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 (1)(一)编制目的 (1)(二)适用范围 (1)二、编制依据 (1)三、工程概况 (1)四、总体施工安排 (2)(一)人员配置 (2)(二)机械设备配置 (3)(三)总体施工方案 (4)(四)工期安排 (4)五、施工方法 (5)(一)测量放线 (5)(二)沥青砼路面破除、洗刨 (5)(三)管线沟槽及承台基坑回填 (5)(四)破除的砼板块植筋、浇筑砼 (6)(五)砼板块病害处理 (6)(六)清缝、灌缝 (10)(七)喷洒粘油层 (10)(八)沥青砼面层施工 (11)六、施工注意事项及施工指标 (11)七、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2)(一)安全生产 (12)(二)现场安全生产具体要求 (13)(三)质量保证措施 (16)八、文明施工措施 (17)xxxx白加黑施工方案一、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一)编制目的为规范xxxx路面工程施工方法及作业程序,确保道路路面工程施工质量及进度,特制定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xxxxxxxxxxxxxxxxⅠ标段水阳江路以南xxxx 道路路面施工。
二、编制依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xxxxxxxxxxxxxxxx、高铁路工程施工图设计》(1标·xxxx-xxx 立交第一册道路工程)《白加黑施工技术要求》(设计院发文)三、工程概况xxxx-xxx立交为xxxxxxx与合肥xxxxxxxx、高铁路工程第一标段,xxxx桩号范围K0+000-K1+156.062,xxxx地面线长1.16km,主桥长0.94km;xxx地面道路长1.62km包括下穿地道0.57km;xxxx至xxx立交共计7条(A、B、C、D、E、F、G)高架匝道。
我标段xxxx施工里程为水阳江路至黟县路,施工里程为K0+000~K1+156.062。
xxx以北道路在原有道路基础上两侧进行加宽,xxx以南段基本保持现场不变。
xxxx为近年刚刚改造,当时改造采用“白加黑”改造处理方案。
经试验检测,现状道路一下砼板块弯沉满足设计要求,可直接利用砼板块或原有沥青砼的中、下面层,对xxxx采用白加黑处理方案。
四、总体施工安排(一)人员配置1、主要施工管理人员配备因周边机关单位及居民众多,为减少对周边机关单位及居民生活影响,确保安全、优质、快速的完成该工程,项目部专门选派了一批工作能力强且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现场施工。
xxxx路面工程施工由一工区副经理xxx任现场施工负责人,同时配备有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技术员、试验员、材料员、领工员。
现场施工在项目部各部门的统一指导下进行,项目经理、总工严格把关。
主要施工管理人员配置情况见表3-1。
表3-1 主要施工管理人员配备一览表2、劳力配置xxxx路面工程由一支实力雄厚、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班组负责施工,班组配备作业人员主要配备以下各工种:机械司机、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电工、测量工、普工等。
劳动力安排见下表3-2。
表3-2 劳动力配置表(二)机械设备配置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见表3-3。
表3-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表3-4 主要测量及实验设备配置表(三)总体施工方案1、因管线施工破除的沟槽采用级配碎石回填至设计路面结构底基层顶面,浇筑20cm厚15砼,再浇筑与原砼板块相同厚度的C35砼,并采用植筋的方法与现状砼板块连接;2、因管线施工破除需更换的砼板块边缘须切平,并在面板横向位置增设传力杆;3、对于原有利用的砼板块进行检查,对于存在病害的砼板块进行处理;4、砼板块恢复及维修完成后,对砼板块之间纵、横接缝填充灌缝处理,灌缝材料采用环氧树脂;5、原有沥青砼面层较完整的,只将上面层进行洗刨;6、摊铺沥青面层。
(四)工期安排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所有路面工程施工须于7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五、施工方法(一)测量放线组织施工技术人员、测量人员现场放线,确定砼板块利用的位置及范围。
(二)沥青砼路面破除、洗刨放线完成后,根据砼板块利用的范围,安排破碎机进行沥青砼路面破除。
路面破除时应安排专人进行指导及监督,以避免伤及沥青面层下的砼板块。
对较完整的沥青砼面层采用路面铣刨机将上面层进行洗刨。
(三)管线沟槽及承台基坑回填1、沟槽及承台基坑清理对于未回填或者回填材料、压实度等达不到规范及设计要求的沟槽及承台基坑进行清理。
保证沟槽底及基坑底无垃圾、积水,且沟槽底压实度及地基承载力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2、沟槽及承台基坑回填对于底标高低于设计路面结构底基层顶标高的沟槽及基坑进行回填,所有沟槽均回填至与设计路面结构底基层顶齐平。
沟槽及基坑回填材料采用厂拌级配碎石,按照设计要求逐层回填,保证每层级配碎石压实后厚度不大于20cm;回填料压实采用液压振动打夯机,夯实过程中不得漏夯,夯实后回填料压实度大于等于97%。
(四)破除的砼板块植筋、浇筑砼1、砼板块切平将因管线施工破除的砼板块边缘切除平整,切除采用切割机执行,切割前应放线,保证切除后需填补的砼板块宽度一致。
2、砼板块植筋重新更换的砼面板横向位置需增设传力杆(连续更换的面板在最外端布设),增设传力杆方法如下:①在板厚1/2处钻孔,钻孔直径27~29mm中心距30cm,其误差不应超过3mm,传力杆系直径为25mm,长度为50cm,嵌入相邻保留板内深25cm。
②传力杆采用树脂锚固剂或环氧浆牢固,铺设水泥砼面板前,光滑传力杆的伸出端应涂少许润滑油。
③传力杆安装倾斜或失效,应予以更新。
3、浇筑砼植筋完成后进行砼浇筑,采用商品砼,砼强度等级为C35。
砼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必须保证砼振捣密实,不得漏振。
浇筑完成后需进行收面处理,保证浇筑后砼表面平整。
(五)砼板块病害处理1、裂缝A.对于表面小于3mm的纵、横向轻微裂缝,且未出现10mm 以上错台或严重剥落,可采用扩缝灌浆方式:(1)顺着裂缝扩宽成1.5~2.0cm的沟槽,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确定,最大深度不得超过2/3板厚。
(2)清除混凝土碎屑,吹净灰尘后,填入粒径0.3~0.6cm的清洁石屑。
(3)在沟槽内灌入裂缝修补材料。
裂缝修补材料可采用经过改性的环氧树脂材料或经乳化反应过的环氧树脂乳液,其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裂缝修补材料主要技术要求B.对表面裂缝为轻微纵横向的表面裂缝且具有10mm以上错台或严重剥落、中等以上的纵横向裂缝、破碎板的处理:(1)破碎、清除面板,在破碎过程中不得伤及相邻面板及拉杆,若损伤必须加固处理。
(2)当面板破除后,须对基层进行处理:当基层完整且基层顶面回弹模量大于100Mpa时,仅需整平基层;当基层松散须对基层进行处理,应全深度挖除基层,对于连续路段(长度大于10米),基层可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对于局部路段,基层可采用C15水泥混凝土。
重新铺设的基层高度应与旧路基层顶面高程相同。
(3)当相邻拉杆在破碎面板过程中损坏或少设以及未按设计规格布设,应补设拉杆,设置拉杆方法如下:①对损坏的拉杆要修复,可在原拉杆位置附近,在板厚1/2处钻孔,钻孔直径为18~20mm,中心距70cm,拉杆采用Φ14螺纹钢筋,长70cm,35cm嵌入相邻车道的板内。
②拉杆采用树脂锚固剂或环氧浆牢固。
③拉杆若安装倾斜或松动失效,应予以更新。
(4)在更换面板横向位置增设横向传力杆(连续更换的面板在最外端布设),增设传力杆方法如下:①在板厚1/2处钻孔,钻孔直径27~29mm中心距30cm,其误差不应超过3mm,传力杆系直径为25mm,长度为50cm,嵌入相邻保留板内深25cm。
②传力杆采用树脂锚固剂或环氧浆牢固,铺设水泥砼面板前,光滑传力杆的伸出端应涂少许润滑油。
③传力杆安装倾斜或失效,应予以更新。
2、错台错台≤1cm的可不予处理;错台>1cm的板块,可以将错台高出的一侧的板块边缘30~50cm范围内,按斜度削平至下沉板边缘平齐,用人工凿平较为方便。
3、传荷能力差的接缝对于相邻两板弯沉差≥0.06mm的接缝,在接缝两边各50cm进行全深度切割,清除切割的旧板,目测基层,老基层板体性差,则下挖至板体性好的层面,用C15贫混凝土修复基层,然后浇筑表层混凝土(采用C35水泥砼)与原有道面平齐。
4、角隅断裂、接缝碎裂导致角隅断裂、接缝碎裂的原因绝大部分由于局部基层不够稳定、软弱,有的还出现坑洞,少数是因为板厚度不够。
处理办法:围绕裂缝按一定长和宽用切割机切割成矩形,破碎清除碎块,目测基层,若基层板体性差,则下挖基层,直至板体性好的层面。
然后如脱空板方法一样,浇筑新混凝土,与原有道面平齐。
5、断板对于有贯穿全板的纵、横、斜向裂缝的板块,也按脱空板的方式处理。
即破碎旧板→清运走碎块→清扫基层→处理基层→浇表层混凝土新板→养生→开放临时交通。
6、脱空综合以下四种方法判断脱空板块:(1)下雨之后唧泥的板块一律视为脱空板块;(2)测定全线板块的弯沉值,实测弯沉值大于20的板块界定为板下脱空。
(3)人站在板边接缝处,当重型车辆驶过时,能感觉到两板之间相对垂直位移;(4)当重车行过,人站在板边能听到空洞声。
脱空板处理方法:将旧板破碎、运走,清扫基层;用15#贫混凝土修复松散基层(如有松软的素淤泥块,还应挖坑切槽,直到坚硬基层),基层表面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表层混凝土板。
(六)清缝、灌缝板块维修好后,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对板块之间纵、横缝用嵌缝料充填,并使用自粘式路面防裂贴(抗拉强度≥600(厚2mm)或800(厚3mm)N/50mm;伸长率≥30%;软化点(覆盖胶料)90~110℃;耐热度(聚酯纤维)≥180℃;在-20℃时无裂纹;不透水;粘附性≥4 N/mm),以防雨水及杂物下渗。
(七)喷洒粘油层喷洒前应清扫路面,在准备好的干燥路面上,采用喷洒PC-3型阳离子乳化沥青作为粘层,应采用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一层约0.5L/m2,沥青采用AH-70,沥青喷洒时应保持沥青温度在150~170℃之间。
大气温度低于10或路表面潮湿时,不得喷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施工需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
为了改善沥青加铺层的受力状态,防止及减少沥青加铺层产生反射裂缝,在处理好的混凝土路面上满铺玻纤格栅,玻纤格栅采用带有自粘式的玻纤格栅。
玻纤格栅技术要求表(八)沥青砼面层施工沥青砼面层施工参见《沥青面层工程施工方案》。
六、施工注意事项及施工指标1.处理旧板换新板应注意以下几点:(1)破碎机械建议不用冲击锤,因其冲击力对周围板块基层有振动影响,最好用人工配合空压机,小型凿岩机也可;(2)新浇的混凝土板块的强度不小于原来板块的设计强度,其材料要求、配合比、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应符合有关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规定要求;(3)纵缝内的传力杆钢筋,应以予保留或恢复;横缝(胀缝或缩缝)中的拉杆钢筋也应保留;(4)连续换板也应对应于旧板留出纵、横缝;(5)混凝土配比中可加入早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