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检验专业调研报告.

船舶检验专业调研报告.

船舶检验专业调研报告一、船舶检验专业调研指导思想为使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缩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从了解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及时跟踪人才市场需求及岗位要求的变化,来研究分析高职院校船舶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现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调研的主要内容有:1.辽宁省内船舶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2.船舶企业中有关船舶检验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对学生核心技能的具体要求、所需的知识结构等;3.调研、了解开始船检专业所需要教师的能力、实践条件的配置、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校企合作的水平和程度等。

主要采用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及电话访谈等等方式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现状、船舶检验专业岗位的人才结构及需求情况;企业对高职学生的总体评价;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等。

调研计划表见表1.表1 调研企业与院校计划表二、船舶检验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1、船舶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1)全球船舶行业现状分析——目前世界造船业处于周期底部缓升期,长期来看,仍然是未来的主力。

2008年11月11日,象征国际航运市场景气度的BDI指数(波罗的海指数)跌破1000点的整数关口收于818点,该指数2008年五月份曾达到历史的最高点11793点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干散货市场形成了恐慌性杀跌行情打击,导致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跌幅高达90%多,标志着航运行业拐点的到来。

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通过航运和金融等领域向上游造船业渗透,新船价格下跌;全球新船成交量下滑;新船手持订单出现下降……这些数据表明这场声势浩大的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造船产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并分别在韩国、中国和欧洲的造船业中显现出来。

船舶行业作为经济环节的一部分,其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下图是1949-2008年世界船厂成交新船订单情况,可以看出,船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高点、低点,船市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也说明造船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

图1 1949-2008年世界船厂成交新船订单情况船舶行业周期与世界贸易周期的关联度很大,行业增长周期与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密切相关。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造船产量自1990年至1997年的七年高速增长迅速转为“萧条”。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船舶产业同样迅速结束了六年的繁荣期,船舶订单率等指标逐渐下滑。

国际贸易的急速降温导致海运行业的萧条,从而导致新船订单的减少。

船舶行业的周期性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船舶行业的兴旺是伴随全球宏观经济的繁荣而发生的,船舶行业的低迷也是伴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发生而到来的。

从2003年开始,受世界经济增长及国际海运贸易需求旺盛的影响,国际船舶市场开始进入新一轮兴旺时期。

世界新船完工量、新船成交量和手持订单量这三大造船指标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2007年,国际船舶市场新船成交量达到2.45亿吨,是世界船舶市场发展史上首次突破2亿吨大关的年份。

2008年9月份以前的6年时间里,世界造船业处于一轮上升繁荣阶段,2008年9月以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造船业进入了低迷期,目前世界造船业处于周期底部。

复苏有待时日,船舶行业在未来两年内难以走出低迷的困境,行业寒冬同时也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

下游产业航运业的复苏需要等待全球经济发展前景明朗,国际贸易量回升;航运业的复苏传导到船舶制造业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是长期来看,国际贸易中海运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仍然是未来的主力。

而通过调研,66%的受访人员表示我国造船行业开始复苏,有22%的人表示仍在低谷而在谈及未来造船行业的发展趋势时有半数以上的是持乐观肯定的态度。

(2)辽宁省船舶行业状况分析行业内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导:辽宁省船舶企业资产总计占全国资产总量的20.94%,单个企业的资产较大,企业数量排名靠后,但是从产成品数量上来看,尽管辽宁省船企的产成品数量较少,销售收入却仅次于江苏省,占全国12.74%的份额,利润总额占到全国10.85%的份额。

辽宁省的船舶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其次是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国有企业数量较少。

图2 辽宁省船舶行业所有制分布情况(3)辽宁省船舶行业发展趋势战略性发展:船舶工业是辽宁省传统支柱产业,也是辽宁省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开发开放战略、打造现代产业聚集区的重要内容。

为加速船用阀门等船舶工业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辽宁省将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作为全省第十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的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尽管现在处于行业寒冬,但是可以期待未来辽宁省船舶工业的大发展。

环渤海造船基地龙头发展迅速:辽宁省作为环渤海造船基地的龙头,成为中国造船业与国际造船强国竞争的主力军之一,是实现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重要基地。

产业集群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

辽宁现船舶工业企业主要分布于大连、葫芦岛、盘锦、营口等地。

随着辽宁省船舶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水平进一步提高,现有大连环大连湾、大连旅顺、大连长兴岛、葫芦岛、辽河入海口(盘锦、营口)五大造船集聚区和10个专业化船舶配套园区。

近年来,由中船重工集团、中远集团、韩国STX集团、新加坡万邦集团等世界知名企业投资建设的大型造修船及海洋工程项目纷纷落户辽宁省。

骨干企业的造船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升,船舶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名牌产品。

目前,环渤海区域的大连、葫芦岛、辽河入海口三大造修船基地实现了错位竞争、均衡发展,沿海六市船舶工业发展方兴未艾,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已形成了集造船、修船、海洋工程、配套为一体的强势发展的船舶产业集群。

政策支持由大转强:辽宁省发布船舶工业“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造船能力达到200万载重吨,造船产量达到1500万载重吨,产值1200亿元,工业增加值279亿元,销售收入1100亿元,出口创汇70亿美元,各项指标年均增速在17%以上。

发展的重点产品是船舶产品、船舶配套设备,发展的重点区域是大连、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和丹东。

发展将由追求规模速度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依靠主要要素投入向注重科技创新转变,努力促进辽宁省船舶工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4)调研内容标准通过对表1所列行业企业调查结果分析,得到在企业与船舶检验有关的主要有:船舶设计、放样下料、零件机加工、大小组立装配、船台搭载、船舶下水、船舶试航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岗位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见表2。

近期,船舶招聘市场较为冷清,主要是受世界经济环境影响,船市处于低谷期,各企业手持订单均有限。

但是招聘市场上实际操作技能过硬的船检技术人才仍炙手可热,薪酬也随着看涨。

从调查情况看,高职毕业生刚就业年薪一般在2万左右,工作一年后普通船舶技术人才年薪一般在2-4万之间,高级技术人才薪酬优势明显,年薪在5-10万元之间。

随着船舶行业的发展与世界经济局势的好转,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未来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尤其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企业一般要求船舶检验技术从业人员具备中专以上学历,企业注重有名有实,名符其实,重在学生的实操技能。

2、船舶检验技术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调查发现,船舶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主要有:大专、本科及以上,如表2所示,其中中专毕业占10-20%、高职职毕业占50-60%、本科以上毕业生占的比例较少。

中专毕业的人员主要从事各种船舶生产检验设备的操作,高职毕业的人员除操作器械外,也可从事质检和生产管理等,本科以上毕业的人员主要从事工艺设计、生产设计、详细设计相关的工作等。

职称结构主要有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其中工程师占有的比例超过30%,年龄结构主要分布在20-45岁,20-35岁占有的比例过半。

船舶行业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国企、民营等船舶企业。

3、船舶检验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据调查,在企业适应于高职船舶检验技术毕业生的有关工作有:放样下料、零件机加工、大小组立装配、船台搭载、船舶下水、船舶试航方面等,其中主要岗位有船体质检员、舾装质检员、涂装质检员和焊接质检员等。

随着船舶行业的发展与世界经济局势的好转,船舶检验技术专业未来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尤其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企业一般要求船舶检验技术从业人员具备中专以上学历,企业注重有名有实,名符其实,重在学生的实操技能。

学生是否能够适任就业岗位,取决于是否掌握相应的岗位能力,当然,单一的职业岗位一般都是需要对应多种岗位能力的支撑,形成如图1所示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主要职业岗位与对应岗位能力结构图.图1 职业岗位与岗位能力关系图除以上职业能力外,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表2 企业调研结果汇总64、船舶检验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船舶检验专业在社会上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有: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或三级证书、船体装配工(中级)、船体放样号料工(中级)、电焊工中级证书、CAD中级证书、英语应用能力A级证书。

其中,电焊工中级证书和CAD中级证书的认可度较高,对学生就业、晋升、待遇都有一定帮助。

职业证书与职业岗位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3。

表3 职业证书与职业岗位对应关系本次专业调研,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完成:走访企业,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或电话交流,同时,发放问卷调查。

企业调查人员结构主要是:人事部门经理、生产研发部门技术人员、现场生产操作人员。

调研过程注重实际情况,重点关注:企业急缺岗位及用人需求、岗位要求及待遇、企业用人要求、近年人员流失情况等。

调研范围以大连船舶企业为主,企业不多,但均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涉及船舶制造、船舶设计、船舶修理企业,企业也涵括了国企、民营企业等不同性质。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世界造船业处于周期底部缓升期,长期来看,仍然是未来的主力。

企业用人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技术人员优势更为明显。

调研中,各企业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表现比较满意,相对于本科生或中专生,高职生更加务实工作、能吃苦、学习能力较强,适合生产一线操作及技术服务工作。

部分学生企业不欢迎,主要表现学生技能及素质方面欠缺。

目前主要存在部分技术性较强,但工作环境较为艰苦的紧缺岗位,如焊接、装配岗位。

大部分企业对于学生专业技能证书有要求,可作为学生今后提薪、晋升的依据,但普遍认为当前职业技能考证的含金量没达到企业要求,即取得相应证书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不能符合企业岗位需要。

三、高职船舶检验技术专业的调研结论1、企业对高职船舶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分析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总结出企业对船舶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如下:(1)毕业生需要具备的知识:机械加工知识、船舶建造工艺相关知识、船舶检验相关知识、船体结构相关知识、船舶设计相关知识以及船舶英语等相关专业知识;(2)毕业生需要具备的能力:除软件操作能力、检测和测绘设备操作能力、质量检测及控制能力、焊接能力、船体设计与简单计算能力等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应具备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