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资本对俄罗斯投资现状及其启示

国际资本对俄罗斯投资现状及其启示

国际资本对俄罗斯投资现状及其启示李建民当前,俄罗斯经济进入了投资和创新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国内经营环境和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外资普遍看好俄罗斯,2006年外资流人进一步加快。

研究国际资本对俄投资状况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对推动中国企业开展对俄投资将不无益处。

一国际资本对俄罗斯投资概况(一)俄法律对外国投资及其形式的界定按照俄罗斯现行法律规定,所有外国投资者(包括俄罗斯法人设在国外的分支机构)在俄罗斯境内以营利为目的、以企业和其他客体为对象所注入的包括物质资产和智力资产在内的所有资产均被视为外国投资。

俄罗斯吸引外资的形式主要有外国直接投资、外国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三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界定,国际直接投资或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lnvestment ,简称FDI)是指取得或拥有国外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

按照《俄罗斯联邦外国投资法》的界定,外国直接投资包括以下三种形式:(1)外商投入的资本份额不少于企业总资本额10%的投资;(2)外商注入到在俄罗斯境内注册建立的外国法人基金分支机构的资本;(3)属于独联体对外经济活动商品名录第16章和第17章规定范围的、外国投资者作为金融租赁出租方在俄罗斯境内出租的、海关价值不低于100万卢布的设备。

外国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是证券投资,其资本形态主要有企业股票、债券、期票等。

属于其他投资的有:由俄罗斯政府担保的外国国家或政府贷款;国际或地区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贷款;外国商业银行贷款;俄罗斯公司和其国外的供货人吸引的用于外国贷款的保险基金和担保基金的付费;进出口贷款;俄罗斯有关组织向外国公司的借款等。

(二)外资的进入规模、构成、来源及流向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资料,截至2006年9月底,俄累计吸引外资已达1 300 亿美元,同比增长34. 8%,其中2006年1—9月吸引外资353亿美元,同比增长31. 7%。

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会议报告,2005年,俄罗斯已进入全球对外资最有吸引力前20个国家行列,位居第15位。

在外资构成中,其他投资(国际金融组织的有偿贷款、贸易贷款)所占比重方48. 8%,外国直接投资为49. 3%,外国间接投资为1. 9%。

2006年1〜9月俄罗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达102. 68亿美元,同比增长43. 6%。

以该指标衡量,俄罗斯已成为独联体国家的领头羊。

从属地性质看,进入俄罗斯的外资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主。

2006年1-9月,主要的投资国排序为:英国、荷兰、塞浦路斯、法国、德国、印度、卢森堡、瑞士和美国。

这些国家的投资占累计外资总额的82. 3%,其中直接投资占累计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84. 3%。

须要说明的是,在进入俄罗斯的外资中有相当多一部分属于出逃资本的回流。

据权威专家估计,回流资本占进入俄罗斯外资的一半,其中70%以上为直接投资。

近年来,伴随外资加快进人俄罗斯,出逃资本回流不断加速。

有专家明确指出,在计算外国对俄投资时首先应从总额里减去1 / 3。

外国资本对俄投资有明确的地域和产业分布。

从地区流向看,外资进入呈高度集中特点。

2005年,俄12个联邦主体集中了88. 8%的外国投资。

其中莫斯科市约占所进入外资的一半,为47%,鄂木斯克州为9.6%、萨哈林州为9.15%、秋明州为6. 4%、莫斯科州为5. 1%、圣彼得堡市为2. 7%、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为2%、萨马拉州为1. 7%、车里雅宾斯克州为1. 6%、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为1. 2%、萨哈共和国为1. 2%、阿尔汉格尔斯克州为1. 2%。

2006年上半年,外资进入的主要地区为中央联邦区(占外资总额的50.9%)、远东联邦区(18 . 3%)和西北联邦区(11 . 4%)。

从产业流向看,外资一般都集中在相互毗邻地区及第二、三产业,具体为采掘业、面向出口和满足最终消费需求的部门,如零售贸易、公共饮食、汽车组装、家电生产、建材工业、家用化工、家具制造业等。

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及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作用,外资行业分布首选已从采掘业逐步转向加工制造业。

2006年上半年,外资进入最多的行业排序为:加/ 5212业(32 %)、采掘业(21 . 9%)、批发零售业、交通工具维修等(21 . 1%)。

二俄罗斯政府吸引外资的宏观政策导向根据俄罗斯政府制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为实现经济现代化目标,在未来20年,至少需要2万亿-2 . 5万亿美元的国内及国外投资,同时需要引进大批的外国先进设备,对现有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更新改造。

从总体上看,俄罗斯仍然属于资本短缺型国家,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积极利用外资以加速资本形成。

为此,俄政府把利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巨大金融资源作为重要的政策选择,并把从根本上改善经营环境和投资环境作为21世纪头10年要解决的关键性的任务,从政策上给予引导。

(一)完善和加强立法,为投资者创造符合国际标准的投资法律环境和条件在普京第一任期内,俄完成了《税收法典》、《国家土地法典》(非农业用地可以自由买卖)、《劳动法典》、《海关法典》、《中央银行法》等基础性法律的修订和制定工作。

通过了《投资活动法》、修改和补充了《地下资源法》、《产品分割协议》、《股份公司法》,通过了有关反对官僚主义的一揽子文件。

近年内又修改了《农用土地流通法》、《俄罗斯联邦仲裁法庭法》、《法人国家登记法》、《对不动产和不动产交易权利国家登记法》、《不动产抵押法》、《银行和银行活动法》、《有价证券市场法》、《股份公司法》、《自然人在俄罗斯银行存款保险法》、《土地和地段级别转换法》、《经济特区法》、《租让协议法》。

2006年相继通过以下法律:《在俄罗斯进行对俄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商业组织直接投资秩序法》、《公路付费法》、《组织市场和交易所贸易法》、《对不动产形成、投资和进行国家清点核算法》、《自然垄断法》、《森林法典》等。

2001年6月9日,俄颁布了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议示范文本,2002年4月11日,俄罗斯政府又对该示范文本进行补充和修改。

其目的在于,使俄对外资提供的制度不应高于俄将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所承担的义务。

2004〜2005年,俄罗斯与澳大利亚、冰岛、立陶宛、新西兰和叙利亚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双边协议已经生效。

2005—2006年间,俄批准了与亚美尼亚、也门、朝鲜、老挝、蒙古的双边协议,并准备批准与叙利亚、斯洛文尼亚、波兰、塔吉克斯坦、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厄瓜多尔、埃塞俄比亚的协议。

与安哥拉、巴林、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罗马尼亚、沙特阿拉伯、新加坡、阿塞拜疆、布隆迪、委内瑞拉、约旦、伊朗、马来西亚、摩洛哥等国相继进行了双边谈判。

2005年,俄与中国、克罗地亚结束了双边谈判,2006年11月,中俄签署了相互保护投资协议。

(二)积极推进改革,加快“入世”谈判进程俄罗斯认为,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等有影响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为外国投资创造良好条件和提高俄罗斯经济开放度的重要标志。

为此俄提出了“人世”时间表。

为实现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达成基本协议目标,俄特别加强了税收、金融和海关改革。

在税收改革方面,《税收法典》中新的利润税、增值税、销售税、财产税和统一社会税均开始实行;在一次性取消各种优惠、完全取消周转税的情况下,利润税和所得税税率大大下调;简化和降低了小企业税负,税收改革的正面效应开始显现。

在银行改革方面,2004年俄银行开始实行国际经济核算制度,以期提高银行的资本化水平和外国投资者对俄银行的信任度,提高俄罗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资信程度。

2006年7月1日,卢布提前实现了全面可自由兑换,成为外资加快进入的助推器。

海关体系的现代化对于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俄罗斯经济的开放度和全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内,俄下调了用于冶金业、食品工业和医用工业技术设备进口关税税率,进一步下调了用于固定资产现代化所必需的技术设备进口关税税率及俄国内缺乏的生产制成品所必需的原料的进口关税税率。

以上以简化手续、加强激励、减少税收以及对外国投资者加大开放程度为基本内容的管制改革促进了外资进入和出逃资本回流。

2006年,俄已基本完成与146个“人世”双边工作组的谈判。

11月19日,俄美签署了结束“人世”双边谈判协议书,从而扫除了“人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

俄政府预期,“人世”后将会迎来外资进入的新时期。

(三)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带动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通常内部投资是检测政府政策正确与否的指示器,而政府投资则可起到引导民间和外资进入的风向标作用。

近年来,俄罗斯政府实施了一整套投资主导型的税收制度创新,改变税务检查程序,为经营主体创造更文明的经营条件。

为引导外逃资本回流,俄简化了流出资金的登记程序。

为加大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力度,通过预算拨款建立投资基金和实施联邦专项纲要,提高政府投资在GDP中的比重,使对联邦专项纲要项目支出保持比GDF更快的速度增长。

预计未来3年,投资在GDP中的比重将从2006年的16. 6%上升至2009年的18. 5%, 2007-2009 年固定资本投资增幅将保持在10. 4%、8. 8%和11. 1%,资本净流人会进一步上升。

三外资流入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作用从俄罗斯吸引外资现状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不同时期,外资进入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有所不同。

(一)外国直接投资对弥补国内投资需求的作用通过对俄罗斯吸引外资情况的实证分析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夕卜资并没有成为其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其根本原因是,进入俄罗斯的外资数量太少,难以形成推动力。

据估计,要实现普京总统提出的GDP十年内翻一番的计划,所需要的投资将不少于1. 1万亿美元,其中外国直接投资不少于 1 700亿美元。

近年来,俄罗斯固定资本投资保持了积极的态势,但外国直接投资在固定资本投资中的比重最高没有超过7%(1997年一一1. 2%,1998年一一2. 5%,1999 年——3. 5%,2000年——1. 5%,2001 年——2. 3%,2002年——3. 6%,2003 年一口4. 1%,2004 年——6. 1%,2005 年——6. 5%)①;在GDF中的比重不足1. 5%;外资在俄罗斯国内长期投资总量中的比重最高没有超过15%,如果考虑到内资回流在流入外国直接投资中还占有相当大比重,外资所占比重应该更低。

相对于俄罗斯经济对投资的巨大需求,这种吸引外资和利用外资的水平,对弥补国内投资缺口所起的作用还十分有限。

(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作用一般而言,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的是长期直接投资,从流人外资的形态结构看,1996年之前,外国对俄直接投资占有较大比重,之后流人外资总量增长更多的是靠其他投资的进人,其比重为50%〜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