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输技术比较无线传输技术按技术领域大致分为:无线能量(电能)传输技术与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技术。
1.无线能量(电能)传输技术无线能量(电能)传输方式及技术原理:无线电力传输是一种传输电力的新技术,它将电力通过电磁耦合、射频微波、激光等载体进行传输。
这种技术解除了对于导线的依赖,从而得到更加方便和广阔的应用。
无线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1)电磁感应——短程传输。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显示了电、磁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
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的基本原理,变压器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进行工作的。
利用电磁感应进行短程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为:发射线圈L1和接收线圈L2之间利用磁耦合来传递能量。
若线圈L1中通已交变电流,该电流将在周围介质中形成一个交变磁场,线圈L2中产生的感应电势可供电给移动设备或者给电池充电。
(2)电磁耦合共振——中程传输。
中程无线电力传输方式是以电磁波‘射频’或者非辐射性谐振‘磁耦合’等形式将电能进行传输。
它基于电磁共振耦合原理,利用非辐射磁场实现电力高效传输。
在电子学的理论中,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的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
在电磁波的频率低于1000khz 时,电磁波就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当电磁波频率高于1000khz 时,电磁波便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且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较远距离传输能力,人们把具有较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即:RF)。
将电信息源(模拟或者数字)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者调频),形成射频信号后,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较远的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需要进行反调制,再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
中程传输是利用电磁波损失小的天线技术,并借助二极管、非接触IC卡、无线电子标签等等,实现效率较高的无线电力传输。
(3)微波/激光——远程传输。
理论上讲,无线电波的波长越短,其定向性越好弥散就越小。
所以可以利用微波或激光形式来实现电能的远程传输,这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解决未来能源短缺问题也有着重要意义。
1968年美国工程师彼得格拉提出了空间太阳能发电(SPP)的概念,其构想是在地球外层空间建立太阳能发电基地通过微波将电能送回地球。
2.无线信息(数据)传输技术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方式及技术原理: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技术自身有很多优点,成本较低,无线通信技术不必建立物理线路,更不用大量的人力去铺设电缆,而且无线通信技术不受工业环境的限制,对抗环境的变化能力较强,故障诊断也较为容易,相对于传统的有线通信的设置与维修,无线网络的维修可以通过远程诊断完成,更加便捷;扩展性强,当网络需要扩展时,无线通信不需要扩展布线;灵活性强,无线网络不受环境地形等限制,而且在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无线网络只需要做很少的调整,就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2.1远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常用的远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目前偏远地区广泛应用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GPRS/CDMA、数传电台、扩频微波、无线网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技术等。
它主要使用在较为偏远或不宜铺设线路的地区,如:煤矿、海上、有污染或环境较为恶劣地区等。
(1)GPRS/CDMA无线通信技术: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是由中国移动开发运营的一种基于GSM通信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技术,通常称为2.5G它是利用“包交换”概念发展的一种无线传输方式。
包交换就将数据封装成许多独立的包,再将这些包一个一个传送出去,形式上有点类似寄包裹,其优势在于有资料需要传送时才会占用频宽,而且是以资料量计价,有效的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GPRS网络同时支持电路型数据和分组交换数据,从而GPRS网络能够方便的和因特网互相连接,相比原来的GSM网络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RRS的分组交换技术具有实时在线"按量计费"高速传输等优点。
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由中国电信运行的一种基于码分技术和多址技术的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原理基于扩频技术。
其最早是由于军事上对高质量无线通讯技术的需要而开发设计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将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然后经载波调制将数据发送出去。
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进行相反过程的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从而进行解扩,以实现数据传输。
其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抗衰落能力强、信号隐蔽性强、抗截获的能力强、可以多用户同时接收发送。
(2)数传电台通信:数传电台是数字式无线数据传输电台的简称。
它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调制解调、具有前向纠错、均衡软判决等功能的一种无线数据传输电台。
数传电台的工作频率大多使用220--240MHz或400--470MHz频段,具有数话兼容、数据传输实时性好、专用数据传输通道、一次投资、没有运行使用费、适用于恶劣环境、稳定性好等优点。
数传电台的有效覆盖半径约有几十公里,可以覆盖一个城市或一定的区域。
数传电台通常提供标准的RS-232数据接口,可直接与计算机、数据采集器、RTU、PLC、数据终端、GPS接收机、数码相机等连接。
传输速率从9600到19200bps,误码低于10-6(-110dBm时),可工作于单工、半双工、时分双工TDD、全双工方式。
无线数传电台是通信行业发展较早的通信方式,也是比较成熟的一项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在各行业取得广泛的应用,在航空航天、铁路、电力、石油、气象、地震等各个行业均有应用,在遥控、遥测、摇信、遥感等SCADA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3)扩频微波通信:扩频通信,即扩展频谱通信技术是指其传输信息所用信号的带宽远大于信息本身带宽的一种通信技术。
最早始用于军事通信。
它传输的基本原理是将所传输的信息用伪随机码序列(扩频码)进行调制,伪随机码的速率远大于传送信息的速率,这时发送信号所占据带宽远大于信息本身所需的带宽实现了频谱扩展,同时发射到空间的无线电功率谱密度也有大幅度的降低。
在接收端则采用相同的扩频码进行相关解调并恢复信息数据!其主要特点是:抗噪声能力极强;抗干扰能力极强;抗衰落能力强;抗多径干扰能力强;易于多媒体通信组网;具有良好的安全通信能力;不干扰同类的其他系统等,同时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等特点,特别适合野外联网应用。
(4)无线网桥:无线网桥是无线射频技术和传统的有线网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无线网桥是为使用无线(微波)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的点对点网间互联而设计。
它是一种在链路层实现LAN互联的存储转发设备,可用于固定数字设备与其他固定数字设备之间的远距离(可达50Km)、高速(可达百兆bps)无线组网。
扩频微波和无线网桥技术都可以用来传输对带宽要求相当高的视频监控等大数据量信号传输业务。
(5)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信号,从而实现在多个地面站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技术,它是地面微波通信的继承和发展。
卫星通信系统通常由二部分组成,分别是卫星端、地面端。
卫星端在空中,主要用于将地面站发送的信号放大再转发给其它地面站。
地面站主要用于对卫星的控制、跟踪以及实现地面通信系统接入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可分为同步卫星和非同步卫星,同步卫星在空中的运行方向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方向及周期相同,从地面的任何位置看,该卫星都是静止不动的;非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或小于地球的运行周期,其轨道高度"倾角"形状都可根据需要调整。
卫星通信的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工作频带宽,通信质量好,不受地理条件限制,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等。
其主要用在国际通信,国内通信,军事通信,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等领域,卫星通信的主要缺点是通信具有一定的延迟,比如打卫星电话时,不能立即听到对方回话,主要原因是卫星通信的传输距离较长,无线电波在空中传输是有一定延迟的。
(6)短波通信:按照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的划分,短波是指波长100m——10m,频率为3MHZ-30MHZ的电磁波。
短波通信是指利用短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又称高频(HF)通信。
短波通信可分为地波传播和天波传播。
地波传播的衰耗随工作频率的升高而递增,在同样的地面条件下,频率越高,衰耗越大。
利用地波只适用于近距离通信,其工作频率一般选在5MHZ以下。
地波传播受天气影响小,比较稳定,信道参数基本不随时间变化,故信道可视为恒参信道。
天波传播是无线电波经电离层反射来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方式,倾斜投射的电磁波经电离层反射后,可以传到几千千米外的地面。
天波的传播损耗比地波小得多,经地面与电离层之间多次反射之后,可以达到极远的地方,因此,利用天波可以进行环球通信。
天波传播因受电离层变化和多径传播的严重影响极不稳定,其信道参数随时间而急剧变化,因此称为变参信道。
短波通信的特点是:建设维护费用低,周期短,设备简单,电路调度容易,抗毁能力强,频段窄,通信容量小,天波信道信号传输稳定性差等。
长期以来,广泛用于政府、军事、外交、气象、商业等部门,用以传送电报、电话、传真、低速数据和图像、语音广播等信息。
2.2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常见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指通信双方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并且传输距离在较近的范围内,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及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有:Zig-Bee、蓝牙(Bluetooth)、无线宽带(Wi-Fi)、超宽带(UWB)和近场通信(NFC)。
(1)Zig-Bee: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而建立的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Zig-Bee来源于蜜蜂群的通信方式,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来与同伴确定食物源的方向、位置和距离等信息,从而构成了蜂群的通信网络。
其特点是距离近,其通常传输距离是10-100m;低功耗,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2节5号干电池可支持1个终端工作6-24个月,甚至更长;其成本,Zig-Bee免协议费,芯片价格便宜;低速率,通Zig-Bee常工作在20-250kbps的较低速率;短时延,Zig-Bee的响应速度较快等。
主要适用于家庭和楼宇控制、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农业信息收集与控制、公共场所信息检测与控制、智能型标签等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2)蓝牙(Bluetooth):蓝牙(Bluetooth)是在1998年5月由东芝、爱立信、IBM、Intel和诺基亚等公司共同提出的一种近距离无线数据通讯技术标准。
它能够在10米的半径范围内实现点对点或一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和声音传输,其数据传输带宽可达1Mbps通讯介质为频率在2.402GHz到2.480GHz之间的电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