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厦门导游词(精选4篇)

关于厦门导游词(精选4篇)

关于厦门导游词(精选4篇)关于厦门导游词(精选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

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厦门导游词(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厦门导游词1万石岩是厦门的一个游览胜地。

厦门这座美丽的滨城市有许多吸引人的游览点,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游览区,即鼓浪屿、南普陀、万石岩和集美。

最有特色的是鼓浪屿,其次大概就是万石岩了。

山岩多胜概,万石最称奇万石岩,顾名思义,就是山上有许多石头。

这座不高的山,由于千百万年风雨的侵蚀,山上怪石很多,形状千姿百态。

但是,它又与雁荡山、黄山的奇峰不同。

万石岩上或藏或露于绿树丛中的石,数量很多,大小不一,一般不过四五米高,因此除少数称为峰以外,多称为石或岩。

这些石,有的像人,有的像物。

最有趣的可算象鼻峰和石笑了。

象鼻峰是一块很像象鼻的岩石,向上伸出,而且略微弯曲,不但像象鼻,而且有动感。

石笑,是一块岩石,裂开一大口,从侧面看去,像是在开口大笑,旁有题石笑二字。

在一座山上有如许奇岩怪石,这在别的地方是很难见到的。

万石岩上原有24座寺庙,较大的有10座,现在多已毁坏。

最著名的是建在斗山上的万石禅寺。

这座寺建在岩石上,规模不大,但精巧别致。

在寺的山门前面有天然岩石形成的月池,寺后有四五块大石,遮天蔽日;而石缝中又钻出几株榕树,就显得更加阴森。

寺前的一块大岩石上,有古代诗人赞美此处岩石的诗刻。

著名的弘一法师曾在这座寺里住过一段时间,并留下了他的墨迹。

山上还有一座称为荼人之家的楼阁式建筑,楼上供游人品荼观景。

在这里,向东南方望去,透过树杪,可以看到城市的一角,和蔚蓝的大海。

相得益彰的布局万石岩里有一座植物园,这就是著名的厦门园林植物园。

品种繁多的植物园建在景色奇丽的万石岩里,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使万石岩更加迷人了。

植物园从万石岩下的万石湖开始布局。

万石湖是一个美丽的人工湖,湖水碧清,湖中置仙鹤石雕,湖边有亭,环湖林木森森,曲径幽幽,环境优美。

湖的东面是松杉园,园内种植的松、杉、柏树有七八十种之多,其中有被为活化石的水杉和银杏。

厦门园林植物园不仅是一个科研机构,同时亦是供人游览参观的场所,因此,它根据这样的双重任务,分门别类地采用中国式的园林布局,次第安排了松杉园、棕榈岛、玫瑰园、引种驯化区、药用植物区、龙眼荔枝园、多肉植物区、兰花圃等二十几个专类园和种植区,园内有山有水并在适当地方建筑楼、台、亭、阁,以点缀风景。

游人在这里既可以看到3000多种热带和亚热带的植物,增长了知识,又可以漫步在景色秀丽的山林之中,真是其乐融融。

植物园的设计者,是很有艺术想像力和群众观点的。

园内有一庭院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

一年四季,花期繁盛,应有尽有。

这里接种的仙人掌全国闻名,有几百种,其中有不少名贵品种,为国内其他园林所罕见。

棕榈岛上遍棕榈科植物。

游人至此,满眼是浓烈的热带、亚热带风光。

厦门导游词2各位朋友,我们的汽车离开了胡里山“世界炮王”。

现在,我们将在一曲无声的优美音乐的引领下,去游览厦门最美丽的风景之一——“东环望海”。

这曲无声的优美音乐在哪里呢?可能有的朋友已经注意到了,它就在您的左手边绿化带上!这些五线谱雕塑长达247.59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五线谱音乐雕塑,上世纪末被列为吉尼斯世界之最。

它演绎的是着名乐曲《鼓浪屿之波》,不知道您是否已经被它感染了!好,现在我们的车子正行驶在环岛路上。

环岛路,顾名思义,是沿海岸线环绕厦门岛一周的路。

环岛路从建设那天起,就一直奉行“临海见海,把最美的沙滩留给老百姓”的宗旨,充分体现了亚热带风光特色,将交通与文化、旅游休闲设施完美地融于一体,成为厦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最先建成的环岛路东部示范路段,它已成为厦门新二十名景之一,叫“东环望海”。

各位朋友,现在请看您们的左前方那一山的苍松奇石、亭台楼阁,这就是厦门又一名景“金山松石”。

我们刚刚离开的“胡里炮王”,也是厦门二十名景之一。

环岛路就象由海水、沙滩、绿树、红花组合而成的彩带,把厦门一个个美景串起,分外引人入胜。

所以,今年在这条环岛路上举行厦门首届国际马拉松比赛时,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们把它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马拉松赛道”。

现在请看右手边,这就是“海韵台”。

目前环岛路上已建成了海韵台、玩月坡、数星园、椰风寨、台湾民俗村等5个休闲游乐区,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国内外游客已把这里作为到厦门必游的景点之一了。

节假日时这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漫步沙滩,聆听大海潮音,感受海洋气息。

大家还可以看到一条彩色道路,这是示范路段上的人行道。

为了提高档次,从国外引进新工艺,铺设了长达三千四百米的红色路面。

这段国内首次建成的红色路面与碧海蓝天、绿树白云构成绚丽多彩的风景。

可以想象,在上面漫步是多么惬意!现在我们往右边海上看,可以看到一个岛屿,这就是大担岛。

传说在宋朝末年,南宋小皇帝乘船经厦门逃往广东,为减轻船载,小皇帝命令大臣将行李推下海,便形成了现在的大担岛和其他岛屿。

再请看右前方那个大岛,这就是着名的金门岛,它和大担岛一样,是台湾当局控制的区域。

解放初期,台湾当局派出的“水鬼”,通常都是从那里游到今天的环岛路一带。

而那时这里是军事禁区,没有环岛路,仅有一条在马尾松掩映下的战备公路。

除当地的居民和驻军外,任何人不经特许不得进入。

刚才我们经过的广播山当年就是宣传战的战场,山上高高的高音喇叭墙不停地向对岸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还经常播放一些各地戏曲和家乡小调,牵动着台湾老兵的思乡情愁。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当年炮火连天的战场已成为今天美丽的环岛路,它成为海峡两岸从对峙、冷战到交流、互通的历史见证。

来到环岛路,总会引起人们对过去、现在、将来的感慨、遐想和憧憬。

每到佳节之夜,人们来到这里,欣赏两岸各自在海峡上空燃放的焰火。

去年的元宵节,厦门、金门两地甚至分别乘船到海中相聚,燃放烟花。

从50多年前枪炮对峙到今天共放烟花,充分表现了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希望。

你们看,左手边矗立的这块大型标语牌“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就显示了这种希望,显示着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趋势。

2000年11月21日,副主席吴伯雄来到此时说:统一中国,是两岸人民的心愿。

将来统一后,我们可以在台北吃早餐,然后乘飞机抵达厦门国际机场,再转高速公路,中午就可以在大陆的老家用餐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大家请看这座像即将远航的轮船的建筑物,它是厦门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可容纳上万人。

每年9月8日在此举办的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已成为厦门特区备受全球瞩目的亮点,由9和8两个阿拉伯数字以及“投资贸易洽谈会”这些英文字母组成的金钥匙会标,已经成为中国与全球共同开启合作大门、寻求经济繁荣的象征。

各位朋友,如果说诸多优美景色造就了环岛路旖旎多采的大自然风姿,两岸同胞亲情为环岛路抹上了浓浓的历史人文色彩;那么会展中心这把金光灿灿的`金钥匙就让环岛路展现了经济特区的动人魅力。

厦门导游词3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海上花园”鼓浪屿。

现在我们的车行驶在中山路上。

中山路是厦门目前最繁华的商业街,它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条老街,街旁建筑为骑楼式(将楼的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楼层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故名骑楼),这是厦门一大特色。

中国南方城市和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多有这种驶楼。

这主要是考虑到厦门地处亚热带,有时阳光照射强烈,风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骑楼下防晒避雨,自由行走,随意购物。

中山路是厦门的主要商业街,也是厦门的文明街,品种繁多齐全,国货、洋货均有。

各位团友,渡船时间约为六分钟,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鼓浪屿。

看,对面的小岛就是鼓浪屿,这条江叫鹭江,也叫厦鼓海峡,宽600米。

鼓浪屿面积1.78平方公里,人口1.9万。

宋元时期称“圆沙州”,明肛始称鼓浪屿。

因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被海浪冲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发出如擂鼓的声音,所以人们叫它为“鼓浪石”,小岛也就叫鼓浪屿了。

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福建旅游景区“十佳”之首。

各位团友,码头到了,这个码头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码头很小,是1938年建的。

这里原来是西方列强贩卖中国劳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过《海囚》这部电影吧,那“海囚”就是从个码头乘船出发的。

为解决乘船拥挤的问题,建了这个“钢琴码头”。

因为鼓浪屿是“音乐之岛”,要使游人一跳上鼓浪屿就接触到音乐的气氛围,大家看这是不是有点像张开的三角钢琴!各位团友,豉浪屿除了少量观光电瓶车外,没有其他车辆,在岛上步行别有情趣。

现在我们一边走一边观赏鼓浪屿欧陆建筑的风采吧!日光岩这是日光岩寺新修的山门,让我们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这好像一个人写的,其实是三人所书。

“鼓浪洞天”是明万历年间(1573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写,已经400多年了,是日光岩上最早的题刻;“鹭江第一”是清代道进士林缄所写,也有100多年了;“天风海涛”是民国4年(1915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写的。

在如此高大的石头上凌空崖刻,气魄很大。

各位团友,日光岩寺原名莲花庵,是厦门四大名庵之一,实际是一石洞,以石为顶,故又叫“一片瓦”,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万历十四年(1586年)重建。

因为每天凌晨,朝阳从厦门五老峰后升起,莲花庵最先沐浴在阳光里,因此得名“日光寺”。

又传说当年顾成功来到晃岩(日光岩的别称),看到这里景色远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为日光岩。

日光寺屡毁屡建,清同治年间,建圆明展,祀弥勒。

1917年建大雄宝殿。

解放后,圆明殿改成念佛堂。

改革开放后,落实宗教政策,日光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内外十方善信的捐赠,大兴土木,翻修了大雄宝殿,新建了山门、钟鼓楼、旅游平台、法堂、僧舍、小卖部和膳堂,寺庙焕然一新。

日光寺是一座精巧玲珑袖珍式的寺庙,大雄殿、弥陀殿对合而设,是全国唯一的。

由于环境优越,历代高僧不断,著名的弘一法师1936年曾在这里闭方便关8个月。

日光山又称龙头山,与厦门的虎头山隔海相望,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叫“龙虎守江”。

这里原有一亭名“旭亭”,早已毁圯。

台湾文人石国球写了一篇《旭亭记》,描写日光岩“山罗海绕,极目东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为梵刹呈奇”,磴道巨石夹峙,森严壁立,有“九夏生寒”之意,凉意自然来自“鹭江龙窟”了。

厦门导游词4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海上花园,温馨厦门。

今天我们即将参观的是世界古炮之王,厦门市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东南端的海峡突出部位,炮台依山傍海,视野开阔,隔海与渔仔尾互为犄角,控厄着厦门港,素有“八闽门户,天然锁钥”之称。

缅怀历史,展望未来!好,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胡里山炮台东城门脚下,大家可以看到那座古老而沧桑的城墙,会有怎样的感触呢?厦门胡里山炮台始建于清光绪20年,也就是1894年,历时2年零8个月建成,炮台采用优质的花岗岩,并采用厦门民间“三合土”,拌以乌樟树汁、糯米、红糖一寸一寸夯打而成,可谓坚固无比,其优点是可以防止炮台被炸是产生杀伤性的石块,以至伤到士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