
其次,美好的环境有助于清除罪犯的疲劳,缓解其紧张状态。
再次,美的环境有助于安定罪犯的情绪,使他们保持愉快的心境。
在杂乱无章、垃圾遍地、蚊蝇横飞的环境中生活,人会感到压抑、沉闷、恶心,并且会产生烦燥和厌倦的情绪。
相反,生活在井然有序、洁静美观的环境下,会使人感到情绪安定、心情愉悦、精神振奋,产生认同感。
最后,美好的环境有助于扩展罪犯的兴趣爱好,增强他们生活乐趣,环境的美化可以引发罪犯兴趣点和注意力向科学理性转移,使他们增强生活信心,追求美的价值。
所以,要将罪犯改造成守未能遵纪的公民,内务这个功课必须天天做,天天查,要
实现由“要我搞”向“我要搞”的转变。
xxxx海军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