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煤气的变换工艺ppt课件
CO+H2O(汽)
CO2+H2+41.19kJ/mol
COS+H2O(汽)
H2S+CO2+Q
2.回收热量,产生蒸汽。
3.处理冷凝液(气提)。
7
(三)合成氨变换的目标
项目 温度℃ 压力Mpa 总气量Nm3/h CO % H2 % CO2 % H2S %
水煤气 239.7 6.3
100958
45.3 35.3 18.5 0.26
在保证一定变换率的前提下,催化剂活性好, 反应速度快,可以采用较大的空速,充分发挥设 备的生产能力。如果催化剂活性差,反应速度慢, 可以适当降低空速。
16
2.压力 压力对变换反应平衡没有影响,增加压力可提高反应速 度。因此,变换的压力由气化和后系统决定。 (1)压力对低温甲醇洗的影响 由于低温甲醇洗物理吸收,压力高有利于对H2S、 CO2的吸收,能耗低,综合吸收效果好! (2)对甲醇系统的影响 甲醇合成压力在5.0MPa左右,净化气直接可以进入甲 醇合成塔,循环气可以通过循环机增压后进入合成塔, 减少了投资,减低了消耗。
应热,起到降低床层温度的作用。
19
(4)如何调节水气比
提高水气比:在饱和状态下,提高气体的温度。
和度。
在不饱和状态下,保温好,提高饱
降低水气比:降低气体的温度,使水蒸汽冷却。
例如:在甲醇变换时,由于气化气体成分中水
汽比高,超过变换的需要,在流程设计时,变换 炉前设计了水煤气废锅来降低水汽比,通过控制 废锅产生蒸汽的压力来调节水气比,使之满足变 换工艺要求。
洗的冷量平衡,少加液氮提供冷量。 作为液氮洗的处理气体,CO在整个流程中可以控制即
通过控制变换工艺使CO含量降低至0.4%,可以有效的减 少液氮洗去燃料气管网的CO气量!
哪一种更经济! 液氮洗冷量: ▪ ①高压氮气产生J-T效应而获得了液氮洗工序所需的绝大
部分冷量。 ▪ ②从空分装置引入的液氮向液氮洗工序提供补充冷量。 ▪ ③燃料气和回收氢气的冷量回收。
12
液氮洗工艺流程简图
13
二.变换工艺原理
(一)CO变换反应
本系统采用中串低变换工艺流程,变换触煤采用耐硫宽
温C0—M0系变换催化剂,反应式如下:
CO+H2O(汽)
CO2+H2+41.19kJ/mol
14
(二)影响变换反应的因素
1.温度 由于变换反应为放热反应,从反应平衡上看应该是温
度越低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温度低了反应速度也降低 了,达到同样的反应深度就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这就增 加了催化剂的装填量,提高了成本。
17
在正常操作时,要保证压力稳定,防止催化剂颗粒受 压不均匀出现破碎,增大阻力,影响变换效果。加压变换 与常压相比,有以下优点:
① 可以加快反应速度和提高催化剂的生产能力,从而 可采用较大的空间速度,提高生产强度;
②设备体积小,布置紧凑,投资较少; ③湿变换气中水蒸汽的冷凝温度高,有利于热能的回收 利用。 车间定期对同气量下的变换炉出入口压差进行测量来判 断催化剂床层的阻力即催化剂破碎粉化程度!
同时,由于受温度的控制,出口一氧化碳的含量受到限 制。即为什么合成氨变换需要设置两个变换炉,在不同的 温度下操作。
中变炉的热点温度《450-460℃,低变炉的热点温度 在250-260℃。
15
100Βιβλιοθήκη 平 衡90变 80
换 70
率 60
% 5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温度℃
9
(五)手段 1.氨变换:
全部变换工艺:指将全部水煤气引入一氧化碳变换工
段进行处理;
气化 ( 45.7%)
中变炉( 4%) 低变炉(1%)
甲醇洗
甲醇驰放气
2.甲醇变换:
部分变换工艺:指将一部分水煤气引入变换工段进行 一氧化碳变换处理;
气化 ( 45.7%)
中变炉(6%)
(20%)
甲醇洗
副线
10
(1)甲醇变换CO含量的确定 水煤气经净化处理制得的新鲜气满足甲醇生产的需要,
即气体成份为:(H2-CO2)/(CO+CO2) =2.05~2.15。 由于新鲜气中大约有2.8%的CO2,故出变换的工艺气
中H2/CO>2.05。通过物料衡算,脱碳后气体中CO的含量在 28-30%范围内可以满足甲醇生产需要;同时,在甲醇合 成催化剂使用的不同阶段对气体成分要求会有所变化,通 过调整CO变换率和配气量来实现。 (2)甲醇变换气量的分配
20
4.空速
4.1空速: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催化剂体积的气 体数称为空间速度,简称空速,单位:Nm3/m3·h, 简记:h-1;
4.2空速的影响:
空速过大,停留时间短,反应不完全,变换 出口超标,同时大空速很易将床层温度拉垮;空 速过低,停留时间长,床层热量不能及时移出, 易造成床层超温,烧坏催化剂。
变换后 40 6
152325(6542)
1 56 41.8 0.18
8
(四)甲醇变换的目标
项目 温度℃ 压力Mpa 总气量Nm3/h CO % H2 % CO2 % H2S %
水煤气 242.7 6.3
142218.5
45.33 35.5 18.5 0.26
变换后 40 6
172237 19.97 46.6 32.7 0.21
18
3.水汽比 (1)定义:是指水蒸汽与水煤气中干基
工艺气的体积比。 (2)计算方法:水蒸汽/工艺气 或
在饱和状态下:P水/(P总-P水); (3) 作用:水汽比增加能够提高变换反
应的平衡变换率,加快反应速度。 从反应方程式来看,提高水气比即增
加水的含量有利于CO 的转化。 同时,一定的水气比可以带走大量的反
一氧化碳的变换工艺
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煤化工项目筹建处 2009年2月
1
▪ 总论 ▪ 变换工艺原理 ▪ 流程简介 ▪ 耐硫变换催化剂 ▪ 反应器 ▪ 事故分析
2
一.总论
(一)变换工装置在全厂的位置
气化
甲醇合成 氨变换 甲醇洗 液氮洗 氨合成
甲醇变换
3
4
5
6
(二)变换部分的功能
1.反应:本系统采用中串低变换工艺流程,变换触煤采用耐 硫宽温Co—M0系变换催化剂,反应式如下:
实现出变换的CO含量在20%左右,水煤气需要做以下 分配:
甲醇变换气总气量为:142218.5Nm3/h; 配气量:61012Nm3/h; 经变换炉气量:81140Nm3/h; CO转化率:81.7%。 气量分配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变换固体颗粒带入低温 甲醇洗系统!
11
(3)合成氨变换CO的确定? 液氮洗冷量回收的一部分,1%的CO含量可以维持液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