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盈余管理研究分析案例

盈余管理研究分析案例


夏新电子发展历程(续)2003年
1998年 1997年
•4 月 24 日 中 国证监会批 准公开发行 股票 •5 月 23 日 工 商注册,领 取企业法人 营业执照。 •6月4日首发 新股(股本 总 额 1.1 亿 股) •12 月 8 日 内 部职工股上 市流通 •8 月 24 日 同 时送股和转 增股本(股 本 总 额 1.87 亿股)
夏新的过往销售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百万) 同比增长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主营业务收入(百万) 同比增长 2001 988 -1% 2002 4,487 354% 2003 6,817 52% 2004 5,055 -26% 200% 100% 0% -100% 600% 500% 400% 300%
毛利率
营业利润率
夏新电子于2002年实现扭亏为盈,且利润率达到近期最高点
2003年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调,毛利率较2002年下降3.36% 2004年继续受市场影响,手机行业竞争加剧,移动通讯产品的毛利下降10.45%,导 致公司总体毛利率下降近16%,营业利润下跌至0%
269,717
10,807 8,664 8,753 0.20 0.20 6.14% 6.19%
505,454
1,564 1,585 -328 0.04 - 0.01 1.20% - 0.25%
•夏新电子2004年产品主要以移动通讯终端为主,特别是手机产品是其利润的主要来 源,其效益也与手机市场的情况,密切相关。 •2003-2004年的趋势:收入降低,利润下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由正转负
夏新管理者如是说——
• 夏新一位中层人士称:‚应该说我们是‘追利族’, 哪里有高利润,我们就往哪里钻,幸运的是,我们 每次都能成功。‛ • 公司决策人士也曾在媒体回应道:任何企业都应该 做产业的投机者,因为每个产业都有兴衰,企业只 有把握住产业机会,才能创造财富和价值,因此是 否能抓住投机的机会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厦门证券有限公司
夏新电子的发展历程
厦新电子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租赁有限公司
1997年
厦新电子
2003年
更 名
中国电子国际贸易公司
公开募股 厦门电子器材公司 厦门电子仪器厂 成都广播电视设备(集团) 公司
有限公司
夏新电子是经厦门市人民政府、厦门市经济体制改 革委员会批准,在对厦新电子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 ‚夏新电子有限公司‛)进行部分改组的基础上, 由厦新电子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租赁有限公司、中 国电子国际贸易公司、厦门电子器材公司、厦门电 子仪器厂、成都广播电视设备(集团)公司等六个 股东共同作为发起人,以向社会公众募股方式设立 的。
与机构投资者联合炒作公 司股票,配合庄家建仓或 出货 向市场传递绩优信息,改 善公司形象
债务契约
通过盈余管理 避免出现亏损
企业为了利用债务方式筹 集必要的经营资金,必须 与债权人签订协议,通常 要把某些指标限定在一定 范围内,如:流动比率, 净资产收益率等
实现MBO动机
管理层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管 理层收购,通常也会有很强 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在收 购前尽量降低企业价值,在 收购完成后尽量提升企业的 价值。
盈余管理的初步判定
应计利润的变动, 是衡量一个单位
2003年 金额 净利润(万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 产生的现金流(万 元) 应计利润 61,425 61,537 8,664 8,753 2004年 上半年 变动比率 -85.9% -85.9% 金额 1,564 -328 2004年 变动比率 -97.5% -100.5%
1999年
2002年
•7月1日配股 (股本总额 1.99亿股) •9月8日同时 送股和公积 金转增股本 (股本总额 3.582 亿 股 )
•4 月 19 日 由 于连续两年 亏损,被特 别 处 理 , “ST厦新”
•4月21日撤 销特别处理 •6月3日送股 (股本总额 4.2984亿股) •7月25日更 名为“夏新 电子股份有 限公司”
管理”。
• 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
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
的选择是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和)企业市场价值达到 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动机
筹资动机
上市动机 配股动机 为了达到IPO和配股的条 件,而进行盈余管理
避税动机 在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 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企业 管理者就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 机以达到避税的目的。
夏新电子的特点
• 产业投机者。夏新97年上市时自称主业是生产录像 机的,还研发出世界首台光盘录像机。98年转型生 产影碟机捞了第一桶金,又因影碟机迅速衰落导致 业绩亏损戴上ST帽子;99年2亿配股资金多数砸向 无绳电话机、家庭影院,这一次夏新没把业务做起 来。最后还是在2002年靠手机暴富两年,而今又 濒临亏损绝境。为了再一次崛起,“夏新电子”既 推3G手机,又搞3C融合,还投资1.75亿与南汽合 作生产汽车车身,谁也不知道“夏新电子”现在的 主业与未来的主业是干什么的。
说明:
98,826
-7,825 -7,825 -9,142 - 0.22 - 0.25 -18.99 -17.34
448,670
65,422 56,582 57,226 1.58 1.60 57.49% 58.14%
681,714
80,746 61,425 61,537 1.43 1.56 41.98% 42.06%
夏新电子在2003-2004年度期间存在有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
案例的最终确定
研究选题 通过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
案例对象
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600057,现‚象屿股份 ‛) 夏新电子2003-2004年度期间的盈余管 理方法
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夏新电子的背景介绍
夏新电子基本情况
法定名称
所属行业
股票简称 招股日期 发行方式 发行价格 主承销商
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
夏新电子 1997-05-05 全额预缴、比例配售、余款转存 4.43 (元)
成立日期
股票代码 上市日期 发行数量 发行市盈率 上市推荐人
1997-05-23
600057 1997-06-04 4000.00(万股) 14.00 (倍) 大连证券有限责 任公司、君安证 券有限公司
第一阶段价表现
“夏 新 电 子 ‛ 的每一次股 价变动都与 其业绩波动 密切相关
连续两年亏损 沦为‚ST厦新‛ 实现1.02元 每股收益 2002年实现 1.69元每股收 益,实施10送2 2003年 实现 1.429元 每股收 益,
夏新电子的特点
• 上市七年业绩三次大变脸。 1997年“夏新电子”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998年每股净利 润高达1.02元。1999年每股收益迅速下降至 0.11元,随着2000年和2001年两年连续亏损, 夏 新戴 上 “ST” 帽 子。2002年每 股收 益高 达 1.69 元 , 02-03 年 共 赚 取 净 利 润 11 亿 元 。 2004年,它又不行了,第三季度亏损4163万 元、每股亏损0.10元。
案例研究 ——盈余管理专题
西南财经大学


第一部分 盈余管理案例的选择
第二部分 夏新电子的背景介绍
第三部分 夏新电子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 盈余管理的监管应对
第一部分
盈余管理案例的选择
第一部分
盈余管理的概念
• 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Katherine.Schipper)认 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的控制 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
盈余管理程度的
一个重要指标
50,097 11,328
56,300
64,964
-212.4% 473.5%
66,034
67,598
-231.8 496.7%
注:应计利润=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夏新电子由200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由盈利逐渐变为亏损 夏新电子2004年中期及2004年全年的应计利润指标与2003年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结论
夏新电子自1997年上市以来,在资本市场 上动作不断,股本总额从最初的1.1亿股, 迅速扩张至4.3亿股,增长近3倍
夏新电子主业的三个阶段

影碟机

录像机
产业投机者
——三次主业 的转变伴随三
次利润的变脸
• 夏 新 97 年 上 市时自称主 业是生产录 像机的,还 研发出世界 首台光盘录 像机
• 在 2002 年 靠手机暴 • 98 年 转 型 生 产 富两年; 影碟机捞了第 • 而今又濒 一桶金,又因 临亏损绝 影碟机迅速衰 境 , 2004 落导致业绩亏 年第三季 损 戴 上 ST 帽 子 ; 度 亏 损 • 99年2亿配股资 4163 万 元 、 金多数砸向无 每股亏损 绳电话机、家 0.10元。 庭影院,这一 次夏新没把业 务做起来。
三年的收入不断增加,2002年和2003年增长迅速.2003年达到最高峰 夏新电子的产品主要以移动通讯中端为主,特别是手机产品是其利润 的主要来源,其效益也与手机市场的情况,密切相关。
平均利润率变动情况
夏新电子利润率变动情况
50% 40% 30% 25% 20% 10% 0% -10% -20% 2001 -8% 2002 2003 18% 15% 18% 12% 4% 2004半年 0% 2004 38% 34%
英文名称 注册地址 办公地址 主营业务
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厦门厦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moi Electronics Co. LTD 福建省厦门市体育路45号 福建省厦门市体育路45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