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家乡-孝感

我的家乡-孝感

我的家乡——孝感名称由来湖北省孝感市,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

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既为名“孝昌”。

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始。

城市荣誉中国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孝文化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省级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空军15军司令部所在地国家红色革命文化城市2011年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地级城市历史沿革孝感历史源远流长。

今孝感市境内各县市区,夏商时代为古荆州之地;周为楚、郧、轸等诸侯国割据地,且轸国、郧国均建都于此;秦属南郡;汉以后属荆州江夏郡;南北朝以后属安陆郡;唐属安州;宋以后属德安府;清分属德安府、汉阳府;民国时期,分属湖北省第三、四、五行政督察区。

孝感作为地市级的建制行政区,设置于1949年5月。

当时,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设立孝感专区,在礼山县(今大悟县)河口镇成立了中共湖北省孝感地方委员会(简称孝感地委)、湖北省孝感行政区专员公署(简称孝感专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省孝感军分区。

7月,地委、专署和军分区机关迁入孝感县城。

文化大革命期间,孝感专区改称孝感地区。

1993年6月,撤销孝感地区,成立地级孝感市。

从设置孝感专区到现在,其辖区经历了8次变更:1951年6月以前,孝感专署辖孝感、礼山、应山、安陆、云梦、应城、黄陂、黄安(今红安)、随县(今随州市)等9县。

6月以后,原属沔阳专署管辖的汉川、汉阳两县划归孝感专署,同时设立应城矿区人民政府(县级),此时,专署所辖县级政府12个。

1952年1月,大冶专署撤销,原属大冶管辖的咸宁、武昌、蒲圻、嘉鱼、崇阳、通山、通城等江南7县划归孝感专署管辖。

6月,随县划归襄阳专署。

9月,黄安划归黄冈专署,同时改礼山县为大悟县。

1953年5月,撤销应城矿区政府,以后直到1959年11月孝感专署撤销,所属诸县并入武汉市时为止,孝感专署一直管辖江南、江北共16县。

在归属武汉市管辖期间,曾于1960年8月将安陆与云梦、咸宁与蒲圻、武昌与嘉鱼、崇阳与通城合并为安陆、咸宁、武昌、崇阳等4县,原16县并为12县。

1961年5月,地市分治,复设孝感专署,武汉市将上述12县归还孝感。

12月,专署将所辖12县仍按并入武汉市以前的16县恢复原建制。

1965年7月,将撤销大冶专署时划归孝感的江南7县划出,交新设置的咸宁专署管辖,孝感专署管辖原江北9县。

1966年8月,孝感专员公署改名为东风专员公署。

1968年1月,成立东风地区革命委员会,1969年3月东风地区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孝感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5年12月,汉阳县划属武汉市。

1978年10月,撤销地区革命委员会,建立湖北省孝感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8月,撤销孝感县,设置县级孝感市,同时将黄陂县划归武汉市。

1986年6月,撤销应城县,设置应城市。

1987年9月,撤销安陆县,设置安陆市。

1988年10月,撤销应山县,设置广水市。

1993年6月撤销孝感地区,设立地级孝感市,同时撤销原县级孝感市,设立县级孝南区和孝昌县。

撤地建市以后,新设立的地级孝感市实行以市带县的行政管理体制,直辖孝南区,管辖孝昌、大悟、云梦、汉川等4个县,代管广水、安陆、应城等3个县级市。

1997年3月,撤销汉川县,设置汉川市。

2000年8月,广水市划归新成立的地级随州市代管。

此后,孝感市辖区直至今。

编辑本段地理环境城市区位地处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是武汉“1+8”城市圈中距离武汉最近的中等城市【距武汉市中心城区(武汉广场)1小时车程】。

京广、汉渝、武荆、汉丹4条铁路,京珠、汉十、沪蓉3条高速公路,107、316两条国道贯穿全境。

石武高铁、汉孝城际铁路、孝汉大道三期、硚孝高速公路等路网工程竣工开通后,孝感与武汉全方位对接的大交通格局,将使孝感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城市环境孝感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强化“发展为先、产业第一、企业家至上”的理念,完善政府服务企业“直通车”制度,致力为投资孝感的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

基本实现“审批项目最少、办事环节最简、申报资料最省、办理时限最短、收费标准最低”的目标。

先后被评为“中部地区最佳投资城市”和“粤商最佳投资城市”。

中部崛起的产业高地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1000家,孝感高新区光电信息、孝南生活用纸、汉川马口制线、应城精细化工、云梦塑料包装、安陆食品医药、孝昌机械电子、大悟硅材料等20个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紧邻武汉天河机场的孝感临空经济区正在加紧规划建设。

航空产业、高新产业、现代贸易、先进制造等产业功能区,将把临空经济区打造成为孝感未来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目前,总投资40亿的申通中国现代物流产业园以在临空经济区成功奠基。

孝感高新区也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定名为孝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产业转移的密集承接平台武汉光谷·孝感产业园、深圳产业园,上海产业园,华工科技孝感产业园、三江航天产业园等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互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011年6月23日,湖北深圳高新产业园在孝感经济开发区正式奠基,9月3日,孝感温州工业园隆重奠基,9月17日,湖北上海(孝感)工业园入园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东方滨江大酒店举行。

全市共引进外资企业近400家,累计吸引外商投资12亿美元。

日本矢崎、松下、美国派克、法国雷诺、德国西门子等多家世界500强以及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南方集团、黄鹤楼科技、华工科技集团、上海微创集团、深圳海王集团等一批央企、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入驻。

沿海地区企业在孝感呈现扎堆发展、聚集发展、裂变发展的强劲态势。

“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省级战略”孝感正在抢抓“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坚持以大开放为先导,以试验创新为着力点,以建设武汉工业协作配套、农副产品供应、商品物流集散、旅游休闲度假、科技成果转化、人力资源培训六大基地。

孝感市生产总值自2008年起进百亿级增长阶段,2011年达958亿元,即将跨入“千亿俱乐部”,同时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加速闵集天河航空城建设,东城区建设,孝南新城区建设,云梦城区东扩和孝感城区对接等,优化主城区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建设鄂东北大城市和“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将达到75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以上。

可以预料,孝感在未来将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历史文化孝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境内有门板湾、夏家寨、禹王城、楚王城等古遗址460多处,古墓葬200多处,古建筑40多处,古塞堡180多处,还有许多古景观。

出土的古文物中,国家一级品100余件,二、三级品1000余件。

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代竹简,1000多枚,近4万字,内容涉及从战国晚期到秦始皇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史学界称之“具有划时代意义”。

研究云梦秦简的中、英、韩、日文字著述达400余种。

云梦县周田村出土的东汉陶楼,是一件陪葬冥器,仿死者生前“重楼高阁”式居室制作而成,也是一件精巧的古代建筑模型工艺品,为研究古代建筑学、社会学和民俗学提供了实物资料,被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

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新石器时代的门板湾遗址,距今5000多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物考古重大发现之一,是研究长江流域城市建设和房屋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孝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

大革命时期,这里是北伐军的前进基地;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鄂豫皖和湘鄂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贺龙、徐向前指挥红军在此进行过龙王集、双桥镇等著名战斗,取得辉煌战绩。

抗日战争时期,陶铸在应城汤池举办培训班,培育了大批抗日骨干;李先念在安陆彭家祠堂宣布建立新四军第五师;孝感成为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新四军五师长时期的领导指挥中心。

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在大悟宣化店同美蒋代表谈判,揭露了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王树声率领中原主力部队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

孝感人民配合刘邓大军南下,积极支前,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中,孝感籍将军50名,其中大悟县37名,居全国将军县第七位。

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

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始。

今天的孝感,大力弘扬古孝子的孝德遗风,大打孝文化品牌,于1996年、2002年连续开展了两届“十大孝子”评选活动,涌现出了“全国敬老好儿女”周玉兰等一批新时期孝子,树立了社会新风,促进了和谐孝感建设。

风俗习惯主要是记载县内传统节日的一些风俗习惯。

有些节日的时间和习俗不尽相同。

现在,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大部被同化或淡忘,只有少部仍沿袭至今,为保留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完整性,此篇仍将全面地向读者展现县内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习惯。

春节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俗称“大年”,是最为隆重的节日,俗语称“叫花子也有三天年”。

春节期间,各种俗礼、禁忌得以充分展现。

新年初一大清早,男女老少皆着新衣,首先给本户族长者拜年;然后,同辈间依年龄长幼次序相互串门恭贺。

初二,各地则有所不同,原从黄陂、红安划过来的新城、彭店、夏店、刘集、四姑、河口、吕王等地,要前往母亲娘家(外祖家)拜年;而从罗山、孝感划过来的丰店、宣化、二郎等地,则为忌日,亲朋间不许拜年。

初三,已婚男子均要前往妻子娘家拜年,称之为“走丈人”、“拜丈人”。

由此可知,县内民俗尊卑之序为:一尊为父,二尊为母,三尊为妻,在这三天内,如果不遵世俗,便会被人非议。

此后,则为朋友间相互拜贺的时间,便没有什么礼俗约束了。

这一风俗,至今变化不大。

元宵节为农历正月十五日,亦称“上元节”、“月半”,是一年中最大的欢庆娱乐节日。

元宵节期间,各地都有灯会的娱乐习俗。

灯会的形式各异:有的玩龙灯、舞狮子称之为玩“散灯”;有的划彩莲船、赶竹马、捉蚌精、耍蝴蝶、挑花篮、踩高跷等。

一般都是正月十三日晚上起灯,元霄节晚上收灯,其热闹程度胜过春节,故有“月半大似年”之说。

元宵节一过,便称为“年过月尽”,意味着新春佳节结束,各自又该忙生产、忙工作去了。

二月花朝为农历二月十二日(有的地方为十五日),传说是百花的生日。

这天,姑娘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结伴出外游玩;已婚妇女也穿戴一新,或走亲访友,或进寺庙朝拜观音、求子祈福。

游玩后,都要在路边采摘一把青菜带回家中,谓之”采青”,其意思是指一年中有新的长进、预兆吉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