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病虫草害及防治
其中有170种没有记录在册,有可能是随 着运输过程侵入到野外。轮船压仓水可 能带入外域水生物种,在这方面我国还 没有深入的报道。无意引入的病虫害在 农林牧和园林等各个行业造成巨大经济 损失的案例很多,并已经引起相关部门, 包括海关检疫部门的重视。如美国白蛾、 松突圆蚧和蔗扁蛾等。
2、有意引入
有些在刚引入时是有益的,大肆扩散蔓延后才 有害,有的在某一地区有益,在另一地区却是 有害的。
因此评价外来种的利弊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 又具有生态性和社会经济性。
1、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2、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
种失去生存空间。
3、与当地物种竞争食物或直接杀死当地 物种,影响本地物种生存。
二、 生物入侵危害实例
云南是我国鱼类种类最丰富的省份,然而自1963年~ 1970年和1982年~1983年先后把鲢、鳙、青、草“四大 家鱼” 和太湖银鱼等引进滇池、星云湖等湖泊以来,现在 云南原有的432种土著鱼类中,近乎绝迹的约有130种;约 有150种常见鱼类,已成稀有种;余下的152种鱼类,其种 群数量比60年代明显减少。滇池蝾螈的灭绝也与引入外来 鱼种有密切关系。
目前外来生物种类有: 1、植物 2、动物 3、微生物
三、外来响。 危及本地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
存。 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有的还对本地经济、社会构成了巨大危
害。
从生态角度看,不利于本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从经济和社会作用看,虽然有不良的生态后果, 但有些确实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克氏原螯虾因其杂 食性、生长速度快、 适应能力强而在当 地生态环境中形成 绝对的竞争优势。 其摄食范围包 括水草、藻类、 水生昆虫、动物尸 体等,食物匮缺时 亦自相残杀。克氏 原螯虾能小龙虾忍 受长达四个月的枯水期,也能适应河口淡咸水交汇的微盐环境。在 雨季,克氏原螯虾能迁徙几公里寻找新的栖息地。取食时能用其强 健的螯足剪断植物嫩茎;克氏原螯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 经济养殖品种。在商业养殖过程中应严防逃逸,尤其是严防逃入人 迹罕见的原生态水体。其对当地物种生态竞争优势而导致破坏性危
4、危害植物多样性。 5、影响遗传多样性。 6、对经济的影响。
四、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传入途径
1、无意引入
货物的进出口是外来物种进入中国的重要渠道。 我国“八五”期间共进口粮食达6500万t,1996 年粮食进口也超过1000万t。大宗粮食进口主要 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共体和阿根 廷等。由于进口粮食的国家特别多,渠道广, 品种杂,数量大,带来有害草籽的概率高。根 据1998年的统计资料,在包括大连、青岛、上 海、张家港、南京和广州等12个口岸截获了 547种和5个 变种的杂草,分属49科。
3、自然传入
外来入侵物种还可通过风力、水流自然 传入,鸟类等动物还可以传播杂草的种 子,例如紫茎泽兰是从中缅、中越边境 自然散人我国的。薇甘菊科通过气流从 东南亚传入广东。稻水象甲也可借助气 流迁飞到中国内地。
7.2外来入侵性病虫草种类及防治
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外来病虫害有日本 松干蚧、松突圆蚧、曲纹紫灰蝶、红火 蚁、椰心叶甲、美国白蛾、蔗扁蛾、松 材线虫病、薇甘菊和凤眼莲等。
1956年,巴西科 学家 从非洲带回47只毒 蜂蜂王,用以改 良当地 的蜂种。不久,其中的 26只蜂王从实验室逃逸。 这些逃出的蜂王和巴西 本地的蜜蜂杂交,其后 代大量繁殖,几年后, 竟以每年300~500平方 公里的速度向周围地区扩张,现已发展到总数超
过10亿个体的庞大种群。几十年来,美洲各国 已有数千人和无数动物惨遭毒蜂蛰死。
从国外引入植物的主要目的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和保护生态环境。植物引种对我国的农林业等 多种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认 为引种也导致了一些严重的生态学后果。根据 资料显示,截止1970年,原产世界地引种到我 国来的植物837种,隶属于267科,约占我国栽 培植物的25%~33%。另外,近30年来,随着对 外经济和科技交流日益扩大,外来入境植物 (包括杂草)数量也大为增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外来入侵动 植物危害日益猖獗,我国加紧了防治工 作。对外来害虫松材线虫、松突圆蚧、 美国白蛾、稻水象甲和美洲斑潜蝇以及 外来有害植物水花生、水葫芦、豚草和 紫茎泽兰等采取了一系列有效地防治措 施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
但由于目前国家针对对外来入侵物种没 有制定具体的预防、控制盒管理条例。 各地在防治这些入侵物种时缺乏必要的 技术指导和统一协调,虽然投入大量的 人力和资金,但有的防效并不理想。已 传入物种继续扩散危害,新的危险性入 侵物种不断出现并构成潜在威胁。
在我国典型的外来入侵生物有:松突圆 蚧、美国白蛾、蔗扁蛾、美洲斑潜蝇、 椰心叶甲、松材线虫、菊花白锈病、薇 甘菊和紫茎泽兰等。
二、我国外来入侵物种概况
我国的外来入侵物种几乎无处不在,表现 出:
1、涉及面广。 2、涉及的生态系统多。 3、涉及的物种类型多。
我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 家之一。在我国如此丰富的生物种类中, 究竟有多少属于外来入侵物种,目前没 有很具体的报道。
外来入侵性病虫草害及防治
7.1 外来入侵性病虫草害概述
一、概念: 外来生物是指从自然分布地区(可以是
其他国家和本国的其他地区)通过有意 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 自然或半自然的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 再生能力,给当地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 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物种。
所谓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 的入侵,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或削弱, 引发本土生态灾难。
害,在世界各地已经有广泛报道,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澳大利亚原来没有兔子, 1859年墨尔本
动物园引进24只欧洲家兔,供人 观赏。
1863年动物园遭火灾,部分幸 存的家兔逃逸成为野兔,由于 自然条件优越,野兔迅速繁殖, 数量剧增。到20世纪50~60 年代,
野兔几乎遍布整个澳大利亚,和 牲畜争夺牧场和食料,致使澳 大利亚养羊业几乎衰退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