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肉牛标准化的养殖场的规划与建设
肉牛标准化的养殖场的规划与建设
办公室
住宅区
管理区
文化活动区
辅助区
12
辅助区
▪ 包括饲料库、饲料加工车间、草场、干草棚、青贮 池等生产辅助设施。
▪ 饲料库和饲料加工车间设在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 应方便车辆运输;
▪ 草场设置在生产区的侧向,有专用通道通向场外, 草垛距离房舍50米以上;
▪ 牛舍一侧设饲料调制间和更衣室。
13
青 贮 窖
暴饮暴食。
53
(二)饲料的准备
青饲料:牧草、青饲玉米等 青贮饲料:青贮牧草、青贮玉米等 粗饲料:稻草、花生藤、干草等 精饲料:玉米、豆粕、菜粕等 全混合日粮(TMR)
54
(三)牛羊的分阶段饲养
犊牛期:0-6月龄 育成期:6-18月龄 育肥期:18-24月龄 繁殖期:10年以上 初情期:7-9月龄(公),9-10月龄(母) 发情周期:18-24天 初配期:1.5-2岁 妊娠期:280-290天 哺乳期:6个月
❖ 牛舍内部排列方式视牛场规模而定,主要有单列式 和双列式。单列式内径跨度5~6米;双列式内径跨 度10.0~12.0米,采用头对头或尾对尾式饲养。
30
31
(三)牛舍建筑参数
1、牛舍建筑面积
每栋牛舍的面积根据存栏牛的数量而定,一般按每头牛6~ 8m2计算。两栋牛舍间距为檐高3~5倍为宜。
2、牛舍地面
土壤:土质坚实,以沙壤土为好。沙质土质松软, 透水性 强, 雨水、尿液不易积聚,有利于牛舍的清洁卫生;
水源:水源充足,取用方便,水质清洁卫生。
电力:供应方便、充足可靠,通讯基础设施良好。
交通:交通便利,但场界距离交通主干道、居民居住区、 其它畜牧场不少于500m。周围1500米内无化工厂、畜产 品加工厂、屠宰厂、兽医院等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和单位。
44
45
46
47
48
49
50
四、牛羊养殖技术
(一)品种选择与运输 (二)饲料的准备 (三)牛羊饲养管理
51
(一)品种选择与运输
1、品种选择 国外品种:西门塔尔、安格斯、日本和牛等 国内品种:鲁西黄牛、秦川牛、本地黄牛等 杂交品种:西杂、安杂等 奶公牛:肉质较差
52
(一)品种选择与运输
2、牛羊运输
育肥场的规划:环境、水质、牛舍、饲料; 消毒:牛羊舍全面消毒; 选牛:牛羊的来源、免疫记录、健康状况; 运输:春秋季节,车速稳定,途中检查(4-5h),少量
饮水和补充干草; 卸载:隔离区卸车,隔离牛舍休息1-2h,再少量饮水; 隔离:15d,第一周喂粗料,第二周逐渐补充精料;切勿
3
4
注意:以下区域不得建场
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严 重区,畜禽疫病常发区和山谷洼地及洪涝威胁 地段。
5
二、场区的规划和布局
(一)原则:牛羊养殖场的场区规划应本着因 地制宜和科学饲养的要求,合理布局,统筹 安排。场地建筑物的配置应紧凑整齐,提高 土地利用率,节约供水管道,有利于生产, 并便于防火灭病。
可根据当地实际种植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的树 种和花草,不宜种植有毒,有刺,飞絮的植物。
41
(五)羊舍建筑的要求与形式
42
(五)羊舍建筑的要求与形式
羊舍面积:每只羊应占的面积为,种公羊和产羔母羊 1.5~2㎡,其它母羊0.8~1㎡,育成羊0.6~0.8㎡。另外 舍外运动场的面积约为舍内面积的1.5-2倍;
牛舍高度(地面至天花板的高度)标准,通常为2.8-3.2m。 双列布置的牛舍檐高一般不低于3.6 m。且随着牛舍跨度的增 加,牛舍高度也需增加, 屋顶斜面呈45度。
34
(四)牛舍内部设施
35
1、牛床
✓ 牛床设计应使牛前躯靠近料槽后壁,后肢接近牛床边缘,粪便 能直接落入粪沟内。
✓ 实际生产中牛床一般按长1.8米,宽1.2米修建。牛床应前高后 低,地面应结实、防滑、易于冲刷,并向粪沟作2度倾斜。
14施。
牛运 消 舍动 毒
场室
草 棚
青 贮 窖
15
大门消毒池能承受通行车辆的重量,长≥4 m,深≥0.2 m。
消 毒 室
16
牛 舍
17
运 动 场
18
3、隔离区
兽 消装 医 毒卸 室 室牛
台
隔堆污 离粪水 牛场池 舍
19
3、隔离区
❖ 隔离区设在场区下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低处。 ❖ 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牛舍,贮粪场,装卸牛台
育肥场的牛舍总建筑面积按每一头存栏牛需6~ 8 m2计算。
育肥场的其他辅助建筑总面积按每一头存栏牛 需2~3 m2 计算。
7
(四)建设项目 包括生产建筑及设施、附属建筑、配套设施。 生产建筑及设施:隔离牛舍,育肥牛舍,装牛
台,兽医室,消毒更衣室,饲料库,粪便污水 处理场等。 附属建筑:办公用房、生活用房、食堂、值班 室、场区厕所等。 配套设施:场区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 热、通信工程设施、围墙、大门等。
4、窗户
窗户设在牛舍开间墙上,可起到通风、采光、冬季保暖作用。 北窗应少设,窗户的面积也不宜过大。但要保证夏季通风, 南窗可适当多设窗和加大窗户面积。以窗户面积占总墙面积 1/3-1/2为宜。
窗台距舍内地面距离1.2m以上,窗宽1.2-1.5m,窗高0.750.9m。
33
5、屋顶与天棚
天棚:俗称顶棚、天花板,是将牛舍与屋顶下空间隔开的结 构。其主要功能在于冬季防止热量大量地从屋顶排出舍外, 夏季阻止强烈的太阳辐射热传入舍内,同时也有利于通风换 气。常用的天棚材料有混凝土板、木板等。
水槽、食槽设在舍内。 ❖ 棚舍:仅有水泥柱子作支撑结构,用料更简单、轻
便,采用双列对头式槽位,中间为饲料通道。
25
封闭式牛舍
26
半开放式牛舍
27
棚式牛舍
28
棚式牛舍
29
(二)牛舍建筑方式
❖ 牛舍的建造可采用砖混结构或轻钢架结构。应便于 采光,夏季防暑,冬季防寒,方便管理和防疫。
❖ 修建多栋牛舍时,应采取长轴平行配置,当牛舍超 过4栋时,可以2行并列配置,前后对齐,相距10米 以上。
一侧,其数量要充足,布局要合理,以免牛争食,争饮,顶撞。 (一般每20-30头一个)。
40
7、卫生防疫
牛场四周修建围墙,防疫沟,并应修建绿化隔离带,牛 场大门和后门入口处设车辆强制消毒设施;
生产区与生活管理区隔离。在生产区入口处设人员更衣 消毒室,在牛舍入口处设地面消毒池。
8、场区绿化
场区绿化区的修建应结合牛场各分区之间的隔离、遮荫 及防风需要进行。
出生-3~4月 羊羔 4-8月 育成前期 9-18月 育成后期 19-30月 后备羊 30月以上 成年羊 初情期:5-8月(公),8-9月(母) 发情周期:21天(1-3天) 配种期:18-20月(公),16-18月(母) 妊娠期:约150天 哺乳期:3-4个月 配种季节:8-9月,10-11月
建材不同而分为黏土、三合土(石灰:碎石:黏土为1:2:4)、 石地、砖地、木质地、水泥地面等。为了防滑,水泥地面应 做成粗糙磨面或划槽线,线槽坡向粪沟。
32
3、牛舍大门
牛舍的大门应向外开启,不设台阶和门槛,以便牛自由出入。 成年牛舍:门宽:2.0-2.2米,门高2.0-2.4米。 犊牛舍:门宽:1.5米,门高:2.0-2.2米。
饲槽种类 槽顶部内宽 槽底部内宽 前高
后高
成年牛 青年牛 育成牛 犊牛
60-70 50-60 40-50 30
40-50 30-40 30-35 25-30
30-40 25 20 15
60 50-55 40-50 30
37
38
3、喂料通道
牛舍内饲喂通道宽度应满足饲喂机械操作的要求。 单列式位于饲槽与墙壁之间,宽度1.5 m-2.5 m(1.2-1.5m); 双列式位于两槽之间,宽度1.5 m-3.5 m(1.5-1.6m)。
4、清粪通道和粪尿沟
清粪通道也是牛进出的通道,多修成水泥路面,路面应有一 定坡度,并刻上线条防滑。清粪通道宽1.0-1.2m。
粪尿沟设在牛床与清粪通道之间,一般为明沟,宽25-30cm, 深10-15cm,并向贮粪池一端倾斜2-3度。
39
5、工作间与配料室
双列式牛舍靠近道路的一端,设两间小屋,分别为工作间 和配料室,面积12-14m2。
8
9
10
(五)养殖场分区
养殖场
生活 管理区
辅助区
生产区
粪污 处理区
隔离区
建筑设施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布置。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
系方便。各功能区间距应不少于50米,并有防疫隔离带或墙。
11
1、生活管理区
▪ 管理区设在场区上风向以及地势较高处,主要包括生活设施, 办公设施,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等。设主大门。 管理区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6、 运动场
母牛和犊牛舍,应设运动场。运动场多设在两舍间的空余地带, 四周栅栏(1.5m高)围起,将牛拴系或散放其内。
其每头牛应占面积为:成牛15-20m2,育成牛10-15m2,犊牛510m2,育肥牛4~8 m2。
运动场的地面以三合土为宜。 在运动场内设置补饲槽和水槽。补饲槽和水槽应设置在运动场
✓ 牛床最好以三合土(石灰、砂子和粘土混合)为地面,即保温 又护牛蹄。也可用粗糙水泥地面或竖砖铺设,水泥抹缝。
牛群类别
长度
宽度
成乳牛 青年牛 育成牛 犊牛
170-180 160-170 150-160 120-150
110-130
100-110
80
60
36
2、饲槽
在牛床前面设置固定的通长食槽,饲槽长度与牛床 宽相当;食槽需坚固光滑,不透水,稍带坡,以便清 洗消毒;为适应牛舌采食的行为特点,槽底壁呈圆弧 形为好,槽底高于牛床地面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