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控制
摘要:随着当今电气自动化设备变得更为人性化,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随
着自动化控制设备的集成度的增大,设备的种类也产生很多种,其实电气自动化
设备本身可靠性与外界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在一个较大的电气自动化设备中,假
设其中的可靠性位C,当整个设备进行系统性测试的时候,所有电器件的可靠性
稳定运行时,才会使得整个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能有一个本质上的
提升,下面就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判断方法和在测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进
行进更深一步的探讨,探讨相应可靠性提高的办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稳定性;控制
引言
现在我们国家属于发展新里程,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一点点普及,电气自
动化控制将会高效提高生产。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中,如果控制设备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系统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还会产生各类安全隐患,影响企业效益
和发展。
因此,电气自动化控制要有利的改进创新。
1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性和价值
1.1维持系统高效运行
电气自动化在生产中的使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如果系统可靠性不足,故障率高,会导致企业生产秩序受到影响,最终影响生产效率。
显然,随着升电
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核心目的是让自动化控制设备平稳运行,降低故障
发生的概率,进而满足企业生产中高效率的需求,这是企业提高产能的关键。
1.2稳定性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利用合理的定期检修电气自动化设备,并且要及时反馈
和改进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设备在稳定运行中更加优化。
合理的定期检查,主要是利用程序之中对于检修时间的编制,通过预警通知工作人员来维修设备,针对电气自动化安全性做好定期的检修。
1.3保证生产安全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断提升,各领域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尤其是很多生产领域的电气化系统的规模很大,结构很复杂。
这就意味着电气自
动化系统的安全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无论是设备运行安全,还是用电安全,都
与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企业固定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提高设备可靠性,有助于让
系统按照设计标准稳定运行,尤其是设备中的安全管理模块能够保持有效状态,
进而保证生产安全。
2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影响的外部因素
2.1气候因素
运行环境体现在温度、湿度、海拔高度,会使设备出现故障,给系统的稳定
运行带来较大的危险。
环境温度超过正常使用条件时,设备停机保护或报警提示,严重时设备会损坏。
并且从目前的统计来看,电气设备在什么环境中运行的都有,因此环境因素对设备影响要多考虑一些,防止不必要的问题出现。
2.2机操作管理因素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投入使用之后,规范化的操作是发挥其功能的关键,
同时也是维持其稳定运行状态的关键。
但是,部分厂家的设备操作管理人员专业
素养参差不齐,没有按照规范方式对设备进行操作,同时也缺乏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导致设备处于不正常运行状态。
另外,任何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在投入使用之
后,都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和保养,一方面对各类故障隐患进行排查,避免故障的
发生,或是在故障出现后第一时间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另一方面,需要对
设备相关部委进行保养,如针对部分机械部位添加润滑油,清除杂质灰尘等,以
及对易损件进行更换。
但是,工作人员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使用,没有维护理念,导致设备长期处于不良的运行中,运行稳定性受到极大影响。
2.3电磁干扰因素
电气自动化设备中,电磁干扰是避免不了的,在生活生产中,很难被发现,
而它产生的干扰对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的危害及其严重。
在设备实际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周围都会存在不同种类的电磁干扰,电磁干扰的存在需要电气自动化设备
增大输出来提高功率,这样将导致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招到更大的电磁干扰
影响,在这样的条件下,使得设备严重受影响,将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措施
3.1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对于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的深化有深刻的推动作用,还能提
升设备系统的网络化程度,促进配电系统的科学有效发展。
配电技术的电气自动
化可以使电力系统配电更加智能,并朝着电气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有助于电气自
动化系统配电活动的安全运行和可靠运行。
在需求不断变大的前提下,只有提电
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才能保证群众生活的稳定和安定。
3.2科学系统的方法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设计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产生,科学化的区分。
第一步应该从整体上来对系统
进行设计,使得自动化控制设备来具备相应的产品性能好人指标,然后再将这些
性能和指标分配在每一个子模块实现,落实在每一个零件的指标上,再通过零件
的选择对每一个子模块进行设备来达到子模块应有的指标。
就可以使得每一个子
模块,在进行新组合的时候能达到整题融合。
这是电气自动化产品应该达到的指标。
3.3制定最合理的电网运行调度计划
在实际的电网运行中,存在因不考虑电力需求等客观因素而导致电力分配信
息不合理的问题,轻则影响电力运行效益,重则造成电力不平衡。
电气自动化技
术在电力调节的使用,能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整合和数据的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实
施策略改进,真正做到电力调度优质使用分配。
这样可以明显节省电力调度的时间,在全面了解和掌握电网的运行情况下优化电力调度的科学性.通信技术与计算
机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采集变电所信息的智能化,有利于电
厂长远目标的实现,能使变电结构更加科学,运行趋于合理。
3.4做好设备维护保养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实际运行使用操作中,有些易老化故障的零件要按时
检查适当的进行更新。
因此,系统的管理人员需要建立科学的巡查机制和零部件
更换标准,时刻关注易损件及零件的状态,做到及时更换,避免相应故障的发生。
同时,要建立定期维护保养得规范,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清洁。
例如,通
过对设备散热系统的检查,及时清除散热通道的杂质灰尘,避免散热不良;定期
检查轴承系统,及时补充润滑油等。
长期有限科学的清洁保养维护,有助于让整
个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保持良好状态,降低故障发生的机会,会很好的提高设备
可靠性。
结束语
所以电气自动化设备系统稳定性控制,直接影响到的是自动化设备系统的安
全性、可靠性得重要前提与保障,也是电气自动化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不断创新,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稳定性控制的更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电气自动设备稳定使
用与运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有效地避开设备故障,有利于提高我国电
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水平,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信息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毕东磊.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测试分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18,30(06):22-24.
[2]石碧波.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自动化应
用,2018(12):144-145.
[3]孟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15-16.
[4]王博,董志.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认识与分析[J].科技视界,2018(35):28-29.
[5]王国柱.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提高[J].冶金与材料,2018,38(06):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