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00MW锅炉概述解析

600MW锅炉概述解析


3
省煤器管型
--
H型鳍片管
给水经省煤器的入口汇集集箱分别供至前后的省煤器入口 4 布置方式 -- 顺列布置 集箱。省煤器的管子规格为 φ 51× 5 371SA-201C, 设计进口温度(BMCR) ℃ 6mm,材料为 管组横向节距为 115mm 4排 6 400 设计出口温度(BMCR ) ,共190排。省煤器向上形成共 ℃ 吊挂管,用于吊挂尾部烟道中的水平过热器和水平再热器 7 m2 19178/2670 受热面积(蛇形管/悬吊管) 吊挂管的规格为 φ 51×9mm、材料为 SA-213 T12 。吊挂管 8 MPa 0.15 省煤器压降(BMCR) 的 9 4只出口集箱两端与两根下降管相连,下降管将水供至 mm φ39/φ51 省煤器管内/外径 水冷壁下集箱 10 省煤器管节距 mm 115 在省煤器烟气入口的四周墙壁上设置了烟气阻流板,避免 12 省煤器管的防磨设施 -- 烟气阻流板 形成烟气走廊而造成局部磨损 3
93.45% 93.6%
炉膛容积热负荷 炉膛断面热负荷
锅炉设计条件
锅炉燃煤设计煤种为神府东胜煤,校核煤种1为混煤,校 核煤种2为大同煤。煤质分析数据如下:
锅炉点火及助燃用油为#0轻柴油
符号 Mt 单位 % 设计煤种 12.1 校核煤种1 12.93
项目 全水份
校核煤种2
6.84
锅炉给水质量标准:补给水量在正常时(按 空气干燥基水份 Mad % 3.31 ~8(暂定) 1.62 BMCR 的5%计)为 97.5t/h ,启动或事故时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 Vdaf % 28 38 39 8.79 收到基灰份 Aar % 26.68 (按 BMCR的8 %计)为 156 t/h 21.02
主要参数
名 过热蒸汽流量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再热蒸汽流量 称 单 位 T/h Mpa(g) ℃ T/h BMCR 2072 25.4 571 1742 BRL 2009.77 25.4 571 1684
再热器进口蒸汽压力
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再热器进口蒸汽温度 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50 68 HG刷磨损指数 Ke 收到基高位发热量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ar.gr MJ/Kg KJ/Kg 23826 20870 21156
锅炉压力负荷曲线
30 25
锅炉主汽出口绝对压力(MPa.a)
20
15
10
5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锅炉负荷百分比
4
5 6 7 8 9
高温再热器受热面积
高温再热器片数 高温再热器片距 再热器受热面积总计 再热器总压降(BMCR) 再热器总水容积
过热器
经四只汽水分离器引出的蒸汽进入外径 一级过热器布置于尾部双烟道中 为φ 219mm的顶棚入口集箱,顶棚过热 的后部烟道中,由 3段水平管组 器由192根φ 63.5mm、材料为 经一级过热器加热后,蒸汽经2根 和 1段立式管组组成,第 1、2段 末级过热器位于折焰角上方,沿炉宽 SA-213 T12、节距为115mm的管子组成, φ 508mm的连接管和一级喷水减温 水平过热器沿炉宽布置 190片、 方向排列共 管子之间焊接6mm厚的扁钢,另一端接 30片管屏,管屏间距为 器进入屏式过热器入口汇集集箱。 至外径为 φ 219mm 顶棚出口集箱。顶棚 横向节距为 115mm ,每片管组 690mm。每片管组由20根管子绕制而 屏式过热器布置在上炉膛,沿炉宽 出口集箱同时与后烟道前墙和后烟道顶 成,管子的直径为 φ 44.5mm,材质为 由4根φ 57×8mm、材料为 方向共有30片管屏,管屏间距为 棚相接,后烟道顶棚转弯下降形成后烟SA-213 T91。蒸汽在末级过热器中加 SA-213 T12的管子绕成。至第3 690mm。每片管屏由28根并联管弯制 道后墙,后烟道前、后墙与后烟道下部热到额定参数后,经出口集箱和主蒸 而成,管子的直径为φ 38mm,根据 段水平过热器,管组变为 95片, 汽导管进入汽轮机 环形集箱相接,并连接后烟道两侧包墙。 横向节距为 230mm ,每片管组 侧包墙出口集箱的 24根 φ 168mm引出管 管子的壁温不同,入口段材质为 SA-213 T91,外圈管及出口段采用 过热器进、出口集箱之间的所有连 与后烟道中间隔墙入口集箱相接,隔墙 由 8根φ 51×6.6mm 、材料为 SA-213 TP347H。从屏式过热器出口 向下引至隔墙出口集箱,隔墙出口集箱 接管道均为两端引入、引出,并进 SA-213 T12的管子绕成,立式 集箱引出的蒸汽,经2根左右交叉的 与一级过热器相连。除烟道隔墙的管径 行左右交叉,确保蒸汽流量在各级 一级过热器采用相同的管子和节 直径为φ 508mm连接管及二级喷水 为57mm外,烟道包墙的其余管子外径 受热面中的均匀分配,避免热偏差 减温器,进入末级过热器。 距,并引至出口集箱 均为φ 44.5mm 的发生
辐射及对流热损失Lr
其他热损失Lua 计算热效率(ASME PTC4.1计算 计算热效率(按低位发热量) 制造厂裕量Lmm 保证热效率(低位发热量) BMCR工况(不低于) BRL工况(不低于)
0.17%
0.3% 89.39% 93.82% 0.37%
空气预热器出口热风温度
一次风温度 二次风温度 ECO出口空气过剩系数 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燃料消耗量 284 ℃ 307 ℃ 1.19 1.19 227.7t/h 83.0KW/m3 4.29MW/㎡
锅炉本体
目录
锅炉总体简介 锅炉本体布置 锅炉汽水流程
锅炉启动循环系统
锅炉的设计和结构特色
锅炉总体简介
锅炉型式
我厂锅炉为超临界压力、循环泵式启动系统、前后墙对
冲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平衡 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的变压本生直流炉。呈“П” 型布置方式,设计有固定的膨胀中心,受热面采用全悬 吊结构
低温再热器
低温再热器布置于尾部双烟道的前部烟道中,由 3段水平管组和1段立式管组组成。
高温再热器
高温再热器布置于水平烟道内,与立式低温再热 器直接连接,逆顺混合换热布置。
再热器相关数据
序号 1 2 3 项 再热器设计压力 再热器工作压力进口/出口(BMCR) 低温再热器受热面积 目 单位 MPa MPa ㎡ 数 5.8 5.402/5.21 18783 值
过热器相关数据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 值
1 2 3
4
过热器设计压力 过热器工作压力 顶棚过热器受热面积
一过受热面积/片数/片距
MPa MPa ㎡
㎡/片/mm
28~29.3 25.4 2213
15095/(190/95)/(115/230)
5
6
一过质量流速
屏过受热面积/片数/片距
kg/ ㎡s
㎡/片/mm
555
2317/30/690
7
8 9 10 11 12 13
屏过质量流速
末过受热面积/片数/片距 末过质量流速 过热器总受热面积 各级过热器出口汽温(BMCR) 过热器总水容积 过热器总压降(BMCR)
kg/ ㎡s
㎡/片/mm kg/ ㎡s ㎡ ℃ m3 MPa
1910
2390/30/690 1410 22015 447/513/543 213 1.41
燃用平凉华亭煤、宁煤及新疆煤
锅炉是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国产超临界燃煤机组
型号HG-2072/25.4-YM12
锅炉整体布置
锅炉前后墙对冲布置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共三层三 再热器分为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两段布置,低温再 十只,配有六台中速磨煤机, OFA燃烬风喷嘴布置在燃 锅炉的汽水流程以内置式汽水分离器为界设计成双流程。 热器布置于尾部双烟道中的前部烟道,末级再热器布置 烧器上方,前后左右墙共十六只。采用等离子点火系统, 于水平烟道中,逆、顺流混合换热。 并保留点火油系统,每台燃烧器配有一支油枪,油枪采 用机械雾化喷嘴,点火枪和油枪均为可伸缩式,油枪的 锅炉炉膛断面尺寸为23567.3mm×17012.3mm,炉膛标 最大出力按20%B-MCR工况设计 高 48051mm以下采用螺旋水冷壁、上部为垂直膜式水冷 水冷壁为膜式水冷壁,下部水冷壁及灰斗采用螺旋管圈, 壁。启动循环系统选用一台循环泵 (进口),锅炉在启 上部水冷壁为垂直管屏。从炉膛出口至锅炉尾部,烟气 锅炉布置有 50只炉膛吹灰器、30 只长伸缩式吹灰器,空 动和停炉工况低于本生负荷( 30%B-MCR )时需投入循 依次流经上炉膛的屏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水平烟道 气预热器的冷、热端各配有 2只伸缩式吹灰器,吹灰器由 环泵。顶部受热面各部分间采用大口径连接管连接 中的高温再热器,然后至尾部双烟道中烟气分两路,一 程序控制。炉膛出口两侧各装设一只烟气温度探针,俩 路流经前部烟道中的立式和水平低温再热器、省煤器, 侧设置炉膛监视闭路电视系统。 一路流经后部烟道的一级过热器、省煤器,最后进入下 从汽水分离器出来的蒸汽引至顶棚和包墙系统,再进入 方的两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一级过热器中,然后再流经屏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 锅炉除渣采用刮板式捞渣机,装于冷灰斗下部。
13 省煤器总水容积 m 174 11 省煤器管材质 -- SA-210C
炉膛与水冷壁
炉膛水冷壁采用焊接膜式壁,炉膛断面尺寸为 折焰角由384根φ 44.5×6、节距为57.5mm的管子 22187mm×15632mm 组成,其穿过后水冷壁形成水平烟道底包墙,然 上部垂直管圈 后形成4排水平烟道管束与出口集箱相连。水平 经过灰斗拐点后,管带以 17.893 °的倾角继续盘 给水经省煤器加热后进入外径为 φ 219mm、材料 烟道侧墙由 78根φ 44.5× 6mm的管子组成,其出口 旋上升。螺旋管圈水冷壁在标高 43.61m 处通过直 为 SA-106C 的水冷壁下集箱,经水冷壁下集箱进 集箱与烟道管束共引出24根φ 168mm的连接管与4只 中间混合集箱 径为 φ 219mm、材料为SA-335 P12的中间集箱转换 入冷灰斗水冷壁。冷灰斗的角度为 55°,下部 启动分离器相连,汽水混合物在其中分离 成垂直管屏,垂直管屏由 1312根φ 31.8mm、材料 出渣口的宽度为1400mm。灰斗部分的水冷壁由水 下部螺旋管圈 水平刚性梁 为 SA-213 T12 、节距为 57.5mm 的管子组成,垂直 冷壁下集箱引出的 436 根直径 φ 38mm 、壁厚为 6.5mm 水冷壁管型都为光管。 管屏(包括后水吊挂管)出口集箱的 30根引出管 材料为SA-213T12、节距为53mm的管子组成的管带 垂直刚性梁 2 水冷壁总受热面积: 4260 m 与 2 根下降管相连,下降管分别连接折焰角入口集 围绕成 箱和水平烟道侧墙的下部入口集箱 张力板 水冷壁水容积: 67 m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