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中国市场需求巨大心理咨询工作者奇缺
(一)从业人员数量与市场需求的对比
中国XXXX年统计数字显示,每百万人口只有 2.4个心理咨询工作者。
美国XXXX年的统计表明,每百万人口有550个咨询心理学家。
在美国,每千人就有1名心理咨询师。
在中国,目前保守估计,大概有 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国内从事心理咨询及治疗的专业人员只有几千名心理咨询师是拥有广阔前景的职业,特别在教育、医疗、社区、机关、企业、司法、团系统等领域将有更大需求。
(二)中国心理学系与大学数量的对比
1010所大学,心理学系只有20个;
在中国,学历教育体系中,心理咨询专业仍为空白,极少数培训资源,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据中科院心理所XXXX年8月的统计,80年代后已开展的相关培训90%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武汉、长沙这6个城市。
(三)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与中国人口总量的对比
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
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自杀未遂的达1000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的前10位疾病中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
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XXXX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
心理咨询师消化烦恼
采访时听到一个故事,在美国,受访者朋友的儿子第一次约会自己心爱的姑娘,到了约会那天,男孩子却迟到了。
女孩追问原因,他说,因为我太紧张了,
约会之前先去找了我的心理医生做了心理辅导,所以迟了一点。
在西方,如果你的情绪、行为有些异常,别人就会劝你找心理医生,而人们
自己也会把和心理医生谈话作为解决情绪上苦闷的一个常用手段。
一组来自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目前2到4亿的人口在为抑郁症苦恼,大约有20%到26%的女性,会患上终生抑郁症。
而XXXX年4月1日,"哥哥"张国荣飘然坠楼的第二天,某心理咨询中心整整多了400个咨询者。
有国外
心理学家曾把心理问题比做精神上的感冒,那么在竞争压力和生活压力的重压下,白领患精神感冒的最多。
所以,职业心理咨询师成为一个热门行业。
袁培伶30岁
第一批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的心理咨询师
培伶XXXX年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山东教书,一教就是近8年。
去年她跟随丈夫落户上海浦东,虽然曾经在上海读大学,但重新熟悉崭新的
浦东和崭新的上海,重新布置一个新家,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所以,一开始,
培伶暂时留在家里。
另外,她还要好好想一想怎样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闲在家里的时候,她开始做义工。
为网络上的心理咨询热线接电话,每周两
个晚上,她把心理热线转到家中,在电话里倾听并为那些苦恼的人们提些建议。
读大学的时候曾经学过一点心理学,教书的时候也钻研过青少年心理学,这些都
为她做这份心理咨询的义工奠定了理论基础。
培伶觉得能够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很快乐。
记得一次,她接到一个女大学生的电话,那个女孩子因父母离婚从小和外婆
一起生活,尽管成绩优秀,可其实内心里自卑,她十分在乎和同学的关系。
以至
于和一个好朋友因为矛盾疏远了以后陷入强迫症,她老是想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不好。
别人无意中说她说话的时候嘴巴有点歪,她就吓得连话都不敢讲了。
培伶询
问了她的成长经历后告诉她,是因为她从小缺乏安全感。
所以在心理成熟过程中
出现了社交恐惧症。
那个女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后,心结解开了,人开朗了许多。
培伶心里好高兴。
渐渐地,她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了。
正巧,全国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考试要进行了,上海有了专门的培训机构,她
便报名参加,学习了包括心理咨询技术,心理统计学等11门课,520个学时。
7月份培伶参加了首届心理咨询职业考试。
前不久,她接到了通知,她顺利通过了,成为有执业资格的职业心理咨询师。
培伶说,职业心理咨询师不同于精神卫生中心等这些专业精神医疗机构,不
需要医学背景。
只要肯用心,花时间就一定能够读出来。
而且,心理咨询师不像
律师资格考试,即便考出来也需要很多实践经验,才能独立办案。
培伶自己就是现学现卖了。
比如,异常心理学,教课的心理学系的教授,书
就是他自己编的,讲解起来特别生动。
书上的案例从轻微的心理问题到重度的心
理疾病,各种表现描述都很清楚。
好几次,培伶都一边翻书一边听电话,自己的
思路也清楚了不少。
培伶说,自从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她感觉仿佛眼前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心
理咨询是可以从事一辈子的工作。
而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需要倾诉。
需要帮助的人越来越多,她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信心。
培伶说,家里人都说,做了这一行后,她变得越来越宽容了,越来越有耐心了。
培伶觉得自己现在特别能理解别人,因而也就变得平和、不计较。
培伶说,
她的目标是做一个青少年心理咨询的专家,一方面从前做班主任的经验都能用得上,一方面,这也是自己最感兴趣的。
候杏子26岁阿拉伯语翻译
打电话给杏子刚说了没几句,就又有客户要接待,只好抛开了电话。
于是约好,晚上下班再聊。
可是,杏子现在业余时间也很紧张。
因为她已经报名参加了
第二届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准备参加明年的职业资格考。
现在每逢周六周日,加
上每周还有两个晚上,她都要上课。
为什么要做心理咨询师,杏子的回答简单得只有三个字―――感兴趣。
读大学的时候,杏子就是宿舍里有名的“知心姐姐”,其实,杏子的年龄并不算大,可是好脾气和乐于助人的性格让同屋的女生都喜欢和她聊天,把遇到的问题和心里的苦闷倾诉给杏子。
杏子读了《梦的解析》等书,还选修过个性心理学的课程。
杏子记得心理学中有一个的故事,讲的是一个雕塑家雕了一个少女的塑像,结果
就爱上了她,日夜对着她茶饭不思,结果这个塑像竟然变成了真的少女,雕塑家
梦想成真了。
心理学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用来解释心理暗示的作用。
有时自己
碰到问题,杏子也会翻有关心理学的书籍自己分析。
这些都让杏子非常喜欢。
专家访谈:
冯耘美国AML研究机构研究员心理咨询专家
在上海这个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城市,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
寻求心理咨询并不是以前人们认为的那种精神障碍性的治疗,
而是一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遇到心理问题时的咨询。
都市的年轻白领们追求生活品质,而除了物质生活,心理健康,乐观开朗也是重要的标准。
白领阶层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焦虑、抑郁、心理障碍,对什么都
不感兴趣等问题越来越多。
有了苦闷,和朋友或家人诉说,有时并不能得到解决
办法,有时也不方便。
所以心理咨询会像到餐馆就餐一样成为一种普遍的需求。
像《成长的烦恼》里父亲杰生那样的心理咨询师会大有市场。
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在上海开考,参加本次考试的人数只有51人,考试通过理论、技能以及个案分析三关测试后,新的职业人随之浮出水面。
作为
最早的业内培训机构专家。
首批取得执业资格的职业咨询师,职业前景十分看好。
已经有国际大公司提前来预聘心理咨询师,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企业职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他们开出的薪金甚至高达五位数。
与此同时,申请参加
培训的人数也大幅度增加,他们把取得职业资格看作是拓宽自己职业生涯的捷径。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和服务范围:
1.心理咨询师可以为求助者提供安全的倾诉渠道。
心理咨询师必须有严格的
职业道德,为求助者保守秘密是必须遵守的基本行规,所以他们是最值得信赖的
听众。
2.帮助求助者改变错误的认知,提供正确的思路。
人陷入苦恼时,往往会钻“牛角尖”,心理咨询师会让求助者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找到新的解决途径。
而朋
友的建议往往带有感情色彩。
3..激发求助者的潜能。
通过详细分析求助者的知识、经验、能力,人生道路
可以靠自己缓解心理上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