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死谏,武死战_750字

文死谏,武死战_750字

文死谏,武死战_750字
最近看《百家讲坛之大明嘉靖往事》,听到主讲人说,杨最因为给嘉靖皇帝上书,批评嘉靖,被嘉靖皇帝杀害了。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文死谏,武死战”这个词。

这可能是古代大臣最忠心、最壮烈的死法了。

但是,想要“文死谏,武死战”也不是太容易。

“文死谏,武死战”需要碰到一个糊涂的不能再糊涂的君主。

这似乎是个废话,不过也有意外,比如海瑞,就能幸免于难。

海瑞脾气耿直,清正廉洁。

尤其在昏庸无能的嘉靖当朝时,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很少。

而海瑞就是其中之一。

他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抬棺骂嘉靖”,想想吧,坐在办公室里,写下一封将嘉靖骂的一无是处的奏章,然后放上一口棺材,坦然地等被杀害后用这口棺材下葬。

嘉靖看了以后一定起得七窍生烟,立即将海瑞处斩。

但偏偏没有,嘉靖在看奏章后,竟然只是将海瑞关到监狱里,关一年后又放了出来。

好像只是给他一个教训而已,并不是要动真格。

不过想想这也比较好理解,嘉靖皇帝生性多疑,他一定奇怪海瑞为何如此大胆,决定好好观察海瑞,并不杀他。

虽然海瑞没死,但是后来他一直遭到大臣们的抨击,说他“吹毛求疵”,仕途坎坷。

但别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比如商朝的比干,战国的
屈原。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叔,他忠心耿耿,但却被商纣王残忍杀害。

屈原,一腔热血,欲报效国家,最后却落了个投河自尽的下场。

多么的壮烈。

而岳飞,他是一员武将。

他想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可是,他却不能。

他苦练武艺,临行前,岳母刺下“精忠报国”四字,勉励岳飞,上战场后,岳飞奋勇杀敌,屡立奇功,金军绝望地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就是这样一位名将,他铮铮铁骨可以杀退敌人,但却难杀退身边的小人。

他为大宋出生入死,换来的却是秦桧的诬告。

他被迫下狱,死在小人的手中。

这难道不是一场悲剧吗?
再比如北宋杨业,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号称“杨无敌”。

但就是这样的一位热血男儿,却因奸臣嫉妒,不发援兵,攻打辽国失利。

被俘后,绝食三日,含恨而终。

这难道不可悲吗?
“文死谏武死战”对于文臣武将来说,是一种渴望的报国方式,但是,事情未必如愿,若死于战死于谏也就罢了,死于身边的小人或是别的,是不是也是一种悲哀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