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习题课教学反思

习题课教学反思

习题课教学反思-----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樊昀峰习题课是常规课型之一,主要特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利用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通过计算、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习题的任务,以达到领会、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习题课在几种课型中占有重要比重,为此我谈一下习题课中我的做法。

一学生正确认识习题课习题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

心理学认为,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智能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具有“巩固技能、反馈评价、形成策略、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的功能。

因此老师与学生都要重视习题课。

正确面对习题(试卷),做完习题不代表结束,应对每一选项认真分析并列出知识点,对于错误的题目分析其原因。

我要求做完题(试卷)必须分析每一道题每一个选项,讲题之前进行检查。

二是课前认真备课首先老师认真分析试题,列举考试知识点,指出重难点。

再是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指出优点及不足,第三要求学生认真“备课”,学生做完题后先自查,找不足整理思路,总结解题方法,然后分组讨论,在组长带领下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的空间,激励他们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是课中高效上课通过分组讨论及自查,达到会儿不讲,学生普遍存在问题进行讲解,这样节省时间。

周考月考试卷讲评一般一到两节课讲完。

总结方法及知识点,整理解题方法,并设置类型题训练,达到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目的。

这样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避免学生中出现常考常错的现象。

四是课后认真总结课后总结非常重要,是对知识的提升,我要求学生改掉以往将错题挪到改错本上的方式,应将题考查知识点列举出,并写出出错原因,总结解题方法。

传统习题课教学的最大弊端便在于“一言堂”,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严重压抑了学生的自由个性和探索欲望,为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学习不能一味地依赖教师的“教”,更多的应是自己“体验”和“悟”的过程。

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二: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反思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反思成都市川化中学黄荣锋引言 2008年4月,成都市川化中学举行了“教学建模月”活动,其中重点探究了“新授课”、“习题课”、“试卷评讲课”等三种模式课型的建模。

我在其间承担了一节《组合习题课》的公开课的教学,结合这节课的教学,我谈谈对习题课的再认识。

波利亚强调指出:“中学数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

”“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

”习题课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形式.目前我国中学数学教学中,习题课教学占有较大的比例.在习题课教学中,师生通过对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对所学过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及其运用有进一步的理解,以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在对例题解题策略的思考和解题方法的探求中,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能力.对于数学习题课的教学,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精心挑选例题:1.例题选择要有针对性,即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

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目标,二是技能目标,要通过本节学习,巩固哪些知识,扩展哪些知识,掌握哪些解题方法,理解和体验哪些思想方法,形成什么技能,这些都要有明确的目标。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将成为简单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训练,使学习内容缺少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之间难以很好地沟通和联系.例题的安排难以达到示范性,习题的安排也缺少典型性,揭示习题的规律性也有困难.所以缺少目标的习题课不仅有盲目性,还会降低教学效率,因此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2.例题选择要注意可行性,即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进行选择,不宜过易也不宜过难,要把握好“度”。

要注意题型的划分,习题类型一般有基础知识型、基本方法型、综合提高型、创新应用型等,在难度上要有低、中、高三级题型,这三级之间还应插入级与级之间的“缓冲”习题,形成“小坡度、密台阶”习题,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在“发现区”内解题,利于学生“步步登高”,利于学生树立解题的必胜信心.我们坚决反对把难题放在前面,坚决反对把整套习题安排得太难,要避免打击学生做题的积极性。

适当安排综合提高型和创新应用型习题,有利于程度较好的学生的学习和提高.习题的安排,既要体现知识与方法,也要体现能力培养与积极性调动.3.例题选择要有研究性,典型性,要克服贪多、贪全,既要注意到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又要能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规律,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

选择例题要精,要有丰富内涵,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质量,以期“一题多解,达到熟悉;多解归一,挖掘共性;多题归一,归纳规律”。

首先要让某些例题体现主要知识点的运用,体现通法通解,以起到加强双基的示范性,再通过适当的变式引申、变式训练,以达到夯实双基、举一反三之效.例题的安排要体现教学解题方法的训练和解题技能的培养,要揭示例题的解题规律和体现例题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体现例题的典型性,分析例题前可适当回顾知识要点及解题的基本方法,以便例题的学习更自然、更轻松.二、重视问题分析:1.传授波利亚《怎样解题》的解题观: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总结。

在每次习题课前要向学生强调解题的一般步骤。

针对具体习题,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这道题都有问题。

老师就应让他们暂时停下来,帮他们分析解题思路,找出入手点,可以用那些具体的解题方法,中间可能用到那些具体的知识点。

题目解完后,应该进行回顾总结:在解题过程中,我们用到了那些数学思想方法,采用了那些常用技巧,还可以解决那些类型的问题。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分解目标,进行知识点定位,寻找问题突破点,选择解题方法。

在习题课中,对每个问题,老师要尽量让学生来说明他们的思路和解法。

遇到学生回答有错误的地方,尽量让其他同学来给其指出。

例如本节课的一个引申题:以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为顶点四棱锥有多少个?有个学生就首先站起来说应该是八个顶点中选五个顶点的组合数。

我就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把那位学生的错误原因展现出来,并给出了正确的解法。

3.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强化等价转化与化归思想,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这节课的大部分问题,基本都有两种以上的解法,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思考角度。

我也注意让同学们把每种对应的解法都展现出来,注重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4.注重思维方法和品质的培养,如逆向思维,正难则反,类比思想等,要求思维严谨,逻辑严密,切忌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三、注意反思引申:1.注意对同一知识点的题型的归纳。

在习题课当中,针对组合应用题的特点,老师要把它归纳成为几何问题、抽样问题、分组问题三种类型,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更加条理化的理解。

2.注意对同一题型的解题方法的归纳。

比如这节课中反复强调的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最常用的直接法和间接法等。

3.注意对特殊问题一般化的追求。

比如这节课中的问题二,我就对三个不同的题目归纳到一起,采取了类似的处理方法。

如果能够把以上三方面的处理措施落实到平常的习题课教学中,我们就能少走许多弯路,真正提高课堂效益,也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其解题能力大有裨益。

附件《组合习题课》简案组合习题课(教材分析)一、组合应用题一般也分两类,即无限制条件和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

常见的题型有:(1)抽样问题;(2)分组问题;(3)几何问题。

二、解组合应用问题的注意点1)认真审题,根据题意分析事件是什么?是哪类的组合问题?有无限制条件?通过怎样的程序来完成?(2)弄清限制条件,注意特殊元素,优先考虑特殊元素(3)恰当分类,合理分步三、解组合应用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常见方法:(1)基本思路是直接分析和间接考察两类(2)常见方法有:特殊元素、特殊位置法,间接法,分类记数法等(例题讲解)第一部分几何问题问题一:平面内有10个点,其中有某4个点在一条直线上,此外没有3个点在一条直线上(1)可以确定多少条直线?直接法:c2 6?cc?1?40 241614c?c?1?40间接法(2)可以确定多少个三角形?间接法: 3c 直接法 3?c104?116210篇三:物理复习课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雷雨一、问题提出:物理老师们都感到新课容易上,而复习课难上。

自从任教高一物理以来,复习课难上便时时困扰着我,每每上完复习课,总会呆呆地坐思考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堂自我感觉很满意的复习课,却激不起学生的共鸣,得不到应有的收效?原因在哪里?经过反复的思考,我觉得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我们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方法,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津津乐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经心,没精打彩,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一当老师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则学生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这就是明显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来复习“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

问题是物理的灵魂,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就能激起学生的共鸣,因为这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

2、在涉及“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的复习课中,以往教学往往是阐述一种“方法”后,立即出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例题或练习,学生只管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即可,这样,学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即选择判断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也就形成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或考试不会思考、不会做题”的现象。

在解答问题上,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这就是当前物理复习课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二、解决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物理复习课的质量,使师生辛勤劳作,换得丰富的硕果?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安排练习的机会。

例如在复习力的平衡问题时,可以根据解答平衡问题的几种方法,设计一组可将有关“方法”溶于其中的小题目,让学生做,这样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方法掌握物理、运用物理的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回顾所学的“方法”并作出相应的选择判断,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知识复习与能力提高,最后老师可以进行归纳的总结。

因此,我认为用这种方法进行物理复习教学,是解决当前物理复习教学效率低,质量不高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方案设计:课前针对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几组题目,将有关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物理思想溶于其中,换言之,即以题目为骨架编拟课时教案,在具体教学中,以题目开路(先出现题目,再出现其它),然后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和解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