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电运行中提高供电可靠性方法探讨

配电运行中提高供电可靠性方法探讨

配电运行中提高供电可靠性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03-18T02:11:53.397Z 来源:《福光技术》2019年33期作者:刘策葛梦瑶[导读] 为了确保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减少企业自身损失,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迫在眉睫,这不仅是用户的需要,更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新乐市供电分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700
摘要:配电系统是电网结构的核心组成,其运行情况会直接影响供电质量和供电安全,要想确保电能供应的可靠性,满足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就需要确保配电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但是,在配电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因为技术落后、配电网结构不合理、维护管理不到位、外力破坏等因素,造成配电运行故障,严重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配电运行环节入手,找出影响供电可靠性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提高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配电运行;供电可靠性;方法
引言
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广大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必须保证供电可靠性,并逐步提高供电服务的水平,才能确保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如果企业在配电运行程中,不能确保供电的可靠性,既会影响广大居民用户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同时也降低用户对供电企业的信誉程度,更主要的是,配电的不可靠性,会给供电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供电企业是以为服务人民为宗旨的,为了确保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减少企业自身损失,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迫在眉睫,这不仅是用户的需要,更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提高配电运行中供电可靠性的意义
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供电系统对电力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也是体现供电企业电能质量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企业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

配电系统和电力用户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是向用户供应与分配电能的关键环节。

配电网的可靠性供电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的提供可靠的电能支持,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及经济发展的前提。

鉴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意义,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配电网的改造与建设,以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配电运行中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一)配电系统技术落后
智能电网已经成为电网建设的必然发展方向,但是当前配电系统技术落后,自动化程度较低,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复杂设备的运行需求,影响了供电可靠性。

部分地区在规划配电网时,没有引进先进技术,对构建自动化电网系统重视力度不足,没有将自动化、智能技术和设备加以充分利用,导致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较低,容易出现运行故障现象。

同时,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尚不成熟,很多方面的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不得不对配电系统进行频繁的检查和维修,进而使得配电网停电次数较多,供电可靠性较低。

(二)线路故障的产生
由于配电网大多都处于露天环境且具备点多、面广和线长的特点,它在运行中经常会受到外界干扰而产生跳闸事故。

就这种事故的产生原因分析,主要是以下因素造成的。

(1)从长远来看,高空坠落的物体、树木和其他外部原因造成的短路故障,此错误的发生率有直接关系的是配电线路的长度,线越长,此错误的几率就越大。

(2)线路保护装置安装不正确。

因素主要由避雷针的接地线,由于长输电线路和线处于开放状态很长一段时间,非常容易受到雷击,避雷针和其他辅助设备必须确保这个时间线。

一旦避雷针,接地线等设施安装不合格,这将严重影响的顺利实施。

(3)电线和其他设备,其长期使用老化,这也是线路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配电运行中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方法
(一)采用先进、科学技术
配电网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快技术更新,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在新建或者改造配电网时,应该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加以科学应用,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应用优势,时刻获取配电系统动态运行信息,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运行故障隐患问题,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的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控制,降低运行故障的发生概率,提高供电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完善其中的不足,为改进配电网运行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减少配电系统检查、维修次数,确保电能供应的持续性。

(二)加强线路设备巡视,落实管理责任
加强巡逻,电路分布网络设备评级管理。

可以尽早找到设备故障并消除,减少停机事故,是另一种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常工作分配操作部门。

输入零件号的容易发烧,落实管理责任,建立巡逻记录详细,调查的缺陷,根据优先级安排维修计划,并逐渐消除;准备防止闪电线设备故障;推广防爆型氧化锌避雷器的应用,减少维修停机时间,定期检查设备。

防雷和接地体腐蚀情况,检测接地电阻,密封开关、变压器、终端计量箱。

(三)建立可靠的管理体系
加强供电管理,更新旧的管理方式,大力推行“配网集集中运维检修的”新式管理方式,从而提高电网的运行的能力,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1)电力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停电计划,如月度停电计划,并将停电计划的制定进行综合停电管理,要做好停电检修工作的协调审查工作,尽可能缩短用户的停电时间。

(2)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电话、互联网等信息通讯工具做好停电的调度管理工作,如,利用互联网做好停电状况的监控工作,将停电调度的空间范围维持在互联网的范围内。

(3)运行管理过程中,把责任明确到具体的人身上,从而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减少电网事故的发生率,避免相关部门内部责任推诿现象的发生。

(4)制定统一的停电计划,所有线路的停电计划,有调度中心进行统一管理。

经调度中心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5)要加强电网的风险管理,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可能对电网运行产生障碍的因素,并实行有效的监管,如加强对设备和线路的监控,从而积极预防可能带来的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高供电可靠性无论对供电部门还是居民大众来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要加强配电运行中的维护和管理,构筑坚强的供电网络,特别重要的是还要加强科技创新产品的应用,多方面综合实施来提高供电可靠性。

而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实施也是经济迅速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因此,要本着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的原则,逐步实现配网自动化 , 从而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韦裕婷 . 浅析如何有效提高电力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J]. 通讯世界,2017(19):209-210.
[2]龙日吉 .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探析 [J]. 通讯世界,2017(8):156-15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