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总结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总结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总结篇一:博士后工作站20XX年度工作总结博士后工作站20XX年度工作总结正太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XX年6月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升格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工作站始终是以“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的人才”的指示精神为发展基础,按照国家和省、市各级行政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要求,根据正太公司的产品研发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通过产学研联合等各种科技平台,进行具备高尖技术含量和深远社会影响的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并努力实现其产业化。

20XX 年,正太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博士后工作管理方法,完善和充实培养机制,加大同行交流、扩大项目协作、提升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以团队建设为核心充实和加强工作站建设正太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已建立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在站的管理及工作人员56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5人,硕士及及其以上学历22人),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5人,博士后研究人员主持或参与科技项目5个,取得重大技术突破项目3项,授权专利6项,在各级杂志刊物发表论文共计20余篇,申请各级行政部门资助基金总计达500万。

二、创建正太大学技术学院加强人才体系化培养力量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既要为企业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又要为社会早出人才快出人才,考虑到进站博士除了有导师指导外,还需要更广阔的研发视野,同时对自己的专业发现,又能有一个交流、分享、发布的平台,为此正太集团在已有的正太大学基础上,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教授博士柔性工作站资源,于20XX年7月创建了无能大学技术学院,既服务于博士后工作站也服务于整个正太技术团队正太与广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太阳能光伏等项目进行重点研发和成果推广,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利用这个平台进站博士们除了听课学习外,也开设一些专题课程,与正太各研究项目组成员交流,加快知识的共享与创造。

正太大学技术学院在办学方法上,除了上述引进与借鉴全日制大学外,还广泛吸收华为、海尔、阿里巴巴等企业大学技术人才培育经验,特别是充分运用云时代微学习新工具,对企业发展所需的各成熟经验,千方百计通过各个渠道与进站博士们进行共享,如在0A平台、QQ 群、微信群、微信自媒体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微学习、微培训、微分享、微沟通、微认可。

三、以阿里聚才峰会为抓手广泛引进行业高端人才开展研发创新的头脑风暴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最大优势是产学研结合有可能更紧密,如何更进一步地发挥这一优势,拉近正太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研发与市场需要的距离,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需要创造一批产学研政商沟通的大平台,企业老总们,分别从政策、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参与会议的全国同行上千人,对当前的市场需要、技术瓶颈、研发前沿等交流了大量的信息,这对进站博士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四、以“三名”企业创新项目为引领推进博士后技术创新正太集团作为广东省第一批“三名”试点企业,以研究创新为“三名”企业培育目标,瞄准光伏设计等核心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目标,为此筹集了资金,创建了团队开展攻关,同时将进站博士后们的研究与上述相关项目结合起来,协同推进。

并给予在站博士在承担研发任务、工作条件、学习生活环境等方面,给予重视和落实,对工作站在研项目带头人及研究人员实行项目考核制度,采取多维度激励措施,提高研究人员积极性,保障研究投入。

以期通过共同努力形成“产品新颖、外型美观、性能优越、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服务周到、品质超群”的正太光伏特色,继续巩固和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产品技术水平均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五、以项目为引领推进研发创新20XX年在站博士也取得了许多新成果,特别是在站博士后赵刚在上年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环保选题,发表《论正太集团光伏环保化研究》,正太集团积极采纳和运用了他的研究成果,共计投入工作站专项科研经费600余万,用于购买环保设备和实验仪器,根据行业情况,从环保设备、工艺路线、生产装备、职业卫生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升企业的环保能力。

目前正太集团的环保工作有很大进步,得到了政府和企业周边居民的认可。

实际上这项研究成果还广泛适用与同行,因为大多数铅光伏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环保情况,要达到环保和准入的要求,还需要做出调整和改进。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但要做好环保,还要兼顾经济利益,因此,在做好环保的同时也要做好成本估算和分析。

这就需要针对环保政策进行细致的规划,并计算出成本,做出经济分析。

在研项目“光伏产业环保化研究”在这方面为企业提供一个完善的指导方案,为企业进行部署规划提供切合实际的指导意见。

对国外的先进生产工艺和装备进行分析研究,与国内现有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给出分析结论,找出国内企业目前的不足之处和特色之处,引进先进的装备,为企业带来长久性效益,这项成果若进一步推广,还可望带来更高的社会效益。

篇二:博士后工作站工作汇报篇一:博士后工作站20XX年度工作总结博士后工作站20XX年度工作总结正太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XX年6月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升格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工作站始终是以“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的人才”的指示精神为发展基础,按照国家和省、市各级行政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要求,根据正太公司的产品研发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通过产学研联合等各种科技平台,进行具备高尖技术含量和深远社会影响的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并努力实现其产业化。

20XX年,正太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博士后工作管理方法,完善和充实培养机制,加大同行交流、扩大项目协作、提升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以团队建设为核心充实和加强工作站建设二、创建正太大学技术学院加强人才体系化培养力量三、以阿里聚才峰会为抓手广泛引进行业高端人才开展研发创新的头脑风暴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最大优势是产学研结合有可能更紧密,如何更进一步地发挥这一优势,拉近正太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研发与市场需要的距离,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需要创造一批产学研政商沟通的大平台,企业老总们,分别从政策、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参与会议的全国同行上千人,对当前的市场需要、技术瓶颈、研发前沿等交流了大量的信息,这对进站博士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四、以“三名”企业创新项目为引领推进博士后技术创新正太集团作为广东省第一批“三名”试点企业,以研究创新为“三名”企业培育目标,瞄准光伏设计等核心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目标,为此筹集了资金,创建了团队开展攻关,同时将进站博士后们的研究与上述相关项目结合起来,协同推进。

并给予在站博士在承担研发任务、工作条件、学习生活环境等方面,给予重视和落实,对工作站在研项目带头人及研究人员实行项目考核制度,采取多维度激励措施,提高研究人员积极性,保障研究投入。

以期通过共同努力形成“产品新颖、外型美观、性能优越、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服务周到、品质超群”的正太光伏特色,继续巩固和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产品技术水平均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五、以项目为引领推进研发创新20XX年在站博士也取得了许多新成果,特别是在站博士后赵刚在上年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环保选题,发表《论正太集团光伏环保化研究》,正太集团积极采纳和运用了他的研究成果,共计投入工作站专项科研经费600余万,用于购买环保设备和实验仪器,根据行业情况,从环保设备、工艺路线、生产装备、职业卫生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升企业的环保能力。

目前正太集团的环保工作有很大进步,得到了政府和企业周边居民的认可。

实际上这项研究成果还广泛适用与同行,因为大多数铅光伏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环保情况,要达到环保和准入的要求,还需要做出调整和改进。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但要做好环保,还要兼顾经济利益,因此,在做好环保的同时也要做好成本估算和分析。

这就需要针对环保政策进行细致的规划,并计算出成本,做出经济分析。

在研项目“光伏产业环保化研究”在这方面为企业提供一个完善的指导方案,为企业进行部署规划提供切合实际的指导意见。

对国外的先进生产工艺和装备进行分析研究,与国内现有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给出分析结论,找出国内企业目前的不足之处和特色之处,引进先进的装备,为企业带来长久性效益,这项成果若进一步推广,还可望带来更高的社会效益。

篇二:中-阿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情况介绍中-阿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情况介绍一、中阿公司简介中国一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阿公司)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部工业区。

公司成立于1985年6月,一期装置投产于1991年1月,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撒可富” 牌高浓度氮磷钾复合肥48万吨,由中国、突尼斯共同投资5800万美元合资兴建,为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当时我国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经济合作项目。

20XX年1月,二期扩建工程投产,“撒可富”牌系列复合肥总生产能力扩大到了120万吨,成为目前投产的国内规模最大的复合肥企业、亚洲最大复合肥生产基地。

中阿公司建成投产,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三元复合肥的大型生产企业,标志着我国从此结束了没有三元复合肥大型企业的历史。

中阿公司是集开发、生产、经营、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员工492人。

20XX 年底,中海油对中阿公司进行了重组认购,目前,战略整合还在洽谈之中。

中阿公司是大型复合肥生产企业。

公司的核心工艺技术,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azf生产复合肥工艺,设备全部从法国等西欧国家引进。

中阿公司建成投产,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三元复合肥的大型生产企业,标志着我国从此结束了没有三元复合肥大型企业的历史。

中阿公司成立至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潜心开发出1项企业研发核心技术、1项企业复合肥柔性生产核心技术和24项中阿公司专利技术,形成了中阿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向深州和大峪口输出了中阿公司的知识产权,合资组建复合肥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通过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的不断创新,中阿公司复合肥生产管理技术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目前,中阿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6个紧密性合作企业的大型企业,截止到20XX年,公司超前研发、销售了2大系列、4大类别、14种作物的70种专用肥,开发的品种种类在复合肥行业遥遥领先,在国内复合肥行业率先完成了从“通用复合肥”到“专用复合肥”的过渡。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化肥市场依然没有回暖迹象,磷复肥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生产厂家大面积亏损,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严峻。

在总公司和化学公司的指导下,中阿公司紧密围绕60万吨产销量的全年任务目标,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一二期整合,完善管理结构,解决销售瓶颈,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努力提高产能、促进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占有率13%,基本保证了持续、稳定生产,企业开工率70%,好于行业50%-60%勺平均水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