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检报告血糖看哪一项

体检报告血糖看哪一项

体检报告血糖看哪一项体检报告血糖看哪一项篇一:专家教你看体检报告专家教你看体检报告华西都市报 201X年05月18日体检身体确实是件好事儿,可每次体检报告发下来后,有些人简单一看,觉得没有大问题就把报告直接塞到了抽屉里,还有一些人,觉得自己一些指标不在参考值内,顿时担忧不已。

成都铁路分局医院体检部医生吴仕英教大家如何看懂体检报告,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

1、肝功能可探测有无疾病和肝损害程度医生解析: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很多,它们的上下波动各有各的意义。

要注重肝功能检查单上主要的几项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等。

ALT、AST、γ—GT是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

如脂肪肝、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γ—GT主要是肝胆疾病的监测项目。

肝脏炎症,γ—GT轻度和中度增高。

肝胆其他疾病如肝癌、肝阻塞性黄胆、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胆囊息肉、胆结石、胰腺炎、胰头癌、胆道癌等γ—GT明显升高。

长期或大量饮酒,也会导致该酶的升高。

TBil、TBA是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TBil、TBA可以出现升高。

如中度增高,可能患了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癌;明显增高,就有患胰腺癌、阻塞性黄疸的危险。

ALB的含量可以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如果ALB降低就表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害,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

要注意的是:肝功能结果异常也不全是肝脏出现了问题,有些情况如脱水,检查进食、饮水,检查前一晚饮酒、吃油腻食物、剧烈运动、服用某些药物等也有可能造成转氨酶高或白蛋白异常。

2、高血压并不是一次检测就能判定医生解析:人的血压是波动的,体检时记录的是瞬间的血压,即使达到高血压的标准,也不能根据这一次血压确定为高血压病。

成人的理想血压应该是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不同时间连续两次测量,血压值大于或等于14090mmHg时,就可以称为高血压。

诊断高血压时,必须不同时间多次测量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不能确诊。

3、糖尿病危害在于一系列并发症医生解析:糖尿病的诊断必须靠血糖检查,不过看血糖的化验单大有讲究。

在体检报告中,生化类检查中几乎都会有血糖这一项,而体检时的血糖通常是空腹血糖。

从预防病角度讲,仅仅检查空腹血糖是不够的,因为只有空腹血糖男:4.0×10 12-5.3×10 12个L 男:120-160gL 成人:4×109-10×109L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 理解10个数字看懂体检表▌体检时,化验单上的一堆数值,总让你看得“云里雾里”。

而无论是手机号码,还是银行卡密码,你却能背得滚瓜烂熟。

其实,与身体有关的一些数字值得一生牢记。

日前,美国《真简单》杂志发表了各科名医整理出的一组与健康有关的最完美指标,供您参考。

▌1.血压:<12080毫米汞柱▌血压较低者更健康。

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被视为高血压。

最厉害的“杀手”往往“杀人于无形”,高血压也是如此,它通常无明显症状,一旦拖延不治,会导致中风、心脏病、肾脏损伤、视力及记忆衰退等。

▌空腹血糖:<5.5毫摩尔升▌空腹至少8小时测得的血糖即为空腹血糖,一旦达到或超过7毫摩尔升,即被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不但可使心脏病风险加倍,还会增加肾病、失明等风险。

▌人过了45岁之后,每3年应查一次血糖。

身体超重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更早检查。

另外,减肥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3.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总胆固醇是测量血液中所有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越高,心脏病危险越大。

总胆固醇的理想值应在5.2以下,超过6.2,就是心脏病高危人群。

▌20岁后应该检查胆固醇。

一旦检查结果异常,最好多锻炼,坚持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及低反式脂肪饮食,每年查一次胆固醇。

必要时,还应服用降胆固醇药物。

▌4.坏胆固醇力量训练:每周2—3次水果蔬菜:每天5—9份肥鱼:每周吃1次,或者服用鱼油补品维生素C:每天摄入75毫克钙:每天摄入1000-201X毫克维生素D:每天摄入1000国际单位酒水:每天不超过1杯香烟:0支睡眠:每晚7—8小时血常规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规,这也是住院病历里面必须的,特别是小孩子发烧感冒时,建议大家去医院要自己要求验,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这样可以避免医生滥用抗生素。

血常规化验现在一般取指尖血(过去取耳垂末梢血),内容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均用英文字首缩写表示。

血红蛋白谷草转氨酶(AST) IUL 碱性磷酸酶(ALP) IUL r-转肽酶(GGT) IUL 总胆红素(TBIL) umolL 直接胆红素(DBIL) umolL 临床意义: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GGT(r-转肽酶)、检测结果明显增高,反映肝功能异常(损害),TBIL(总胆红素)增高提示黄疸,由胆道梗阻所致。

常见的原因有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胆道肿瘤引起的胆道阻塞或胰头肿瘤压迫、侵犯胆总管所致。

5.乙肝2对半检验正常表面抗原(HBsAg)阴性表面抗体(抗-HBs)阴性或阳性e抗原(HBeAg)阴性抗-HBe 阴性核心抗体(抗-HB)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这里指的是检查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里的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应称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记物,由于有三种抗原及与它们相应的三种抗体,核心抗原通常不检测,因此只检测二种抗原及三种抗体,二种抗原是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三种抗体则分别是表面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及(抗-HBe)。

查到HbsAg、HbeAg及抗-HB即“大三阳”,而HbsAg、抗-Hb及抗Hbe阳性即“小三阳”。

表面抗体即抗-HBs,它是乙型肝炎感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

当发现仅抗-HBs阳性时,有以下几种可能:首先是处于急性乙肝的恢复期。

抗-HBs常在HbsAg转阴以后的一段时间出现,可持续多年;其次发现仅表面抗体阳性,而无既往明确的乙肝感染史,亦说明既往有过HBV的隐性感染,疾病已痊愈,病毒已被清除;最后就是接种乙肝疫苗的结果。

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产生保护性抗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

另外,一种较少见的暴发性肝炎发病时,由于机体免疫反应很强烈,此时可以产生高滴度的表面抗体,但这种免疫亢进可能损伤机体,带来不良后果,发生大块肝叶坏死导致肝衰竭。

对HBsAg携带者升学、就业、结婚等有什么限制?篇四:体检报告怎么看?各项指标解读体检报告怎么看?各项指标解读在生活中,很多人去体检时,每次拿到体检报告都会被上面的专业的医学名词和一推的数值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

其实,体检报告也并不是很复杂。

下面我就告诉大家如何看体检报告。

1.血压:<12080毫米汞柱血压较低者更健康。

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被视为高血压。

最厉害的“杀手”往往“杀人于无形”,高血压也是如此,它通常无明显症状,一旦拖延不治,会导致中风、心脏病、肾脏损伤、视力及记忆衰退等。

空腹血糖:<5.5毫摩尔升空腹至少8小时测得的血糖即为空腹血糖,一旦达到或超过7毫摩尔升,即被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不但可使心脏病风险加倍,还会增加肾病、失明等风险。

3.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总胆固醇是测量血液中所有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越高,心脏病危险越大。

总胆固醇的理想值应在5.2以下,超过6.2,就是心脏病高危人群。

必要时,应服用降胆固醇药物。

4.坏胆固醇力量训练:每周2—3次水果蔬菜:每天5—9份肥鱼:每周吃1次,或者服用鱼油补品维生素C:每天摄入75毫克钙:每天摄入1000-201X毫克维生素D:每天摄入1000国际单位酒水:每天不超过1杯香烟:0支睡眠:每晚7—8小时1.血常规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规,这也是住院病历里面必须的,特别是小孩子发烧感冒时,建议大家去医院要自己要求验,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这样可以避免医生滥用抗生素。

血常规化验现在一般取指尖血(过去取耳垂末梢血),内容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均用英文字首缩写表示。

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50gL 白细胞计数:正常值为4×109L-10×109L 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正常时为0.5-0.7 淋巴细胞:正常时为0.2-0.4 嗜酸细胞:正常时为0-0.02 血小板: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值为82-92fL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正常值为340-360gL 临床意义: 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HGB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WBC代表的白细胞是人体的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相当于国家的军队,共总数的增高(超过10×109L)时,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症状,如果白细胞总数太高在(30-50)×109L以上,病人是于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请不要掉以轻心,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

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多意味着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存在,淋巴细胞增高多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嗜酸性白细胞增高时,往往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应等。

PLT减少时,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GB)减低,即可诊为贫血。

按红细胞体积大小可分为巨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和正细胞性贫血。

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和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主要分型依据。

尿常规蛋白(PRO):正常为阴性尿糖(GLU):正常阴性红细胞(RBC):正常0-1高倍白细胞(LEU):正常0-5高倍尿酸盐结晶(NIT)酮体(KET):正常阴性尿胆元(UBG)定性:弱阳性定量1-4mg24h附送:体检报告血红蛋白偏高体检报告血红蛋白偏高xg201X08201X0822239736.shtml篇二:如何看体检报告如何看体检报告血常规报告在血常规检查中,只要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这四项主要指标正常,其他次要指标高点儿或低点儿问题并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