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企业规范编号xxxx-xxxx汽车设计-汽车用密封条设计规范模板汽车用密封条设计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用密封条的设计规范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新开发的M1类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无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文件。
2.1 密封系统密封系统最基本的目的是保证车体的密封,阻止车外的尘、沙、雨,雪及噪音进入车内。
4 密封系统分类对于汽车的密封,一般分为三大类。
对于密封系统的规范,本文只针对第三类进行描述。
4.1 车身本体的密封即车身骨架焊接总成时的钣金接触缝隙等的密封,一般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另外在钣金进行总成时或车身附件进行安装时所留的诸多工具过孔以及线束过孔,通常需要增加专门的堵盖进行密封;4.2 装配后非活动部件与车身钣金的密封如前风窗、后风窗、车门三角窗、侧围固定玻璃等,一般车门上的三角窗玻璃考虑到需要拆卸,因此采用注塑胶条进行密封与固定,其它在车身上的固定玻璃多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与紧固:车门护板、内外三角块及后视镜等塑料件的安装卡扣,在设计上也要有一定的密封功能;4.3 活动部件的密封如前、后车门、行李箱、车门玻璃等经常活动部件的密封,一般要设计专门的密封条进行密封;由于此类密封件对耐久和弹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一般都需要用橡胶材料或TPE材料制成。
5 密封条的设计要求5.1 密封系统的设计理念a) 满足密封要求:使密封条有合适的压缩量与足够的接触面积,保证密封条在公差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b) 满足工艺要求:密封条断面及接角的实际应该利于工艺生产,且易于产品一致性的控制;c) 满足外观要求:密封条的设计外观应该具有良好的外观效果,且外观质量一致性容易控制;d) 满足装配要求:满足插拔力要求,既能易于装配,又能保证不易脱落;e) 满足开关门力矩要求:整个车门的开关门力矩保持在25kgf 左右;f) 借鉴了公司以往的研发成果,并吸取其它车厂的优点;将大量的密封断面实现标准化,令它们可以在不同品牌和不同级别的车型中实现共享,这将极大地降低车型的开发费用、周期以及生产环节的制造成本。
对于密封条来说,截面标准化,是公司及其它主机厂共同的努力方向。
5.2 密封系统的设计输入5.2.1 设计概念设计概念描述是密封系统的设计目标,并定义密封系统的设计风格,比如大致的截面形状、门框部分与侧围之间的缝隙部位的密封条外观形式与范围、B 柱缝隙处的密封形式与外观、密封条与ABC 柱护板的配合形式、密封条与门槛压板的配合形式、密封条特殊部位的处理、材料的定义等内容。
5.2.2 B&R 线B&R-LINE 即门洞密封条的安装面。
B&R-LINE 是内外饰件的分界线,关系到侧围钣金、护板、仪表板、门护板、密封系统的布置,因此对于密封系统工程师,确定B&R-LINE 是第一要考虑的工作,且在布置完成后,尽量不要有大的改动。
B&R-LINE 的布置主要考虑乘员上下车的舒适性,还要兼顾A 柱与B 柱截面的截面形状,以满足碰撞要求。
B&R-LINE 确定后,一般不宜再进行更改。
密封条按照其安装的不同部位,大概分为:门洞密封条(安装在门洞钣金的翻边上)、门框密封条(安装在车门钣金上)、行李箱密封条(安装在行李箱的钣金翻边上)、发动机仓密封条(安装在前舱钣金、发盖钣金或者前风挡下装饰板上)、玻璃呢嘈(安装在玻璃导轨上)、固定玻璃胶条(安装在前后风挡玻璃或者三角窗玻璃周边)等。
5.3 密封条断面的解析5.3.1 门洞密封条门洞密封条常用的有无泡管、单泡管、双泡管三种类型。
无泡管密封条常用材料为邵尔A 75 度左右的PVC 材料,考虑到密封条的装配夹持力,在挤出成型的过程中通常以钢丝编织带为骨架形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外观装饰,包住钣金止口焊接边。
门洞密封条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的重点是和周边配合品的配合外观及装配性。
单泡管密封条及双泡管密封条由于主要是密封作用,且密封条泡管经常处于压缩状态,对密封条的弹性及耐久性都有较高的要求,通常泡管采用弹性较好的EPDM 海绵胶,基体部分考虑到装配性,采用邵尔A 75°左右的EPDM 密实胶+钢骨架材料组成。
密封条断面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a)考虑到公差的原因,密封条披风与护板之间留有1~2mm 的间隙;b)密封条披风与护板要有一定的干涉量以3~6mm 为宜;c)密封条与门护板之间要有的间隙,过小会产生干涉现象,过大则影响外观。
门洞密封条与门护板的间距关系:A/B,间隙≥8.0mm;C,间隙≥10.0mm(门下垂考虑);d)考虑到公差,密封条底部与侧围外钣之间留有1mm的间隙,也可为以后增加密封胶留空间;e)考虑到公差,侧围外钣金与内钣金和加强板有1mm的阶差;f)密封条的小唇边与侧围外钣保持1mm 左右的搭接量,以防止雨水及尘土进入室内;g)如果此处不能进行很好的密封的话,需要在密封条内部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但密封胶有挥气味,对车内的空气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且成本增加;h)门洞密封压缩量2.5~3.5mm,密封间隙12mm,整圈均匀一致;i)考虑到装配性,门洞密封条的插入力最好小于40N/100mm,以利于工人装配;j)保持力最好大于80N/100mm;k)由于门洞密封条的断面比较复杂,因此不易接角,所以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设计概念定义及B&R-LINE 的拐角处曲率,见下图:ⅰ.建议钣金R角≥80。
ⅱ.如果45≤R≤80,拐角部位需增加补强条,防止拐角部位海绵管塌陷。
ⅲ.如果R≤45,需增加接角处理(尽量避免增加接角:外观及成本考虑)。
l)门洞密封条装配在钣金止口上,泡管与侧围钣金型面间隙控制在3mm之内,避免外观不良。
5.3.2 主封条(车门密封条)主封条基本上都采用EPDM 海绵胶制成,具有很好的弹性。
5.3.2.1日韩系主密封条一般都有至少两个截面,以满足不同部位的密封与外观要求。
日韩系门框上段,主密封条镶嵌在滚压窗框中进行安装,在门框下段,则采用塑料卡扣进行固定;在上下段截面交汇的地方,使用专用的接角材料进行接角,通常根据压缩量与压缩面积进行衡量。
一般来说,压缩量应该达到密封条泡管的1/2左右,压缩面积应该达到2/3左右;在设计时应该注意,同一个车型的不同部位,根据开关门情况,压缩方向是不同的:铰链侧海绵管接角形状要尽量作成圆形,防止压缩方向不同,海绵管长期挤压变形,从而丧失密封机能;5.3.2.2 欧美系主密封条一般只有一个断面,但是分为开放式和环结式。
环接式:PE/EPDM 对接 开放式:无需对接修整平整即可 断面示意此类密封条的小唇边要与钣金需要留一定的间隙,保证胶带施压时与钣金没有过盈量,一般最小间隙为胶带厚度的50%,见上右图。
两种形式的密封条比较,见下图:钉扣安装:外观松塌 胶带固定:与钣金配合紧密,外观良好 主密封条采用3M 胶带粘贴,布置时不能出现急剧拐弯、连续拐弯的情况,因为实际装车时会使3M 胶带所受应力过大,粘贴不牢靠。
5.3.2.3 门框密封条的密封效果与开关门力矩成相对关系,因此在设计密封条压缩量的时候需考虑到整车的开关门力矩,但要注意不可使泡管强度太低而不能保持形状。
其它设计参考值,见下表:5.3.3 玻璃呢嘈5.3.3.1 玻璃呢嘈的作用是对玻璃进行保护,并对玻璃与钣金进行密封。
5.3.3.2 呢嘈的设计应易于紧固于玻璃导轨内;另外,密封条应能够与玻璃紧密贴合,有一定的压紧作用,弹性要好,适应性强,同时又要有小的摩擦系数,能使玻璃易于滑动,且能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因此,呢嘈通常使用的材料为邵尔A 75°左右的EPDM材料或者80°左右的TPE材料。
考虑到减小摩擦,通常在与玻璃接触的唇边上进行植绒或者喷涂处理。
5.3.3.3 呢嘈通常在拐角处进行接角处理,接角材料常用的是EPDM与TPE,TPE 成型速度快,可有效降低成本,但弹性不如EPDM。
接角的大小决定了接角材料的多少与接角成型速度,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5.3.3.4 呢嘈与玻璃之间的配合关系,直接影响了玻璃升降系统的摩擦力;呢嘈与钣金、内外挡水、三角块、后视镜等的配合,要特别注意外观质量。
5.3.3.5 欧系导槽断面设计与玻璃或者钣金接触有变形的披风,考虑到玻璃升降的阻力,材料硬度设定为60±5°,变形点在变形是要起到变形的作用;呢槽内侧披风与玻璃干涉量2~4mm;B、C柱外侧披风与玻璃需保证0.5~1mm的干涉量,减少风噪;呢槽底面与玻璃间隙保证2mm;窗框外表面到玻璃外表面距离6.2~6.5mm。
5.3.4 行李箱密封条5.3.4.1 行李箱密封条与门洞密封条相似,主要起密封作用,且密封条泡管经常处于压缩状态,对密封条的弹性及耐久性都有较高的要求,通常泡管采用弹性较好的EPDM 海绵胶,基体部分考虑到装配性,采用邵尔A 75 度左右的EPDM 密实胶+钢骨架材料组成。
5.3.4.2 密封条断面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a) 考虑到公差的原因,密封条披风与护板之间留有1~2mm 的间隙;b) 密封条披风与护板要有一定的干涉量以3~6mm 为宜;c) 考虑到公差,密封条底部与侧围外钣之间留有1mm 的间隙,也可为以后增加密封胶留空间;d) 考虑到公差,侧围外钣金与内钣金和加强板有1mm 的阶差;e) 密封条的小唇边与侧围外钣保持足够的压缩量,以防止雨水及尘土进入室内;f) 一般情况下,背门考虑到密封性的问题,都要打胶处理;g) 密封条的压缩量以1/2 泡管高度为宜;h) 考虑到装配性,密封条的插入力最好小于40N/100mm,以利于工人装配;i) 保持力最好大于80N/100mm;j) 由于密封条的断面比较复杂,因此不易接角,所以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设计概念定义OPENING-LINE 的拐角处曲率;k) 背门(行李箱)密封条的密封面宽度约30~40mm,局部至少25以上;最小拐角半径R≥60mm;整圈布置平顺,方便装配,避免装配后泡管和披风起皱;背门(行李箱)门洞密封条钣金止口厚度整圈控制在0.7~3.2mm,密封条卡槽开口尺寸约6~8mm。
其它注意事项:钣金支口不能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凹陷,否则密封条装配后,海绵管塌陷,影响密封性;背门(行李箱)门洞密封条泡管与护板等之间的间隙≥8mm,保证泡管压缩后不与周边件干涉。
5.3.5 引擎盖密封条5.3.5.1 引擎盖密封条泡管基本上一直压缩状态,对密封条的弹性及耐久性都有较高的要求,通常泡管采用弹性较好的EPDM海绵胶;前端密封条一般采用钉扣卡接形式;后端密封条采用密实胶+钢骨架卡接在钣金上;5.3.5.2 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前后盖密封条压缩量5~8mm,密封间隙12mm,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