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对经济的一些影响(ppt 42页)

税收对经济的一些影响(ppt 42页)


(4)实际上,拉弗曲线更为重要的意义 在于说明,“任何单一生产要素的课税 率发生变动,将影响其市场活动参与能 力。这进而会依次影响经济产出和税收 基础。”
2、拉弗椭圆
tL Q
P --
a b
R -- --
-
S
IR L2 IR L1
tK
图 中 的 各 个 椭 圆 代 表 政 府 财 政 收 入 的 等 收 入 线 ( Iso R even ue L ine, IR L ), 从 外 向 内 表 示 政 府收 入 的 不 断扩 大 ,如 从 IRL1 到 IRL2 表 示政 府 收 入 增 加 。 横 轴 表 示 对 资 本 收 入 课 税 的 税 率 ( tK ), 纵 轴 表 示 对 劳 动 收 入 课 税 的 税 率 ( tL)。
(1)在税率低于t0时,政府提高税率会 起到增加税收收入的效果,而在税率已 经降超低过税收t0时收,入继的续效提果高。税所率以,,只t0会时起的到税 率为政府所可选择的最佳税率,因其可 以使政府的税收收入规模达到最大 (入R达M到AX最)大。化换的言最之佳,税能率够只使有政一府个税,收应收 该成为政府税收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四,在RS区间,资本税率进入了禁区, 保持劳动税率不变,提高资本税率必然 造成政府收入下降;而保持资本税率不 变,提高劳动税率则会使政府收入上升。 如若保持政府收入水平不变,两个税率 必须(在如PQ区间那样)按相同方向调 整才行。
以上分析说明了政府税收政策协调的一 般原则,主要是尽量避免政府的税收行 为进入它的禁区。
T
i1
wi (1 r )i 1

I

T i1
Ci (1 r )i 1

B (1 r )T
如果资本市场不完善,如果一消费者在年龄 K
时继承遗产,那么附加的约束为:
J i 1
(1
wi r)i
1

J i 1 (1
Ci r)i 1
对所有
J<K
J i1
W1/2(t2Q)P EsEd Es Ed
例:1.根据从量税的超额税负担计算公式填表
税 收 产量Q0 价格P0 供给弹性 T
需求弹性


10




10



10
20

无限大

10
20
无限大


20
15


超额税负担
二、消费者预算约束中的税收等价关系
1. 基 本 跨 时 模 型 假 设 个 人 确 信 预 期 生 命 期 为 T 年 ,在 年 龄 为 i 时 的 工 资 收 入 为 w i,消 费 为 C i。他 在 出 生 时 获 得 现 值 为 I 的 遗 产 , 死 后 留 下 的 遗 产 为 B, 则 有 :
(2)从t0到100%的税率调整区间均属 于政府的税收禁区,在此区间政府只有 采取降低税率的办法,即实行减税政策, 才能有助于经济社会的税基扩大,才能 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
(3)除了在t0时的最大税收收入外,政 府任何规模的税收收入(如R)都可以通 过两种税率取得,一个是高税率(th), 一个是低税率(tl)。那么,为了取得特 定规模的税收收入,政府最好是采取较 低的税率。因为,相比之下,低税率对 经济活动的扭曲作用相对较小。
Y wL I (5-1)
个 人 的 选 择 可 用 几 何 方 法 表 示 。 图 5-1 中 的 P 是 税 前 均 衡 点 。 劳 动 时 数 的 选 择 因人 而 异,随 工资 w、其 他 收入 I 和 U 代 表的 偏 好 而 变 化。
wL+I
净 收 入
(wL + I)(1 -t)
1 tW
1 r (1 t i ) 1 r
t 推 导 : ① 对 财 富 A j 征 收 比 例 税 W , 税 后 财 富 余 额 为
A j( 1 - t w)
( a)
② 对 利 息 征 收 比 例 税 tI后 财 富 余 额 的 现 值 为
A j (1 r ) A j r ti ( b ) 1 r
-1
税率变动
税收收入变动
税率提高 税率下降 税率提高 税率下降 税率提高、下降
税收收入增加 税收收入减少 税收收入减少 税收收入增加 税收收入不变
(二)税收、经济产出和财政 收入的关系
1. 拉弗曲线
t 100%
th
t0
tl
0%
R
RMAX
R
注:t 为税率,R 为政府财政收入
图 5- 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对政府税收政策的制 定与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税收理论中,税基弹性概念非常重要,如果把国民收入抽象为税 基,把政府税收政策的调整抽象为税率调整,那么通过测定税基弹 性就能够大致地了解税收政策调整对国民收入,对政府财政收入的 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税基弹性为负值条件下税率变动与政 府税收收入变动的关系
税基弹性
EB t
-1
EB t
-1
EB t
(1

t)

1
1
t
,两




案对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等价。如果对工资和继承的遗产征
收 比 例 税 t, 对 预 算 约 束 的 效 应 是 :
T [ 1
(1
wi r)i1

I ]( 1

t)

T
1
(1

Ci r)i

1

(1
B r)T
对 消 费 和 死 后 留 下 的 遗 产 征 收 比 例 税 t′ , 对 预 算 约 束 的




T 1
wi (1 r ) i 1

T I [
1
Ci (1 r ) i 1

B (1 r ) T
]( 1 t )
比较两式,从对消费者预算约束效应相同的角度, 易得:
(1

t)

1
1
t
由 此 , 征 收 1/3 的 工 资 税 等 价 于 征 收 50% 的 消 费
(三)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个 人 的 净 收 入 为 Y, 这 里 闲 暇 被 定 义 为 L0-L, L 是 工 作 时 数 , L0 是 总 可 得 时 数 。假 定 函 数 U( Y ,L 0- L )拟 凹( 即 无 差 异 曲 线 凸 向 原 点 ), 连续可导,对 Y 严格递增,对 L 严格递减。在没有税收的情况下,个 人预算约束为:
至 SST。于是,税后汽油市场的供求
均衡点在 E1,表示税后汽油产量从
A
Q 下降到 QT,而消费者支付的价格
为 Pd,生产者获得的价格为 PS。图
Pd
上可知,此时 Pd=MB,而 Ps=MC,
P
P=MB=MC 这一最大化条件被破坏。 Ps
在点 E,消费者剩余为 APE,
生产者剩余为 BPE(生产者利润),
0
y L L


u1
u1 ( L

L
)

u 2

L
0
(
2 u 1

u
2 )
L


u1 L u1
通过整理,得:
B
但是在 E1 点,消费者剩余下降为
APdE1 ,生产者剩余下降为 BPsK,
O
相比之下,二者合计减少了 PsPdE1EK。
SST SS
E1
E K
DD
QT Q
产量
图 4-1 税收的超额税负担
税收的超额负担
P
A SSt
Pd
E1
SS
P
E
Ps
K
DD
B
O
Q
Qt Q
根据图示,可以计算出从量税 的超额税负担,公式为
P
收入效应
P″ P′
替代对工作时数的影响
税率为 t的比例所得税使预算约束变为 :
Y ( wL I )( 1 t t ) L M (5 -2 )
这里代表税后工资率,M 代表税后其他收入。所得税效应可分两 步考虑。首先考虑税收导致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它使预算约束线下 降 。 根 据 传 统 的 假 设 , 闲 暇 属 正 常 品 (L /M 0) , 因 而 预 算 线 下 降 使 劳 动供给增加。闲暇价格的下降,可能使人减少劳动供给,多消费闲暇, 这两种效应分别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我们考虑效用函数:
U (Y , L ) u 1 (Y ) u 2 ( L 0 L ) ( 5-3)
代 入 预 算 约 束 ( 5-2) , 个 人 使 下 列 等 式 最 大 化 :
x ( L ) u 1( L M ) u 2 ( L 0 L )
一阶条件是:
x u1(Y ) u 2 0 (5-4)
不同税率组合变动对政府收入 变动的关系
第一,在PS区间,两个税率均在正常区 间变动,其特点是固定其中一个税率而 提高另一个税率,就可以提高政府的财 政收入。例如,在a点提高资本税率,或 在b点提高劳动税率,都可以使政府财政 收入从IRL1上升到IRL2。
第二,在PQ区间,劳动税率进入了它的 禁区,保持资本税率不变时提高劳动税 率上下提降提就高到高会资I造劳本R成动税L1税政率。府率则不收就仍过入会然,的使可保下政以持降府提劳收,高动入如政税从在府率II收不RR入变LL22,。
A j1 (1 r)[ A j (w j C j ) I j ] j 1,T 1 AT 1 (1 r)[ AT (wT CT ) IT ] 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