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草行业审计整改报告

烟草行业审计整改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烟草行业审计整改报告
篇一:烟草行业内部财务审计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烟草行业内部财务审计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笔者对目前我国烟草行业内部财务审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烟草行业内部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烟草行业内部财务审计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烟草行业内部财务审计在经济全球化、行业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府的干预措施等因素的影响下,烟草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烟草企业必须加强对内部财务的审计和管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提高烟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促进烟草企业的发展。

就现阶段我国烟草行业内部财务审计状况来看,虽然很多烟草企业建立了内部财务审计制度,但是审计制度过于形式化,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运用。

如何提高烟草行业内部财务审计质量,促进烟草行业的发展,成为当今
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烟草行业内部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合理问题
预算编制的内容过于粗略。

烟草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内容过于简单、分配不合理,提交的预算方案较为混乱,预算编制未细分化至具体的预算部分或者项目上。

预算编制的范围不合理。

预算编制范围不全面,导致烟草企业财务预算产生偏差。

烟草企业没有对预算编制实行公开透明的措施,导致企业员工对预算编制的质疑。

企业上报的财务预算与实际不符,导致烟草企业财务数据出现偏差,影响烟草企业发展。

预算编制与项目执行不一致。

有些企业篇二:烟草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
烟草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
字体:【大中小】作者:湘西自治州烟草公司龙建平更新日期:20XX-8-20烟草在线专稿烟草公司自八十年代初组建
以来已走过了20(:烟草行业审计整改报告)多个春秋,在这短短的20多年里烟草公司的内部审计几经分分合合,拆拆并并,是乎是可有可无。

到目前从机构上看可说是上无爹娘,下无子孙,游离于虚无缥缈之中。

内部审计工作已严重滞后于经营管理,本文就烟草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谈点个人的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目前的现状
1、机构设置不规范。

目前烟草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设
置可分为
三种类型,一是与财务科合署办公;二是与纪检监察联合办案;三
是自成一家独立设立审计科。

机构设置的不规范必然导致内审工作
的不规范。

我们知道内部审计只有独立于其它职能部门才能独立、
客观、公正的发挥其监督、评价职能。

与财务科合署办公靠执行者
来监督执行者理论上是很难自圆其说的,现实中也是自相矛盾的;与纪检监察联合办案则更有点牵强附会,其工作职能的不同,其监督对象的不一,其查处程序的有异,两者是很难协同作战的(除非是个别专案);而虽然独立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是惶惶不可终日,过来每一次的烟草行业机构改革内审机构都是首当其冲的,从频繁拆并的经历,到观察国家局和大部分省一级公司以及县公司均没独立设立内审机构的现实,不得不让内审人员们“身在曹营心在汉”,对内部审计的前途不得不产生渺茫感,很难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来统盘思考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只能得过且过。

诚然我们常以“有为才有位”自勉,但“没位”又何来“有为”?!
2、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烟草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多是
从财务会计岗位轮换下来的老、弱、病、残人员,抑或是安排一些不好安排的闲杂人员。

单从财务会计这门学科知识更新的突飞猛进、专业技能的日新月异,就目前我们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是难以全面履行其“监督”职能。

精通电算会计的可说是寥寥无几,熟悉现行财经、税收、信贷政策的更可说是凤毛麟角了,以其昏昏又何能使人昭昭?从配备的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结构来看应付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还较为勉强,要把内部审计的触角拓宽到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评价”上恐怕是一厢情愿意了,仅凭财务专业知识,和对各项经济指标的增增减减来分析和评价一个企业的经济远
行状况是难以服众的,其权威性必然会受到挑战。

3、审计范围狭小。

由于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单一,素质的普遍偏低,必然导致内部审计范围狭小。

常常局限于事后的财务收支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满足于完成每年上级公司下达的3-4个必审项目,而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防护、建设职能基本没有涉足,有的内部审计项目是想审也无法审。

比如对基建、维修项目的审计,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工程结构、工程预算,更要懂得投资法规、内审基础,而现实中我们对此类人才的渴求只能是一种奢望。

当然有的企业对此项目的审计也列在了审计范围之内,但客观的说,对不具备专业知识的的项目审计肯定是瞎折腾,既徒劳无益,又增加了审计风险。

对同级的日常财务收支审计
也是踟蹰不前,上级虽有要求,但领导没有指示,哪个人又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呢?
4、审计方法不统一,审计流程不规范。

到目前为止烟草公司系统的内部审计还没有一套权威的,规范的从下发“审计通知”、进行“审计承诺”、实施“审计项目”、撰写“审计底稿”、到“征求审计意见”、产生“审计报告”和“审计档案”归档的流程规范,和审计底稿表格的规范,以及对企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参数,各个内部审计部门仅凭个人的理解和经验自行其是,搞得五花八门,离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相去甚远。

5、审计报告权威性不足。

内部审计部门产生的审计报告所做出的审计结论和审计处罚决定,被审单位拒不执行,内部审计部门也只能望洋兴叹,莫奈其何。

既不能强行划帐,又不能对其采取组织措施或经济处罚,从现行的制度上也找不出一条关于“若不执行审计结论和决定”就“怎么查处”的措施。

所谓的跟踪审计也只能流于形式,成了应景之物。

企业领导的“先审后离”更是纸上谈兵。

审与不审,结论好或结论差,该调的同样调,该升的同样升。

久而久之内审人员又岂能不学乖?内部审计报告似乎是可有可无,只是一个完成内部审计项目的符号和程序。

二、今后对策
1、领导重视内部审计是关键。

内部审计是在企业形成
了一定的规模后,企业最高领导者或领导层无法做到事必躬亲,需要授权给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协助他对各管理层进行监督的一种管理手段,是加强企业管理内部管理,强化企业内部牵制,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必然途径。

不是可有可无,形同虚设的附庸物,是企业大生产化后的必然结果。

只有我们企业的主要领导提高了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才有可能定其岗、明其责、授其权。

规定审计结果直接对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内部审计工作才会有地位,正常开展内审工作才会有保障。

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是保证。

20XX年5月施行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已明确规定:“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立内部审计机构
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审计委员会,配备总审计师”。

而现实中至今国家局和大多数省公司均没有设立独立的内
部审计机构。

个别分公司虽然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会因孤掌难鸣,成不了气候而形同虚设。

特别是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后,分公司一级的管理幅度已经加大,再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对所属配送站点的牵制和监督,必然会造成一些管理真空。

到时再奢谈什么“一要规范、二要改革、三要创新”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从上到下建立健全烟草公司系统内部审计机构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