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合法权利的保护与权利滥用的规制_论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一致与冲突
合法权利的保护与权利滥用的规制_论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一致与冲突
法律园地
合法权利的保护与权利滥用的规制
———论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一致与冲突
邓志松1 聂钦中2
(1. 天地和律师事务所 ,北京 100028 ; 2. 北京中物储国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摘要 :知识产权法和反垄断法既在法律属性 、目标和功用上相互统一 ,也存在对于滥用知识产权予以规制的潜在冲 突 。正确处理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 ,立足于二者之间的一致之处 ,从保护消费者 、促进创新和 维护竞争的角度出发 ,合理平衡反垄断法对于滥用知识产权的规制 ,将是对于中国目前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指南和规 范性文件的有益启示 。 关键词 :知识产权法 ; 反垄断法 ; 滥用知识产权 ; 一致与冲突
知识产权和反垄断同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 ,前者 被称为市场竞争的首要竞争力 ,后者则为市场竞争的基本规 则 。知识产权法和反垄断法均是近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 是两大独立的法律体系 。知识产权法通过对相关权利人法 定权利的保护 ,旨在鼓励创造性的智力活动 ,从而促进技术 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反垄断法则是对完全自由的市场 经济的否定 ,它通过国家干预排除各种竞争障碍 ,从而为整 个社会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中国第三次修订的《专利 法》已经于 2009 年 10 月 1 日起生效 , 而《反垄断法》也在 2008 年 8 月 1 日实施 。我国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关于知识产 权领域反垄断执法的指南》,这一立法对于中国现代市场经 济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也凸显了这两部法律之间的密 切关系 。
反垄断法主要是公法 ,是以社会责任为本位 ,并以社会 利益的维护作为其价值追求 。反垄断法所限制的并非企业 通过先进技术 、优秀的策略等正当商业行为而获得的市场支 配地位及高额利润 ,而是出于消灭竞争压力 、长期获取超额 利润的目的以非正当的方式对于该利益的维持与滥用 。当 然 ,在另一方面 ,反垄断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 ,因而也一 直为一些自由经济学者所诟病 ,这点也毋庸讳言 。
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法赋予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无形财 产权 ,它是知识产权法明文赋予权利人在一定期限和一定地 域的对智力成果的独占性权利 ,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 原则 ,这种权力的行使当然不受反垄断法的约束 。如 1994 年美国司法部反垄断局决定起草“知识产权特许垄断规则”, 并于 1995 年 4 月正式颁布该文件 ,认为知识产权与反垄断 法在促进竞争 、增进消费者福利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 。文件 还设立了一个安全区 ,只要在这个安全区内 ,执行部门将不 对由于 知 识 产 权 特 许 协 议 所 形 成 的 贸 易 限 制 采 取 法 律 行动 。⑨
而言 ,知识产权范围之内的垄断是反垄断 法 的 适用 除 外 对象 。
当作为特别法的知识产权法对有关的知识产权滥用行 为没有规制或规制不明确时 ,民法的基本原则如诚实信用原 则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等等也可以对滥用知 识产权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当然 ,受基本原则适用 的限制 ,这些原则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控制也是在特定情况下 以补充法律漏洞的方式实现的 。③
三 、豁免与竞合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之间的一致 和冲突
竞合 ,简单的说就是竞争与合作的结合 。知识产权法与 反垄断法的竞合表现在这两种法律制度在适用时会在一定 范围内形成交叉关系 ,二者之间的竞合包括反垄断法对知识 产权给予的豁免 (豁免是竞合的一种表现形式) 和发生冲突 时如何协调这两个问题 。
1. 知识产权的反垄断豁免 反垄断法中的豁免制度 ,亦称除外制度 ,是指在某些特 定行业或领域中 ,法律允许一定的垄断状态及垄断行为存
知识产权的反垄断豁免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是知识产权 垄断性的自身豁免 。知识产权是一种垄断权 ,它赋予权利人 在行使知识产权时排他性地适用权利 。⑩其次是反垄断法在 一定程度上对知识产权的行使给市场竞争所带来的限制予 以豁免 。从各国的立法实践来看 ,反垄断法对行使知识产权 行为的豁免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对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予 以一般的豁免 ,一是对于反垄断法所不予追究的因行使知识 产权而限制竞争的行为加以列举 。λϖ
一 、法律属性 :专有权与垄断的界限 反垄断法上所禁止的“垄断”与日常生活语境中的“垄 断”是不一样的 ,前者专指法律所禁止的垄断行为 ,后者则指 一种独占的格局或状态 ,与反垄断法并无直接联系 。知识产 权实际上是智力成果的创造者或者商业标记使用者对成果 或标记拥有排他性权利或专有权 ,而这种专有权和其他的财 产权 (譬如所有权) 并无实质性的区别 。如果一定要将知识 产权称为“垄断权”, ①那么所有权人对特定的所有物具有排 他使用的权利也同样可以称为“垄断权”。②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国家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 所谓“知识经济”领域的竞争 ,而知识产权在知识经济的竞争 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知识产权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个人权 利 ,逐渐成为企业乃至国家争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业已 成为企业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 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 ,是私权 ,知识产权法赋予知识产 权人以垄断权 ,是法律综合各种利弊关系后所作的一种行为 选择 ,其目的在于刺激智力创造者的创造积极性 ,促进科技 成果的创新 ,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 提高 。这一点与反垄断法所追求的目的相一致 。因此 ,一般
1. 促进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 竞争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法则 ,也是整个市场运作的 原动力 。竞争的作用是实行优胜劣汰 ,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 以优化配置 ,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 。知识产权法通过对知识 产权所有人可预期的合理的垄断利润的保护 ,使经营者能够 事先根据法律将赋予其的独占程度 ,比较确定地预期其技术 开发和创新投资的经济回报 ,从而鼓励其通过技术创新增强 市场竞争力 ,更好地释放其竞争潜能 ,从而推动科技进步 。 对反垄断法而言 ,维护平等竞争秩序是其存在的根源和内在 精神 ,促进有效竞争和经济发展是其目标和归宿 。反垄断法 通过禁止一切垄断行为和不合理的限制竞争行为 ,从而在尽 可能大的范围保证市场竞争状态 ,并期待通过市场竞争 ,尽 可能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日本学者 在分析专利权和交易限制时也指出 ,与所有权制度提供竞争 经济的普遍基础一样 ,专利制度可以说创造了启动和维持研 究开发竞争的一个条件 ,即把创造出的成果作为私有权利的 这种愿望和启动竞争压力 ,由此维护着竞争的进行 。⑤可见 , 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实现的功能是 一致的 。“如果知识产权没有激励竞争的基本功能 ,保护知 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就没有任何积极的和现实的意义 。”⑥ 2. 保护消费者利益 知识产权法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促进科技进步 ,而 科技进步与技术革新的最大受益者则是消费者 ,因为由知识 产权转化而来的现实产品 ,总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 、更新的 选择 ,他们的生活水平也由此得以提高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 法通过对具体市场上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制止和制裁来使 消费者免遭交易中的损害 ,也可达到保护消费者的目的 。而 反垄断法通过对市场壁垒 、市场份额及其他限制竞争行为的 规制 ,体现了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为消费者提供最大限度的 选择权的目的 。因此 ,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都具有推动创 新和增进消费者福利的共同目的 。正如美国法官在 1990 年 一案的判决中指出的 “: 专利权和反托拉斯法的目标乍看起 来似乎是完全不同的 。然而 ,两者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 ,因 为两者的目标都在于鼓励创新 、勤勉和竞争 。”⑦尽管知识产 权法和反垄断法对竞争的关注与调整的角度和方式不同 ,但 是它们在促进消费者福祉方面殊途同归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理论研究 99
法律园地
有力的反托拉斯政策在促进创新的共同目的上是同一枚硬 币的两面”。④
在 ,也即对某些虽属限制竞争的特定协调或联合行为 ,反垄 断法不予追究的一项法律制度 。⑧反垄断法的豁免是各国反 垄断法中共有的法律制度 ,在各国反垄断法中 ,豁免的对象 主要是那些对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有重大意义的行业 或领域 ,以及那些对市场竞争关系影响不大 ,但对整体利益 有益的限制竞争行为 。知识产权是世界各国普遍给予反垄 断豁免的一个领域 。
二 、目标与功用 :促进竞争与保护消费者利益 反垄断法致力于保护竞争 ,使之免于私力限制 ,但竞争 本身不是最终的目的 。竞争性市场有益于提高生产效率和 资源配置 ,因而可以使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受益 。知识产权则 具有促进创新进而推动竞争的作用 ,并且最终和反垄断法统 一于对消费者的福利上 。知识产权法企图促进的创新与创 造力只不过是进行永无休止的竞争的特定手段 ,而保护竞争 正是反垄断法的首要目标 。诚如斯言 “, 强大的知识产权与
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 ,与一般的财产权相一致 ,虽然具 有独占和排他的性质 ,但其权利本身并不产生反垄断法上的 问题 。是否违反反垄断法取决于知识产权所有人市场行为 的合法性问题 ,而非知识产权本身的功能所致 。相反 ,知识 产权的这种独占还会激励人们在经济领域展开竞争 ,而反垄 断法则通过禁止那些损害现实的或潜在的竞争的行为 ,保护 和推动竞争 。二者应该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共同作用于推动 技术革新和促进竞争并进而增进消费者福祉之上 。因此 ,它 们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 、内在的冲突关系 。
1 0 理论研究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园地
产权领域的垄断行为并不存在“知识产权滥用”。那许多所 谓的知识产权滥用行为 ,与普通的商业竞争行为没有根本上 的区别 ,不能仅仅因为该行为所涉及的产品拥有知识产权 , 就将其定义为知识产权滥用 ;另外 ,许多情况下即使是合法 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 ,也有可能产生限制竞争的后果 ,因为 企业滥用的是市场支配地位 ,而非知识产权权利本身 。这时 我们不能将其称之为知识产权滥用行为 ,否则会混淆知识产 权正当行使与不正当行使之间的边界 ,不利于知识产权自身 权利的保护 ,并且在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之间增加一种不必 要的紧张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