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机电产业结构状况调研报告【精选】

2019年机电产业结构状况调研报告【精选】

机电产品是**出口主要主导产品,近年来出口保持了持续增长,不仅带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也凸现了**经济外向度高的格局。

如何保持机电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增长,并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保持外贸增长面临的长期课题。

为此,我局通过对本辖区出口机电产品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辖区出口机电产业概况(一)现状和特点我局辖区共有18家出口机电企业,产品涉及信息设备(液晶显示器、c 显示器)、视听设备(液晶监视器、可视门铃、液晶电视机)、电机(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机)、电池(铅酸蓄电池)、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纯水机、按摩器)、电线电缆、电气装置、电光源及灯具、其它机电产品、成套设备、金属制品、检验测量器具等产品。

出口机电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主要特点如下:1.出口产品基本保持稳定年出口机电产品按照出口货值排序,分别为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机、电池、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轻工机械、电线电缆、通用机械、电气装置、电光源及灯具、其它机电产品、成套设备、金属制品、检验测量器具等产品;年出口机电产品按照出口货值排序,分别为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池、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轻工机械、通用机械、电线电缆、电气装置、成套设备、电光源及灯具、其它机电产品、金属制品;年出口机电产品按照出口货值排序,分别为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池、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通用机械、轻工机械、非公路运输设备、电气装置、电光源及灯具、电线电缆、金属制品、纺织印染机械。

从近年来出口情况来看,前六大类出口商品基本上保持稳定,冠捷集团出口信息设备、视听设备,以及璋南电池出口蓄电池长期居出口前三位。

年起由于新增电机产业,电机产品异军突起,取代电池占据第三位,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年机电产品货值(万美元)年机电产品货值(万美元)年机电产品货值(万美元)2.出口批次基本稳定年按照出口批次排序,分别为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线电缆、电气装置、电机、电池、通用机械、轻工机械、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其它机电产品、电光源及灯具、成套设备、检验测量器具、金属制品;年按照出口批次排序,分别为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线电缆、电气装置、电池、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通用机械、轻工机械、电光源及灯具、其它机电产品、成套设备、金属制品;年按照出口批次排序,分别为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线电缆、电气装置、电池、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通用机械、轻工机械、电光源及灯具、非公路运输设备、金属制品、纺织印染机械。

从近年来出口情况来看,前六大类出口商品基本上保持稳定,冠捷集团出口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线电缆、电气装置长期居出口前四位。

其中电线电缆、电气装置绝大部分属于冠捷集团售后服务出口的配套零部件,尽管批次占据第三、四位,但由于每批次的数量、金额较小,以及本身出口目的的特殊性,对辖区产业结构分析不具备参考性。

年起由于新增电机产业,电机产品异军突起,取代电池占据第三位,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年出口批次年出口批次年出口批次3.贸易国别/地区基本保持稳定年从出口国家/地区来看,按照货值排序分别为美国、欧盟、保税区、日本、印度、中国香港、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148个国家/地区;年从出口国家/地区来看,按照货值排序分别为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印度、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加拿大等144个国家/地区;年从出口国家/地区来看,按照货值排序分别为美国、欧盟、中国、日本、中国香港、印度、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44个国家/地区。

从近年来出口情况来看,前六大出口商品基本上保持稳定,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印度、中国香港长期居输往国家地区前六位,特别输往美国、欧盟居前两位长期保持不变,而出口保税区由于冠捷集团出口策略的变化,在出口国别/地区的比例近年来有所提高。

同时,我辖区出口国别/地区长期保持在接近150个,涉及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全球五大洲,出口覆盖面较广。

输往国家/地区美国欧盟保税区日本印度中国香港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其他万美元 171565 125329 73352 36023 15206 11694 7957 6850 6770 6212 5516 44927年出口国家/地区输往国家地区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印度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加拿大其他万美元 133202 122968 36826 26208 12365 8685 8425 8130 6813 5495 45594年出口国家/地区输往国家地区美国欧盟中国日本中国香港印度澳大利亚新加坡其他万美元 157364 124626 24621 22076 9729 6638 5865 5598 47443年出口国家/地区4、出口主导地位突出一是出口占我局的比重大。

以年为例,我局辖区出口机电产品45.9亿美元,占我局辖区出口总金额的89.8%,前两大产品信息设备、视听设备分别占我局辖区出口总金额的71%、17.7%,其次出口占全省的比重大,出口大宗机电产品种类基本上与全省相吻合。

以年为例,我局辖区出口机电产品占全省出口产品的比重达28%,占全省出口机电产品的比重高达72.8%,前四大产品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机、电池产品出口货值分别为362702.6095万美元、90444.4040万美元、3205.1916万美元、2040.8171万美元,分别占全省的99.30%、87.25%、5.95%、13.32%,基本上与我省前四大产品相吻合。

5.出口产品质量较稳定近5年来,我局辖区出口机电产品出口批次逐年快速递增,出口产品质量一次检验不合格率基本上控制在较低水平,从年起出口产品质量一次检验不合格率逐年大幅下降,显示出出口机电产品质量总体朝好的方向发展。

检验情况年度出口批次一次检验不合格批次一次检验不合格率年 26297 20 0.08%年 25612 34 0.14%年 32437 34 0.07%年 28348 11 0.04%年 34824 2 0.01%6.企业的认证率较高。

出口机电企业整体认证水平较高,绝大部分企业均通过了 9001认证,相当部分企业还通过了 14001\ a 18001等国际认证,输美、欧相关产品均通过了c / 认证。

认证种类 ccc认证国际安全认证(c / / cc等)体系认证 9001 体系认证 14001 体系认证 a 18001企业数 7 12 15 8 4比重 38.9% 66.7% 83.3% 44.4% 22.2%7.企业信用等级高已实施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13家出口机电企业,信用等级均为a级,信用等级a级的企业数量占所有出口机电企业的比例高达72.2%,显示出辖区出口机电企业具备较高的信用等级,在遵纪守法、如实、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等各方面达到了优秀等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产业规模两级分化严重除了1家属于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企业(捷联电子),1 家(冠捷电子)属于年销售额4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2家(泰明电机、璋南电池)属于年销售额4000万元以上的中型企业,其余14家均属于销售额40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且年出口货值均低于100万美元。

辖区机电企业呈现严重两级分化的现象,即大型特大型企业出口金额遥遥领先且一枝独秀(均属于冠捷集团),中型企业数量寥寥无几,多数企业属于出口金额较低的小型企业。

产业规模两级分化严重的特点,导致整体外贸出口形势取决严重依赖于冠捷集团, - 年冠捷集团出口信息设备及视听设备的比重在我局辖区出口机电产品中的比重均高达99%以上,多年来冠捷集团一枝独秀、占机电产品比重居高不下的现实,对当地乃至全省外贸出口的形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年的数据为例,冠捷集团当年出口货值占福建局辖区所有出口产品货值的27.7%,其接近30%的年增长率,使我局进出口货值首次突破50亿美元大关,福建局辖区进出口也超过了亿美元;但同时一旦出口受影响,对全省出口的影响就将是举足轻重,例如今年第一季度冠捷集团出口同比跌幅超过50%,受此影响福建局辖区出口同比跌幅即达23.6%。

2.产业结构存在三大隐患出口机电产品存在三个结构性隐患,一是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档次不高,多数属于贴牌出口,出口产品品种结构安全性差,主要表现在:一是配套产品种类多,整机产品种类少。

如发电机、柴油机、电线电缆、可视门铃(室内机)、蓄电池等;二是粗加工产品、作为原料性产品多,如电线电缆、蓄电池外壳等。

三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多。

由于部分出口产品加工技术和工艺较简单,自主知识产权率低,或者产品产业普及率较高,造成目前出口产品品种结构安全性差,抵御各种冲击能力弱,企业出口效益不高。

二是生产与贸易不平衡,集群优势未显现。

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冠捷集团一枝独秀,未能形成机电产业自身集群。

由于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规模经济效益差;专业化协作程度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社会配置效率,产生了低水平的过度竞争,造成交易费用的增加。

三是产品种类覆盖面较窄。

从机电产品类别来看,按照检验检疫商品品目类别,我局辖区现有出口类别仅有11种(按照年第一季度统计,目前出口类别为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池、电机、电光源及灯具、电线电缆、通用机械、电气装置、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金属制品、动力设备),仅占所有机电产品类别31种的35%,显示我家辖区出口机电产品覆盖面较窄,容易受产品种类贸易因素而影响外贸出口形势。

3.自主品牌意识浓厚,但仍处于起步阶段18家机电企业拥有9个自主品牌,如冠捷a c\ \ 等,永强力加的龙腾、力加,泰明的明辉,冠威的,宇信电子的 d ,璋南电池的 a , 自主品牌意识浓厚,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即使是冠捷集团的a c品牌经营多年,已成长为中国驰名商标,在近几年其内销产市场占有率得到飞速发展,但其占出口的比重一直不高,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在产品质量、产品影响力与品牌价值上都有较大的差距,国际影响力较弱。

因缺乏品牌和专有技术,或虽有品牌但国际知名度不高,出口产品多是外国牌子或外贸商标,总体上还是处于贴牌生产赚取加工费的低级阶段,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产业链低端。

而通过加工贸易实际所赚取的仅是不多的加工费,尽管出口规模巨大,但是出口的效益却并不高。

4.一类企业比例偏低年福建局辖区出口值1000万美元以上的机电企业共计45家,我局辖区占4家,但我局一类企业仅有2家且均为冠捷集团,与全省31家一类企业相比,比例偏低。

相对于辖区其他质量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轻纺企业,一类机电企业的比例也是相对较低,我局辖区一类机电企业仅2家,比例仅为11.1%,而鞋类产品一类以上企业高达12家,一类企业比例为 26.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