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评价沧州市南大港产业园区第三完全小学刘雅坤摘要: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中基础的基础,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学习目标。
通过趣味识字、写字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对低年级学生采用适合儿童的评价方式,用各种积极的评价方式,开发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的潜能,从而发展其良好个性,提高其语文素养。
关键词:学以致用能力训练多样评价注意事项识字与写字教学评价对于改进识字、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教育中基础的基础。
在教学中通过趣味识字、写字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的潜能,从而发展其良好个性,提高其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明确提出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
评价这些教学目标的依据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只有这三个维度的结合,才能使师生双方把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的发挥,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遵循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识字、写字目标安排见下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各学段的识字、写字要求是每个学生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应按照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点有阶段,按步骤的实施,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将学生困在固有的知识水平之内。
我们倡导教师因材施教,鼓励突破,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一、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识字写字教学要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情感和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只要抓住学生心理的脉搏,多方面引导,就会使学生产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学生对学习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的增多,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和发展。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可以用小故事、小笑话的方法,也可以用分组玩字词卡,找朋友等游戏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在识字教学中,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
要经常指导学生把学过的字进行整理,得出规律性的东西,一方面防止遗忘,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同类生字打基础,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汉字中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
在识字上,如形声字的规律;写字,如提手旁、木字旁、三点水等基本上所占位置及写法都差不多,要经常帮助学生整理,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不能把识字数量的多少当作识字教学的全部目的,也不能当作衡量一种识字方法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准。
识字教学的过程不是为了教学生识了字就算完成任务,学生能否自己独立识字才是关键,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二、学以致用在学生学好课本的同时,教师应重视拓宽学生视野,注意利用课外资源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且学以致用。
如认识了一点字的一年级学生关注身边的“语文”,在招牌、广告、宣传标语、商标、布告、电影、电视、电脑中主动识字,在校园文化中吸取营养,从自家门牌上学写自己的“住址”,学习认写家长姓名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名称等。
第二、三学段,学生已有相当的识字基础,应指导多看课外书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给旅游景点写解说词,收集记录当地民间故事,书写名人生平及事迹介绍、校史等,也可自办小报,给报刊杂志社投稿、纠正不规范的社会用字等,把识字当成一种乐趣,一种生活之需要。
只有这样,学生才学得活,记得牢,用得当。
三、学生识字能力的评价《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识字兴趣和习惯,对低年级学生尤其要采用适合儿童的评价方式,用积极的评价,而不是消极的评价,激励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好的识字教学形式以识字为重点,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字词与事物之间的这样和那样的联系,从而对字词所指代的事物展开深层次的认识活动,在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变单调的读,重复的写,机械的记为有情有趣的看,有滋有味的想,有感有触的实践,有声有色的渲染,变浅层次的识字活动为深层次的探究活动。
使学生的识字活动成为极快乐极有趣的事,很多学生的识字都是由乐趣转化为习惯,进而让主动识字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和自觉行动的。
这种可贵的识字兴趣和良好的识字习惯,足以支撑他们在识字的征途中不断进取,劈荆斩棘,获得极大的成功和愉悦,终身受益。
评价学生识字能力,就是对学生的识字水平多方面的测试结果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属于定量评价范畴。
通过识字能力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某一阶段内某位学生的识字水平,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实验教材对学生识字的要求分为会写、会认两种,针对这不同的要求,我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识字能力的评价。
1.从形、音、义的结合上评价识字能力这主要是针对新课程教材中要求达到会写程度汉字的评价方法。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
这说明,形音义结合是检测识字能力的最重要内容,学生只有对汉字形音义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才算真正识字。
测评学生识字能力的高低就要以形音义的结合上入手。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的听说读写运用。
为此,学生不仅要分别识它形、音、义三个因素本身,尤其字形内部结构关系,还要建立形、音、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做到“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评价识字能力也必须从形、音、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
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识字的难点。
评价识字,就要抓认清字形这个关键。
考查测试学生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听写。
让学生听写学过的生字,注重每个字共几笔,第几笔是什么。
如:①“圆圈”的“圈”共几笔,第九笔是什么笔画?“风雨”的“雨”最后一笔是什么笔画?还可以给学生语言环境。
注上音填空,或辨别形近字。
如:②按拼音给下列语句填空:zhen rùA.我班的()()同学加()了少先队。
shùhé huǒyòuB.()木()苗()边()把如:③辨析形近字(说清区别即可)士──土上──下大──天左──右右──石木──禾检测这些题目,比较简便易行,可以即时巩固已学生字,并随时掌握学生在某一阶段内的识字情况。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考察运用能力单纯地识某个字,非但不好记字形,其字音也容易忘,字义印象就更难深刻了。
把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学情况就不同了。
加之一、二年级识字采用多认少写的原则,对要求会写的字可以用上述的方法考察其字形的掌握情况,而对其余只求会认的字便不能操作了。
而一旦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考察,由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义”,学生可联系上下文去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考察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汉字的实际运用,充分尊重了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符合人类语言认知规律。
如:以“商场”一词为例,农村孩子对“商场”一词的概念不是很清楚,通过“商场里东西真多。
”“在商场买东西真方便。
”这样一个语言环境,他们就基本了解“商场”的意思。
通过一定的反复后,对这两个字的掌握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
在考察时如带上这个语言环境“我在商场里买了许多文具。
”要学生认读“商场”一词,学生会比较容易认出。
改换汉字出现的语言环境来检测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这是识字教学评价最基本的方法。
识字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我们要求学生识字,并不在让学生仅能认识出现在固定的某篇课文中的字,而必须使学生做到当这个字出现在别的语言环境也能正确认读,基本了解意义。
进而能独立运用,因而我们把每一单元的字编成儿歌、故事,让学生认读。
在儿歌、故事的阅读中,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
如:《下雪了》一文共有雪、飘、空、窗、花、手、见等10个生字,课堂上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并初步掌握后,结合课文内容编写成一首短小的儿歌:小雪花,小雪花,飘在空中像朵花;小雪花,小雪花,飘在窗上变窗花;小雪花,小雪花,飘在手上不见了。
儿歌将生字的语言环境改换了,能很好的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识字评价的有效方法,也更是汉字学习的有效途径。
正是在这反复多次地接触过程中,汉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记忆模块,经过了陌生到不陌生,不陌生到熟悉的心理变化过程,而认识汉字。
当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评价识字能力的形式还有很多,比较简便可行的方法是出一系列有生活气息、富有儿童情趣的语句,组成试题,让学生认读、试做。
如: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想想正确的应该是怎样的。
A.放学了,我向老师说“在见”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B.今天,教师表扬我的做业作得有进步。
()()C.星期天,我们一起去工圆玩。
()()四、关于写字教学的评价为使学生写字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联系学生的写字实际,对学生比较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
在评价中,教师关注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比较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视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低年级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
由此可见,我们对学生写字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关注学生是否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上,更应该培养所有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特意找来一些儿歌帮忙。
如“身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腿不动。
”“好字好姿势,一寸一尺加一拳。
”这些儿歌好记、形象,很容易就让学生了解了正确的写字姿势。
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1、写字重方法指导,评价重态度与习惯。
教师充分运用一套通俗易懂、简便易学、琅琅上口的“写字十二诀”来展开,为写字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教学“三”字的时候,要求学生观察第一笔“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学“部分”的“部”字时,右半部分的“阝”起笔时要参照左半部分的第二笔“横”的位置,这样借笔定位,确定字的结构位置,从而帮助学生把字写端正。
当这个学生“三”字写得好,老师及时补上一句,“你的观察很认真,借笔定位记得牢。
”在“写字十二诀”中“主笔突出、字无双捺、笔画串门”,则告诉孩子写汉字时要仔细观察笔画的变化,笔画间的相互照应关系,老师一句“写字需要互相关照,生活中互相关照会使你赢得更多朋友”。
学生饶有兴趣地牢牢记住了这通俗易懂而又生动活泼的“写字十二诀”,也在写字中获得了快乐。
如:课题组教师在讲课时“上不顶天、下不立地,两边不打扰邻居”的定位法,“撇捺双臂不落地”、“字是黑狗越描越丑”等精彩生动、富有情趣的评价语言给听课教师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