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思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入云南纳西族地区思政工作的特殊性(一)宗教价值观的多元性云南纳西族聚居地在宗教价值观方面呈现出多元性特色,主要体现在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方面。
云南纳西族独有的宗教是东巴教,东巴教中规模较大的祭祀仪式主要包含祭风、祭天、祭丁巴什罗等仪式,其中,东巴绘画、音乐也属于宗教文化范畴。
音乐主要是在开展祭祀活动中,所吟唱的曲调音乐,还伴随有一定的器乐,音乐唱腔高达50种。
每当春节、端午等重大节日活动,都要开展祭祀活动,最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活动。
祭天活动属于纳西族重要的民族文化,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云南纳西族是以宗教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民俗风情与文化等都和宗教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也充分说明了宗教信仰力量的强大,有些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相左的,必须在充分尊重民俗多元性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二)传统文化中存有的消极成分云南纳西族的传统文化,是生活在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祖先生产、生活实践中经验的累积,是纳西族的文化瑰宝,是纳西族民众的精神信仰和家园。
这一传统文化对纳西族群众生活、生产等多个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纳西族文化中依旧存有着一些消极成分。
这些消极文化的存有对纳西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进,对当地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都存有一定的防碍作用。
如纳西族中存有殉情风俗。
当情侣决定殉情后,他们将这一消息告诉自己的好朋友,女方则告诉自己的母亲,而朋友和其母亲则要为他们保守秘密,随后,会选择高山险峻之处自缢身亡。
其传统文化中存有的陋习,不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相背离,而且会防碍民族地区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同时,也不利于当地民众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三)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文化大环境的制约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转型期,不同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比较突出,各地经济文化环境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民族地区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相对落后。
发展中所面对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也相对较差,这些差异的存有势必会影响民族地区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和支持度。
首先,经济环境方面,云南丽江纳西族地区目前正开展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化建设。
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食品安全、假冒伪劣、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有对纳西族群众原有的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冲击。
如何认识经济的发展和由此引发的道德问题依然是纳西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应当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民生建设方面,部分民族地区民生建设滞后。
如纳西族在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医疗卫生和就业等方面仍存有公共服务不到位的现象。
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合理有效地解决,将直接影响民族地区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也必将减缓民族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进程。
最后,在文化建设方面,纳西族正致力于将其“东巴文化”做大做强,但同时需要处理和面对文化的娱乐化和文化的世俗化倾向。
文化的娱乐化和世俗化对纳西族原有的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针对民族地区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现象,若任其发展,民族地区民众的思想价值观念就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背道而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3。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云南纳西族地区思政工作的有效策略(一)实现纳西族宗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衔接宗教文化是云南纳西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当地民众的价值观和日常的价值取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何挖掘和利用纳西族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通的地方,构建宗教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链接体系,是民族地区开展思政工作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全面发挥爱国宗教人士的正能量。
在云南纳西族地区存有大批的爱国宗教人士,这些宗教人士是联系党、纳西族信教群众的纽带,是号召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力量。
4。
与此同时,爱国宗教人士也勇于同那些打着宗教的幌子搞阴谋破坏的犯罪分子进行强有力的抗争,对维护国家统一、和谐安定都发挥了作用。
纳西族爱国宗教人士的行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相一致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所以,要全面发挥好爱国宗教人士的正能量,积极与其展开全面的合作,带动更多的纳西族宗教信众发展成为爱国人士,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决同那些打着宗教幌子用来搞破坏的分裂分子作斗争。
其次,要引导纳西族宗教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方向。
纳西族宗教文化中提倡惩恶扬善、造福群众、服务社会,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
它宣扬的爱心、慈善、公德等价值观念,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有相通之处。
当然,我们也要正视宗教文化中存有的不科学方面。
因此,在云南纳西族地区的宗教文化建设中,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利用纳西族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通之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在保护并全面弘扬纳西族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基础上,摒弃糟粕,进一步推进当地宗教文化改革,确保纳西族宗教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方向。
(二)尊重并规范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尊重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这是倡导包容、尊重差异的具体发展要求,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
具体来讲,一是从纳西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规划出发,进一步宣扬纳西族传统文化中的亮点,以纳西族传统文化作为发力点,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快纳西族文化事业的发展进程,全面满足纳西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加快纳西族传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互动与交流,让纳西族文化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方面,让纳西族文化逐渐走出去,逐步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可和支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纳西族人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推动纳西族地区的文化发展和创新5。
三是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做好纳西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工作。
在全面尊重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引导当地群众认识其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并及时进行改造或删除,对其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则要进行引导并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建设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积极加快纳西族地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推广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成为推进纳西族民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工作,持续满足纳西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纳西族民族精神的培育工作,逐步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而成为推进纳西族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三)构筑转型期纳西族发展的良好环境云南纳西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在一个良好的经济、文化环境中进行,这样才能为实现纳西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营造好的条件6。
首先,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针对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的实际,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要认真落实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充分保障民族地区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繁荣成果。
其次,营造良好的政治发展环境。
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规定的各项政策,保障民族地区民众获得民主权利。
科学有效地处理民族地区民众之间的矛盾,积极营造良好的民主法制氛围,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推广进程7。
再次,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深化纳西族地区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反对文化建设中的低俗化和媚俗化现象。
同时,纳西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应与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和社会风尚的建立相结合。
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如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在社会中树立和传播主流的价值观,宣传社会中传递正能量的人和事,使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的时代风尚。
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建立能够有效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最后,营造文明、祥和的纳西族生产与生活环境。
丽江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要在聚居地中倡导文明,发挥好当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文明建设,传播积极上进的先进文化。
增强纳西族地区的医疗、教育和生态环境建设,让纳西族民众在享受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成果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认同,并把内在认同转化为自觉行动,进而推进民族地区的整体建设。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保证。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实现全社会思想的有机统一,展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又有利于增强大众群体的意识,展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与当地的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既要考虑到民族地区自身文化的特殊性,又要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先进性要求。
为此,需要构建纳西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衔接体系,需要尊重并规范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对转型期纳西族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民族思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