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观故居心得体会

参观故居心得体会

参观故居心得体会
意义来说,是要敢于坚持讲真话,敢于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坚持解决实际问题。

而敢于坚持之中又要体现“对事不对人,与人为善,点到为止”的做人方式。

以下内容是品才为您精心整理的,欢迎参考!
6月2日上午,我院学生会200名干部代表在思政部老师的带领下,乘校车前往罗江镇张家沟,参观张爱萍将军故居。

来到张爱萍将军故居,思政部主任首先跟各位同学讲了这次思想实践的重要意义,大家听解说员详细介绍了张爱萍将军不平凡的人生道路和艰难的革命战争生涯,介绍了他对伟大祖国的巨大贡献和高尚的人生品德。

张爱萍将军对党忠诚,矢志不渝,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他能征善战,政兼优,是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

他尊重科学,勇挑重担,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品格高尚,公正无私,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他长期担任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始终艰苦朴素,清廉自律,每次下基层调查研究,他总是强调节约,绝不允许铺张浪费。

张爱萍将军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

这是我们学生干部学习的好榜样。

他勇挑重担,不畏艰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他能文能武,军政兼优,博学多识,多才多艺。

他具有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公道正派,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

他坚持求真务实,不务虚名,不尚空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工作严谨细致,雷厉风行。

他顾全大局,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善于识才,敢于用才,勇于护才,视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为良师益友,与科学家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他热爱人民,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

他生活简朴,清正廉洁,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听完解说员的介绍后,接着我们观看了张爱萍将军的故居.张爱萍将军的故居,座落在青山环抱的罗江古镇旁,高大古朴的三合大院, 全是古式木屋结构, 显得十分高雅,静寂.院内两棵桂花树郁郁葱葱,景色迷人.正堂屋上方有原军委总参谋长迟浩田亲笔书写的“达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字样。

我们缓缓步入张爱萍将军的旧居,观看室内陈设。

正堂屋内左右侧各摆放了两把旧式木椅。

左右两间是张爱萍将军的卧室,里面各摆有一张旧式古朴的木床,非常简洁。

这座高雅古朴的三合大院旧居可以看出,张爱萍将军就出生在这片风水宝地上,家乡人民对他充满着无限崇敬,无
限怀念的心情。

这次参观张爱萍旧居,也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光荣传统教育。

虽然学生会干部只是一个小小的职务,但是却要求我们要对全校同学和老师负责,我们对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像张爱萍将军一样,兢兢业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怕困难,任劳任怨。

在院系各部门的工作开展中,要团结同学,以集体荣誉为重,不利用自己的职务搞特殊。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听取广大同学们的意见,代表广大同学的利益,向上级反映实际情况,为同学、为老师办实事。

张爱萍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学习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

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在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军队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我们今天纪念张爱萍将军,就要学习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敢于战胜一切敌人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以大局为重,大公无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更要学习他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勇于创新的优良作风。

我们以无比崇敬的心情, 缅怀张爱萍将军的丰功伟绩。

陈云纪念馆建成开馆于200x年6月6日,是系统介绍陈云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

展厅以图片、文献、实物、多媒体等陈列、展示方法,生动地反映了陈云的光辉一生。

一进入陈云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翠竹辉映下的陈云同志的白色雕像,让人马上联想到他生平的高风亮节。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四个展厅,陈云纪念馆的第一、第二、第三个展厅,我们看到了很多陈云同志的图片、文献、实物等。

在多媒体馆厅,我们观看了记录片,生动地反映了陈云的光辉一生。

陈云同志的一生为了党、国家和人民,始终任劳任怨,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宽广的胸襟、深邃的思想、务实的作风。

陈云同志在他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国家、民族的解放,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人生信念,深深感染了我们。

他执着追求理想,始终忠于党和人民;他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他善于总结经验,崇尚真抓实干;他一贯谦虚谨慎,始终淡泊名利。

陈云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而顽强奋斗的一生。

陈云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的集体成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陈云不是军人,但他参加指挥的“四保临江战役”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战役。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遵议会议上,陈云积极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
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撰写的《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手稿》详细地记录了遵义会议的具体内容,是珍贵的历史文献。

陈云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长期主管经济工作,无论是建国初期还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都积极地学习国外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陈云同志为宝钢题写“埋头苦干、从严要求、精益求精、不断创新” 16 字方针,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也要努力向这16字方针靠拢。

陈云同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比较、交换、反复”的教诲虽言语简洁,却很精辟。

他的话语道出了共产党员在学习实践问题上必须坚持的思维方式,是深入浅出的践行科学发展观。

他的教诲对于工作的现实
意义来说,是要敢于坚持讲真话,敢于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坚持解决实际问题。

而敢于坚持之中又要体现“对事不对人,与人为善,点到为止”的做人方式。

正是这种执著和追求,塑造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联系前不久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我感到,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需要时刻注重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地履行自己的党员责任,提高自身对党对群众的责任意识,才能真正从个人身上展现党的先进性。

我们要学习陈云同志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陈云同志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陈云同志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这就需要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需要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自身做起,实事求是,团结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同进步。

陈云同志曾经说过:“出人出书走正路”,我们一定会自强不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

参观结束了,但学习不会结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努力,要像先辈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自己的战线上努力工作。

同时自己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应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时刻以自身的模范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接受组织的考验。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工作定要加倍认真负责,使自己成为一名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新世纪人才。

为此,必须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坚定信念,执着追求,向先进、优秀的同志学习,培养大局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这次旅途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小时,但它的教育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却长久留在我们的心中!通过参观陈云故居,我们纪念陈云同志,就是要更好地学习他的光辉思想、崇高
品质和精神风范。

继承和推进他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将陈云同志的革命精神投入到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去,努力地学习,踏实地做人,幸福地生活。

这也是我们对陈云以及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倾注一生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最好的纪念了。

陈云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0年了,在这10年里,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成绩卓著。

今天,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豪情阔步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上。

一代伟人虽离我们远去,但陈云同志的思想和品格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奋起!开拓前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