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转移瘤影像表现 副本
2020/6/30
4
●分布特点:
1、血管分布:由于幕上脑组织接受颈内动脉和椎动 脉的双重血供,血供丰富。
2、血液分布:受脑内动脉血液供应特殊性的影响, 大脑皮层的血供为皮层下白质的3~4倍,故在解剖 结构上供血动脉在灰、白质界面上突然变细,使转 移瘤栓大多被阻于此。
3、体积:同时幕上组织的体积也较幕下的大得多。 4、易侵性:血行转移的肿瘤栓子较易进入大脑中动
2020/6/30
32
(2)乳腺癌:10—15%发生脑转移,87%在脑 内,余者在硬膜外或软脑膜。
单发:占70%。其中20%有肿瘤内囊变。单发 为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并有均一或环状强化。
多发:为等密度肿块并强化。来自2020/6/3033
不同原发肿瘤脑转移
各具有某些特征。 (1)肺癌:以腺癌最易发生转移。 腺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通常为高密度结节或
2020/6/30
21
a
c
2020/6/30
多发脑转移瘤 ab平扫:右小 脑半球、双顶 叶不规则等密 度肿块,肿块 b 由低密度围绕, 其边缘清楚, 占位明显。 cd增强: 囊 内结节强化, 周围无强化。 d 病理:为腺癌。
22
多发脑 转移瘤
2020/6/30
23
肝 癌 脑 转 移
2020/6/30
24.中央后沟动脉
2020/6/30
11
红珊瑚
2020/6/30
12
【病理】
●数目:脑转移瘤常为多发,尸检占2/3,也可为 单发。
●大体:呈球形,偶为不规则形。虽无包膜,但 与脑实质有清楚分界。
肿瘤中心:由于肿瘤生长迅速,常发生坏死、 囊变和出血,少数可见肿瘤内钙化。
肿瘤周围:水肿明显,水肿程度与肿瘤类型有 关。
3、数目:与原发肿瘤及其组织细胞学类型有一 定的相关性 。
60---80%病例为多发,对转移瘤较为特征。
4、大小:数mm---100余mm。
小者为实性结节;
大者中间多有坏死,呈不规则环状。
2020/6/30
15
5、部位:肿瘤较小,多位于大脑半球皮质或皮 质下区,也可见于大脑深部、丘脑、小脑和脑 干。
脉末梢分支。
2020/6/30
5
2020/6/30
脑动脉两大体系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颈内动脉系
大脑后动脉
椎-基底动脉系
颈外动脉
6
2.行程:弯曲,无搏动。 3. 管壁:壁薄。 4.软膜吻合:皮质动脉在软膜内形成丰富的吻合。在
功能上相当于 脑表面的“血液平衡池”。
2020/6/30
7
CTA
2020/6/30
2020/6/30
19
单发转移瘤
a平扫:右顶叶类圆形肿块,中心呈低密度,壁呈等密 度,周围肿中度脑水肿。
b增强:囊壁明显强化,中心低密度区无变化。 病理:为肺癌。
2020/6/30
20
右额叶单发转移瘤
a平扫:右额叶不规则形肿块,中心囊变,壁较厚,周 围脑水肿,脑室受压及中线左移。
b增强:囊壁明显强化,中心低密度区无变化。 病理:为未分化癌。
2020/6/30
28
形状:具多样性。 可呈结节状、环状、囊状、年轮状的病灶同时存
在。 这种形态“多样性”可能与肿瘤多半伴有坏死相
关,钙化少见。
2020/6/30
29
瘤周水肿 指状水肿:多数明显,大片状,中度—重度水肿多
见。 “小病灶,大水肿”:瘤体大小常与瘤周水肿程度
不成比例,此征为其特征性的表现。 瘤周水肿与解剖部位密切相关: 1、血液供应:中枢神经系统无淋巴循环,因此几
6、脑水肿:明显。87%有脑水肿,小肿瘤大水 肿为转移瘤的特征(指状水肿)。
水肿分度:1997年王金林等分为四个等级。 无水肿 轻度,水肿长度小于肿瘤直径的1/4 中度,水肿长度小于肿瘤直径1/2 重度,水肿长度大于肿瘤直径的1/2 7、肿瘤出血:则于病灶中出现高密度区或液面。
2020/6/30
转移瘤:实性瘤体明显均匀强化;坏死囊变示环形、 不规则结节状强化。瘤体的境界清楚,可准确区分 瘤体与周围的脑水肿。转移灶不会发生强化不完整 的、有缺陷的表现。
多无血脑屏障:环壁及壁结节呈中等程度强化,但 多不均匀;环内容物为坏死组织、出血、囊变等, 因而增强后无强化。
无包膜:呈膨胀性生长。
壁结节:其外缘较光整清晰而环壁厚薄不一,显示 壁结节。
16
8、脑膜转移(癌性脑膜炎) : 多呈局部增厚、结节、双面凸透镜状。 正常或脑池、脑沟密度增高和脑积水。 硬膜下血肿伴新鲜出血样改变。 9、颅骨转移:颅骨内外板及板障结构破坏,
呈软组织样密度影,边界清楚,规则或不规则。
2020/6/30
17
●增强 1、脑转移瘤:94%有增强。多呈环状、结节
状、斑片状强化。 坏死、出血组织:示环内无强化的低密度区。 混合型强化:多发病灶,可呈≧2种。 2、脑膜转移瘤: 室管膜:则沿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表现
较为特征。 软脑膜:为脑池、脑沟弥漫强化和皮质结节状
强化。 大脑镰、小脑幕:也可呈不规则强化。
2020/6/30
18
●转移瘤: 1.显示为大 小不等的 圆形低密 度影。 2.往往有明 显增强, 壁厚。 3.周围水肿 明显。
代表肿瘤出血,并可发生肿瘤强化,周围有广 泛明显脑水肿。
2020/6/30
35
2020/6/30
36
转 移 瘤
胶
质
母
细
胞
2020/6/30
37
转 移 瘤
胶
质
母
细
胞
2020/6/30
38
2020/6/30
39
肺癌脑膜转移,似脑膜瘤
2020/6/30
40
肺癌脑膜转移
2020/6/30
41
肺癌脑内、脉络膜从转移
8
1.颈内动脉 2.颈外动脉 4.颈内静脉 5.脉络丛前动脉 6.大脑前动脉 7.大脑中动脉 8.大脑后动脉 9.额叶前内侧支 11.横窦 12.乙状窦 13.上矢状窦 14.大脑上静脉 15.基底动脉 16.直窦 17.大脑大静脉 22.椎动脉 25.额叶中内侧支 26.额叶后内侧支 27.旁中央动脉 28.楔前动脉
2020/6/30
42
脑癌眼底转移
2020/6/30
43
脑转移瘤MRS
2020/6/30
44
瘤周水肿的MRS
2020/6/30
45
【诊断】
典型改变: 部位:大脑半球皮质及皮质下区多发、
小的类圆形等和低密度病灶。 数目:多发性。 指状水肿: 结节或环状强化:是转移瘤常见而较为
特征的表现,诊断可靠。
肿瘤血供:多数较丰富,肿瘤内的血管结构与 原发肿瘤类似。
2020/6/30
13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视神经 水肿等。
有时极似脑中风。
2020/6/30
14
【CT表现】
●平扫
1、形状:病灶多为圆形、类圆形、环形、结节 状、常为多形并存 。
2、密度:可呈高、等、低、混杂密度影。以等 或低密度病灶多见;可略高密度或囊性肿块,囊 内可有结节。
50
鉴别诊断 单发的脑转移瘤需与脑内胶质瘤、脑膜瘤、原发性出血鉴别。单发转移
瘤与原发肿瘤鉴别有困难,需结合原发恶性肿瘤病史,MRI又表现为颅 内占位者,首先考虑转移瘤;位于脑凸面或镰旁的单发脑转移瘤有时类 似脑膜瘤样改变,脑膜瘤T2Wl多呈等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瘤体明显强 化,可资鉴别。原发脑出血多有高血压病史,好发于基底节及丘脑,随 访可见病灶出现形态学变化,增强病灶不强化;转移瘤出血常形成液平 面,血肿旁常有异常信号,增强后异常信号区显示强化。 多发脑转移瘤要与多发脑瘤、脑脓肿及脑囊虫病鉴别;脑转移瘤多位于 皮髓质连接处,病灶较小,呈结节状或环形强化;多发恶性胶质瘤多位 于大脑深部,较大,呈不规则环形强化,常有壁结节,瘤周水肿更广泛, 二者均可见瘤内出血。脑脓肿表现为单发、多发环形或囊状病灶,有明 显强化,较转移瘤更圆,脓肿壁多呈均匀薄壁,结合多数患者有感染中 毒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通常鉴别诊断并不困难。脑囊虫病壁 很薄,增强检查很少强化,若在囊内发现头节或钙化,有利于鉴别诊断。
2020/6/30
9
1.颈内动脉 2.颈外动脉 4.颈内静脉 6.大脑前动脉 7.大脑中动脉 8.大脑后动脉 9.额叶前内侧支 11.横窦 12.乙状窦 13.上矢状窦 14.大脑大静脉 15.基底动脉 21.距状沟动脉 22.椎动脉 23.中央前沟动脉
2020/6/30
10
1.颈内动脉 3.后交通动脉 6.大脑前动脉 7.大脑中动脉 8.大脑后动脉 9.额叶前内侧支 10.小脑上动脉 11.横窦 13.上矢状窦 15.基底动脉 16.直窦 18.中央沟动脉 19.角回动脉 20.顶枕动脉 21.距状沟动脉 23.中央前沟动脉
27
【MRI表现】
●平扫:
信号:
T1WI:实质性等低信号,囊性低信号,或不规 则高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
T2WI:等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多呈囊实性或囊 性病灶,实性病灶常伴有坏死、出血及囊变,呈 多样性信号变化。
FLAIR:呈高信号。由于抑制了脑脊液信号,能 更清楚地显示病灶。
DWI:形式多样,呈片样高信号、环状、高低 混杂信号。呈多种形态混合的特点。
2020/6/30
46
脑膜转移 弥漫性结
节样伴尾 症
静脉窦受 压及脑实 质水肿颅 骨转移侵 犯脑膜
2020/6/30
47
小的生长迅速的室管膜下转移
双侧脑室室管膜下病灶,3个月后明显增大。
2020/6/30
48
乳 腺 癌 脑 转 移 与 脑 膜 瘤 伴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