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宝岛台湾介绍
棺材饭 棺材板为赤崁食堂创始人许一六先生所研发改良的美食, 赤崁食堂最初以鸡肝和蕃茄酱夹在吐司中,称为鸡肝板。许 一六先生在尝过后,将其改良以厚片 吐司炸酥挖空,填入牛 奶面糊、鸡肉、马铃薯、青豆仁、虾仁、花枝将挖去的面包 皮盖上,棺材板即完成。棺材板类似西餐中的沙拉面包,再 加上使用刀叉进食,可知棺材板是由西餐中研发出来的独特 小吃,由于食客戏称其形状似棺材,因此老板以此命名为棺 材板,颇具有恐怖气息的名字。
Now , Let’s play!
我是吃货
我是语言狂
Let’s learn
我是文学人
宝岛风情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 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们最能 体现台的饮食,与当地食物和烹调相结合后,发展出独特 的小吃料理。
忠孝东路黄牛肉面馆 著名美食家、旅行家舒国治先生强烈推荐, 号称:“纯粹鲜香上,此店全台北称第一”。 牛肉汤香醇、鲜腴、净清,不带一丝其他作料 味(如豆瓣、花 椒、肉桂、沙茶、番茄、酱 油)。有的行家在吃面时欲极尽酣畅淋漓,特 嘱牛肉另搁放一盘,只全心大口呼噜吃面,肉 仅偶夹一两片,所剩肉片打包带走回家。
阿宗面线 阿宗面线这家面线创立于1975年,卖的是大肠 面线,虽然有一块儿小店面,却不提供座位,食客 需端着碗,捧着烫嘴的面线或站或蹲,在骑楼下或 马路中间吃,蔚为壮观。更怪异的是顾客经常大排 长龙等待,再端着那碗面线到店家设在柱子旁边的 调酱台,加一些符合自己口味的辣椒、蒜泥或乌醋。 这小小的面线有人叫它面线糊,意谓面线如浆糊般 黏稠,而且配料和面线都和在同一锅里。面线里加 了鲜蚵,叫蚵仔面线;若以大肠为浇头,则称大肠 面线。
我要上中山公园。
上中山公园干嘛?
去走走。 再见!
请留步!
请留步!
彰化肉 彰化肉圆的主要材料是特选番薯粉(清明节后产 制),上等猪肉、香菇、蛋黄、冬虾、竹笋配葱、 玉桂香料。经过配制炊蒸,即是圆形表皮润泽富弹 性的半成品。放入不温不燥的油锅炸上数分钟,捞 起浇洒特制的佐料——糯米、花生、芝麻、糖搅拌 而成的甜酱,加上上等壶底酱油。吃起来感觉皮脆 馅香,味道可口。
蚵仔煎 台湾小吃销售排行榜第一名,因偶 像剧《转角遇到爱》被两岸粉丝追捧。 如今从台湾头走到台湾尾,每到一地都 可寻到蚵仔煎的芳影。一颗颗圆润饱满 的蚵仔撒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浇上稀薄 的太白粉浆后,再搭配几片青菜和一个 土鸡蛋,最后画龙点睛将酸酸甜甜的特 制酱淋在刚离开炉火的蚵仔煎上,扑哧 四溢的香气 中,顿时迎来一阵噼噼啪啪 的美美响声。
主讲人:夏静晨
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远古时代,台湾岛与祖 国大路相连。后来因为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 海中,形成海峡,台湾岛才与祖国大陆分离。
中文名称 台湾省Taiwan Province 方言 闽南语,客家语,台湾高山族语 面积 36192.8155平方千米(2013年) 电话区号 00886+全省各地电话区号 地理最高点 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 最大平原 嘉南平原(4500平方千米) 人口 23,433,753人(2014年12月) 水域率 10.34% 地理位置 中国东南部 海岸线 1566.3千米 气候条件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 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 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即病逝。 郑氏政权末期与清政府处于军事对峙状态。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 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向澎湖、台湾进发,郑军溃败。郑 成功之孙郑克爽率众归顺清政府。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 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 1874年1月、日军入侵台湾。10月,中日签订《北京专条》,《北京专条》仍表 明中国对整个台湾行使主权。此后.清朝官员提出台湾设省的建议。 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 《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1885年清政府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 抚为刘铭传。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25 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 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诞生。在祖国大陆解放的前夕,蒋介石以及国民党 的部分军政人员跑到台湾,他们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 与祖国大陆再度处于分裂状态之中。
大肠包小肠 大肠包小肠是台湾相当普遍的小吃,炭火烧烤的 大肠外皮微酥,内馅米粒饱满,夹上风味绝佳的香肠, 铺上酸菜、小黄瓜、姜片与菜脯蛋等小菜,一口咬下 肉汁四溢,满嘴的美味。而这么有特色的传统小吃, 在东海夜市就能找到。位于东海大学西门町的官之霖 大肠包小肠,是东海夜市里颇具特色的小吃。
鼎边锉 许多人到基隆,都想一尝鼎边锉的口味。 日本NHK独家专访,特地来基隆摄影专辑其制 作过程。鼎边锉是福州小吃,在福州人家里这 算是家常小吃。里面有肉羹、虾仁羹、金针、 香菇、木耳、鱿鱼、小鱼干、竹笋、高丽菜, 内容丰富,是标准的汤好料多。然而这只是配 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一片称之“鼎边锉”。 “锉”是台语,为爬滚的意思。其制作是用米 磨成米浆,沿着大锅鼎边滚下,米浆滑滚的动 作叫锉,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边锉。鼎边锉 以邢家所做最为有名。
手抓饼
?
台湾莺歌陶瓷老街
台湾花瓷
闽南话
普通话
你好!
敖早! 食未? 食甚物? 看着你真欢喜。 是!
您好!
早上好! 吃了吗? 吃了什么? 见到你真高兴。 是的。
歹势!
多谢!
对不起,难为情。
多谢!
汝遮早要去倒 落?
我要去中山公 园。 要去中山公园么 代? 要去行行的。 再会!
您这么早要去哪 儿?
货币 新台币 最长河流 浊水溪(186.4千米)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别名 台(简称);夷州、流求(古称) 主要民族 汉族(占总人口98%),高山族等 人口密度 646人/平方千米(2013年) 政府驻地 台北市 著名景点 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101,太鲁 阁等 最大湖泊 曾文水库(天然湖泊为日月潭) 下辖地区 22县、市
姜母鸭 这是80年代后期在台湾流行起 来的进补小食,将台湾特产的红面 番鸭煮熟,取鸭肉和老姜(也被称 做姜母),搭配上胡麻油、米酒、 中药的药材包,混合放在客人面前 熬煮,炭火更佳,好似鸭汤火锅一 般。
生炒花枝 仅凭“生炒花枝”这个美名,就当先品为 快。“花枝”是由主料鱿鱼,配以各类竹笋、 胡萝卜熬制而成的。之所以叫“花枝”,是因 为鱿鱼上部有十个肉腕,形如花枝,于是形象 地取名。一口咬下去,会感觉到鲜美汤汁溢出, 而滑韧的花枝口感更是一绝。
明朝以后,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不绝。公元1402—1424年(明成祖 永乐年间),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访问南洋各国,曾在 台湾停留,给当地居民带去工艺品和农产品。至今民间传说高雄凤山的特产 “三宝姜”,就是郑和遗留下来的。15世纪以后,倭寇不断骚扰中国东南沿 海地区,明朝政府在澎湖增设“游击”,“春秋汛守”;同时在基隆、淡水 二港驻屯军队。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 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 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 些地区,后于l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1652年9月,农 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到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公元 1628年(明崇祯元年),时值福建大旱,,福建人颜思齐、郑芝龙为抗拒官 府欺压,率领闽粤居民迁居台湾,一面从事农耕、贸易,一面组织武装力量 抗御倭寇和荷兰人的侵扰。
台湾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侧的岛屿,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 另有宝岛、鲲岛、福尔摩沙等别称。历史上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 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 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 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中国第一大岛,台湾扼西太平洋 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甜不辣 有50多年历史的赛门甜不辣一直安稳地坐 在台湾本地小吃甜不辣的第一位的交椅上,不 光是因为它的年头长,更重要的是这种风味独 特的小吃充满了变化与想像。赛门甜不辣的招 牌来自70年代风靡台湾的国外电视剧《七海游 侠》,其中的男主角名叫赛门· 邓普拉,由于 “邓普拉”与“甜不辣”的发音接近,才有了 这么一个有趣的店号。赛门甜不辣的全手工制 作工艺也是保证口感的重要因素,多少年来不 曾改变,一碗甜辣酱混杂的美食就在这里多年 如一日地任凭风霜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