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正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袁隆平、李子柒等6人受聘担任首批推广大使。
其中袁隆平和李子柒“同框”,引发了网友热议。
材料二:近日,李子柒被写入小学语文考卷,再次和袁隆平“同框”,引起家长热议,冲上微博热搜。
[注]李子柒:中国知名短视频博主,2017年开始,以录制制茶造酒、养蚕缫丝、做竹子家具、搞活字印刷等富含文化韵味的网络短视频,迅速走红网络,她所展现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令人向往,火遍全球。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受、认识和思考?请联系时代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山东省青岛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答案解析】
范文示例:
以田园之生活,展中华之文化
年轻的短视频博主火遍全球,让众多外国网友爱上中国。
究其根源便是她以中华文化为基,在“鲈鱼莼菜素手调”中,以纤纤玉手,调出百样风味,调出人们向往的生活,亦调出文化“香气”四溢的田园菜肴。
有人说,她向外国展现中国旧式农耕生活,迎合刻板印象,算不得文化输出。
可是,何为“旧式”?何为“刻板印象”?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田间乡里发展进步,在田园阡陌间传送文明薪火。
可以说,正是这农耕生活,孕育了一个久经磨难而历久弥新的大国,中华之文化,十之八九诞于其中。
倘若此为“旧式”,为“刻板印象”,那什么才算得上真正的中华文化呢?所以,农耕生活并非过去时,恰恰相反,它正是中华文化之宝库。
而李子染,则是执匙者,开启宝库,挖掘内涵,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之多元,于自身传承不竭的文化富矿。
透过李子染的视频,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连续不断的文化。
实际上,虽是“千年变更如走马”,但千年农耕文化却总能为当代中华的多元增彩。
我们可以看到,当二十四节气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得以领中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当《红高梁》《平凡的世界》中对农耕栩栩如生的描写跃然纸上,世界得以感受中华农耕文明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当一幕幕农耕画面被展示到世界舞台时,拔节而起的,是黄土地厚育的“当惊世界殊”的中华文化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