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意义: 确立了共和政体,符合时代的潮流, 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共和制结构示意图
国民议会
(立法权)
参议院 (间选) 众议院 (普选)
总统
(行政权)
任命(众议院同意) 副署
内阁
(行政权)
走向共和
(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标志:《1875年宪法》
2、修正和补充:
(三)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影响: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48、10)
德国分裂 ……
• 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1990、10、3) (联邦制 议会 制民主共和国)
德国统一
(一)背景:德 意 志 统 一
1、原因和条件:
(1)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着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 (2)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3)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
2、方式:三次王朝战争
【学习目标】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 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差异 性,学会比较分析历史问题。
3.从英美法德四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历程中感知人类历史 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继承性。
【重点难点】
重点: 1875年宪法的内容和意义;《德意志帝国宪法》 和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政权更 替频繁; 政体反
第二帝国 复变换。
(路易 ·波拿巴)
封建专制
波旁王朝
(封建君主专制)
复辟的波旁王朝
时间 18C末 1789 1792 1804 1815 1830 1848 1852 1870
走向共 和
(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873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议会里面君主派、 共和派争持不下,君主派准备推举尚博尔伯爵为
社会状况?反映了什么根本问题?
导致了什么结果?
层层压迫下的法国农民
1)状况:大革命前法国是封建君主 专制统治和等级森严,第三等级与第 一二等级矛盾尖锐。
2)根本问题: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君主专制制度、等级制度的阻碍
3)结果: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走向共 和
(一)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背景:
1、经济: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壮
大,要求维护自己的利益。)
2、思想: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 和平等,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为革命提 供了理论基础;)
3、政治:A 进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实行君主专制,极力维持封建 贵族统治;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普奥对丹麦作战,迫 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 格,由普奥共管。
1、1864普奥对丹麦
3、1870普法战争 2、1866普奥战争
打败法国,完成德意 志统一,建立帝国。
奥地利 战败,退出德意 志邦联,以普鲁士为盟
主的北德意志邦联建立
1864-1870年德意志的统一
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1918)
政体:
难点: 法国政体多次反复的原因;德意志帝国与法兰西
第三共和国的政治体制的异同。
学习线索思维导图
法国国旗
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 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
由、平等、博爱。在启蒙 思想指引下,法国仁人志
士对民主共和孜孜以求, 历经数十年不懈斗争,终 于将法国建成一个民主共 和国。
共和,是追求的理想;
道路,在反复中前进。
中法兰克王国,演变为后来的意大利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France
Germany
妥协中的共和
铁蹄下的专制
自由 平等
课标要求:
博爱
统一 独立 主权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3、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3)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德意志帝国的 基本政治框架
由皇帝任命, 只对皇帝负责
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 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统率军队,任命军官
掌握议会实权,对立 法和决策有决定作用
联邦议会
(各邦任命)
共同组成
能对政府起压力作 用的仅是批准预算
帝国国会
(人民普选)
B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走向共和
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4年)
七月王朝
(1830-1848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2-1870年)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1804年)
波旁王朝复辟
(1814-1830年)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1852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1940年)
思考感悟: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德意志帝国宪法有什么特点?
(二)确立: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进(1871)
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德国皇帝、首相和议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首相
(行政权)
皇帝
(权力中心)
无任何监督权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政 体
:
君
主
立
宪
议会
制
(立法权)
漫画解读1——皇帝与首相
漫画《放下方向舵》 威廉二世与俾斯麦政见不 同,俾斯麦只好在1890年辞 职。画中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 目送宰相俾斯麦离去。
立法与行政 的关系
总统由议会产生 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内阁对议会负责 议会不能监督政府
相 同
1、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2、议会都实行两院制,都行使 立法权。3、国家元首都有行政权,是本国军事最高统帅。
一个商人从柏林去瑞士必须经过十个国家,兑换十 次货币,办理十次过境手续,缴纳的关税超过他所运货 物的价值。 思考: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日耳曼人—灭西罗马476年
•
法兰克王国(300-870)
•
德意志王国(870-962)
• 德意志帝国(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
A.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 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B.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
后总统宣战
D.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
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学以致用
宪法是规定政体的法律文件。1882年, 日本为建立新的近代政体,专门派出 “宪法考察团”到欧洲考察。回来后,仿 照欧洲某强国,于1889年颁布《大日本 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天皇既是国家 元首,又是军队统帅,拥有任命高级官 吏、召开和解散会议、批准法律、对外 宣战等广泛权力。内阁对天皇负责。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日本所仿照的最 有可能是欧洲哪个国家?为什么?
君主立宪制
德 意
皇帝:
国家元首,召集和解散议会, 统帅军队、立法、司法
志
帝 国
首相:
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 只对皇帝负责
宪 法
立法机关,权力较小,只有参
议会: 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能力。
实质:
专制主义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 分析德意志帝国宪法有什么特点?
(1)宪法规定,帝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2)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帝国国 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
欧陆游踪:随李鸿章考察欧洲政体
1896年6月,晚清重 臣李鸿章出访欧洲五 国,在德国期间专程 拜见了俾斯麦。7月13 日李鸿章一行到达法 国,在考察了两国政 体后,你认为李鸿章 更倾向于哪一种政体? 请说明原因?
一个混血儿与其外祖母的命运
英国:维多利亚18岁成为立宪君主,女王学会了如 何心平气和的与首相共事,尊重政府的决策,哪怕 她从心底里讨厌这个首相。
法兰西走向共和(1789—1870)
政体
第一共和国
(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
第二共和国
第三共和国
(二月革命) (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共和制
特点:
政局动
君主立宪 帝制
法攻 国占
君主立宪政体
大 革
巴 士
《人权宣言》
命 底《1791年宪法》
开狱
始
第一帝国
《拿破仑法典》
(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荡不安;
七月王朝
(七月革命)
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 孙。首相俾斯麦虽然在统一的过程中成为整个德国人 心目中的英雄,但在1890年,因为与威廉二世在外交 政策上发生分歧,虽然一肚子委屈但还是被威廉二世 解除首相职务。德皇威廉二世在位期间,多次行使否 决权,并前后四次解散议会。
同样作为立宪君主,祖孙二人的表 现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如何确立:大革命背景;政权更迭)
兰 艰 确立前提 ——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欧 洲 大
西难 共的
确立标志 ——1875年宪法:内容、意义
和法
议会制共和制
陆
巩固政体 ——修补宪法:从此……
的
政 体 改
意 脆 确立前提 ——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志弱 民的
(背景、完成邦国、方式、时间)
革 主 德 确立标志 ——1871年宪法:内容、评价
A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B 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 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阅读材料 “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 这样一个国家!”
长期以来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到18世纪后 期,德意志全境分布着296个邦国,1000多块领地,各 邦有自己的货币制度、自己的关税和各种工商条例,各 邦之间关卡林立。
France
Ita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