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介绍ppt课件
《婚誓》 1957年电影《芦笙恋歌》主题曲 《多情的巴乌 》《竹林深处》 《山寨情歌》《侗乡之夜》《瑶族舞曲》 《月夜》《竹楼情歌》《放马山歌》 《美丽的金孔雀》《军港之夜》 《梦回景颇山《勐养江畔》 《古歌》
图片
葫芦丝的音域
主音管音阶排列(以全按下主音管一至七个音孔吹奏 作“so1嗦5为例”)从下到上依次为“mi咪 [3]”.“sol嗦[5]”.“la拉[6]”.“si西[7]”.“do多[1]”, “re瑞[2]”,“mi咪[3]”,“fa发[4]”,“sol梭[5]”, “la拉[6]”. 副主音管无按音孔,在葫芦主音管左右两侧,在葫芦 丝吹奏时,如将副音管底端软塞取出,装有簧片的副 管音就与主管音一同响起,但副管音只能发一个音. 只 能发出与主管的共鸣的和音。通常左面附管发“3”音, 右边附管不发音(或发低音6音)。 现常用的葫芦丝有C调,小D调,降B调,F调,G调等 几种
简介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 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滇西傣族地区,在 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中也较为流行。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 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近年 来受到广大中小学生,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 喜爱。
传统葫芦丝属簧管类乐器,其结构由一个葫 芦和两根(或三根)竹管组成,葫芦上端为吹嘴,下 端与葫芦连接的三根竹管为音管,其中,中间一 根较粗较长的竹管为主音管,主音管正面有六个 音孔(按音孔),背面上端有一个音孔为第七按音 孔,下端有一个泛音孔(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主 音管顶端装有金属簧片,插入葫芦,其尾端装有软 塞子
指法
葫芦丝调的划分
1.超高音:小B调、小降B调、小A调、小G调 2.高 音:小F调、小E调、小降E调、小D调 3.次高音:小降D调、小C调(初学者首选)、 B调 4.中 音:降B调(初学者首选)、A调(初学 者 次选) 5.次中音:降A调、G调 6.低 音:降G调、大F调 7.超低音:大E调、大D调、大C调 除常用调之外,其余调均属特制演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