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 (3)受委托组织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必须以委托行政 机关名义进行,其行为的后果归属于委托行政机关; 而被授权组织是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行使行政职权, 并以自己的名义承受法律后果。
第三章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一节 行政主体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
(一)行政主体的涵义
▪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力, 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 担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 组织和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
(二)行政主体的概念的法律意义
▪ 第一,是确认行政职权、行政职责和行政责 任的要求。
▪ 第二,是区别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权力主体 与非行政权力主体身份性质的需要。
▪ 第三,是确定行政公务人员及受托组织实施 行政行为效力与责任归属的需要。
▪ 第四,是判定行政复议被申请人、行政诉讼 被告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前提和基础。
二、行政主体的资格
▪ 行政主体资格,是指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 经过法定程序或途径所获得的行政主体法律 地位。
三、行政主体的种类
(一)根据行政主体资格取得的法律依据 不同,分为职权性行政主体和授权性行政 主体。 (二)依据行政主体的职权范围的不同, 行政主体分为中央行政主体和地方行政主 体。
四、广义的行政组织法
1、行政机关组织法 2、行政编制法 3、公务员法
第二节 行政职权的涵义 行政职权,是指行政主体依法所享 有的对某个领域或者某方面行政事务 按照一定方式进行组织与管理的行政 权力。
二、行政职责
(一)行政职责的概念
▪ 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进 行行政活动中所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二)行政职责的内容
(1)完成行政工作中法定任务,以 实现行政职能和公共利益。 (2)遵守法律而不违法的义务。
(三)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的关系
▪ 行政职责随着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者 消灭而变化。
其二,由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机 关依法授权。
(三)行政主体资格的变更和丧失
▪ 某一组织在取得行政主体资格后,由于某种 原因而使行政主体出现分解或合并,从而发 生行政主体资格的变更。
▪ 已取得行政主体资格的组织,由于某种原因 被撤销或取消授权而失去其行政主体资格。
▪ 行政主体资格的丧失有四种情况:行政主体 组织被撤销;行政组织被解散;法律、法规 规定收回所授之权;所授之权期限已满。
二、我国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
1、执行性。 2、行使权力的法定性与相对独立性。 3、行政系统的统一性和层级性。 4、行政机构设置的适应性和活动的主动性。 5、公共性、服务性及专业性。 6、一般实行首长负责制(也有委员会制 的)。
三、国家行政机关的范围
(一)国务院 (二)国务院的组成部门 (三)国务院直属机构 (四)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六)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一、受委托组织的概念
▪ 受委托组织,是指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而行 使某项行政职权的非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
▪ 受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不同: (1)受委托组织的产生及其行政职权行使只 能来源于行政机关的委托行为;而被授权组 织的产生及其行政职权来源于立法上的直接 授权或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授权。
▪ (2)受委托组织与委托机关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 系,行政机关的委托一般须征得受委托组织的同意, 受委托组织并没有当然服从委托行政机关的委托义 务;而被授权组织与授权者之间则是一种单方的授 权性关系。被授权组织对授权机关的依法授权不得 拒绝,授权不需以被授权组织的同意为前提。
▪ 任何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同时也必须 履行相应行政职责。
第三节 行政机关
一、行政机关的涵义
▪ 行政机关,是指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 规定而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对 国家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国家机关。
▪ 既包括各级政府,也包括宪法、法律、法 规确立的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的各类 政府职能部门。
(一)行政主体资格的构成要件
1、依法成立的组织。 2、拥有法定的职权与职责。 3、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并承担法 律责任。
(二)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
1、法定取得。 2、授权取得。
(1)有关法律、法规直接授权。
(2)由有权机关的合法授权。
这种形式又分为两种:
其一,由有权制定法律、法规的国 家机关依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直接授 权。
第四节 作为行政主体的法律法规 授权的组织
一、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
▪ 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某项或某方面行政 职权授予行政机关外的组织,被授权者以自己 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和行使行政职权,由 自己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责任。
▪ 行政委托是指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职责范 围内,依法将其行政职权或行政事项委 托给有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或者个人, 受委托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管理行 为和行使职权,并由委托机关承担法律 责任。
(二)被授权组织的组织类型
1、行政性公司。 2、事业组织。 3、企业组织。 4、社会团体、群众性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 包括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工青妇等社会团体 和行业组织等。 5、依照法律、法规的授权规定而直接设立的 专门行政机构。 6、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 7、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
第五节 作为行政主体的受委托组织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一)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应具备的条件
▪ 授权方的条件:法律法规的合法制定者,全国 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
▪ 被授权组织的条件: 1、应与被授权行使的行政职能无利害关系。 2、具备了了解和掌握与所行使行政职能有关的 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知识的工作人员。 3、具备所授行政职能行使所需要的设备和条件, 对某些特别行政职能,还应具备某些特殊条件。
(二)行政职权的特征
1、行政职权具有公益性。 2、行政职权具有优益性。 3、行政职权具有推定有效性。 4、行政职权具有国家强制性。 5、行政职权具有不可自由处置性 (不可处分性)。
(三)行政职权的内容
(1)行政规范制定权。 (2)行政决定权。 (3)行政命令权。 (4)行政处理权。 (5)行政监督权。(包括行政复议权) (6)行政处罚权。 (7)行政强制权。 (8)行政裁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