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采购合同审查要点
一、主体
采购合同要注意销售方的主体资格问题,审查销售方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照、代理商资格证等证明主体资格的资料。建议营业执照复印件作为合同附件,由其注意企业代码证。
三、审查签约人有无签约权限
很多情况下,合同是由一方或者双方授权代表签署的,此时应当审查代理人的资格和权限。
对于初次合作的单位,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即要对对方代理人身份、有无代理权、代理权限范围、期限等等进行必要审查,否则可能会发生没有代理权或超越代理权而导致合同效力受到置疑。实践中,主要是看签约代表是否为单位负责人或是否有委托授权书。需要注意的是,单位的部门或办事处是没有对外签约权的,而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签订合同时也需由法人授权
二、标的
详细描述采购产品的型号、参数、数量、单价。
三、质量和包装
设备的质量标准应予以明确约定,如果是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需要列出具体的文件。不得使用“产品符合卖方质量标准”的表述。
设备应当采用专业标准的保护措施进行包装,使包装适用于远距离的运输、防潮、防震、防锈和防粗暴装卸。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因包装不善引起的货物损失,由卖方承担。
四、货物运输
约定运费的承担,我行购买设备一般约定由卖方负责运输卖方承担费用,运输中的风险也由卖方承担。自产品交付我方之日起,产品的所有权和风险转移至我方。部分合同中会约定“货物的所有权自买方支付全部货款之日起归买方”,不能接受这种约定,修改为自产品交付之日所有权转移。
五、产品验收、安装测试
应当在合同中约定验收标准,或者依据清单、数据参数等。验收应当给我方留出足够的时间,一般以五到七个工作日为宜。一般合同会约定为三个工作日,应当对业务部门进行提示。验收时,必须双方在场签字。
需要安装测试的,由卖方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完成,我方可予以配合和协助。安装测试完成,需要进行培训的,应当明确约定培训的地点、课时和人数。
六、付款
如约定为分期付款,最后一笔货款(不含质保金)付款时间的一般约定为货物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后一段时间。
在我方支付第一笔货款前,卖方应当提供合法有效的发票,卖方未能及时提供发票的,导致我方延迟付款的,我方不承担违约责任。
七、违约责任
明确约定对方延迟交付货物、货物存在质量瑕疵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约定应当明确,比如交货每延迟一天支付合同价款1%的违约金;
货物存在质量瑕疵的,承担合同价款30%的违约金。不得使用“依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这种模糊的表述,这种表述约束力很小,对方违约后我方还要搜集损失的证明材料,会增加索赔的难度。
不接受赔偿限额的约定。很多卖方为限制责任会在合同中约定“赔偿限额不超过合同总价款”,此种约定会导致我行损失无法获得完全赔偿。
八、维保、技术支持
设备采购合同中一般约定有质量保证期和维护期,质量保证期和维护期的约定要明确起始时间和期限、维保的方式、维保的范围。维保的方式一般包括现场服务、电话服务、远程服务,要明确约定服务的响应时间,需要组织现场服务和维修的,应当明确约定组织现场维修的时限。维修中产生的差旅费、更换部件的费用,明确约定承担方。九、不可抗力条款
不可抗力应当严格按照《合同法》的规定予以约定,防止卖方予以扩大化来限制自己的责任。不可抗力的范围应当控制在战争、火灾、水灾、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如果卖方将意外事件、供货商原因等包含在不可抗力范围内的,予以删除。
十一、知识产权问题
因我行采购产品发生了知识产权纠纷,会给我行造成经济和商誉损失。因此,采购合同中一定要约定知识产权条款,该条款要约定卖方的权利担保责任,并保证在出现了知识产权纠纷后,由卖方进行处理,并
承担一切费用。如果卖方怠于处理,我方因处理纠纷产生的律师费、诉讼费以及赔偿的费用都由卖方承担。
十二、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
争议解决一般选择法院诉讼的方式,约定为我方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由于卖方较强势,业务部门协商不成的,建议约定为原告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我行一般不接受仲裁的方式,如果对方坚持仲裁的,建议选择仲裁地点为上海或杭州这些我行有分支机构的城市,避免约定为北京、深圳等我方处理成本很高的城市。买卖合同一般以标的物交付地为合同履行地及诉讼管辖地。签约地点是用于确定纠纷发生时的管辖法院,一般尽可能的在本公司所在地签约。
十三、与境外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的特殊注意事项
需要和境外供应商直接签订采购合同的,应当特别注意合同中的免除我方权利,限制自身责任的条款。(1)如果文本为英文的,应当要求提供中文文本,并约定英文和中文不一致的,以中文文本为准。(2)合同中约定通知变更价款、赔偿责任限额的,不予以接受。(3)坚持约定适用中国法律,由中国的法院和仲裁机构进行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