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化学2教材分析—fa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化学2教材分析—fa
元素周期表
本节教材主线
核外电子的 运动特点
原
核外电子排 布规律(原
核外 电子
子 的 构 成
子结构示意
图)
原子核
质子、中子 、电子间的 电量关系和 质量关系
核素、同位素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原子得 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间的关系
本节教材主线
P3 交流研讨 P3 迁移应用
核外电子的
运动特点
原
子
核外
的
补全了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元素化合物
制备方法 用途
介绍了典型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核心知识在全套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分布 (与选修模块的关系)
核心知识: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
物质结构 与性质
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力学模型、核外 电子排布式(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 相容原理、洪特规则)
据统计,城市附近古建筑在本世纪所遭受腐蚀的程度比过 去二十个世纪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你能运用学过的知 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24、人们对物质性质的研究是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预 测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 解释、对实验结论进行整合,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请从 氧化还原的角度对硫单质的性质进行探究。 (可选用的仪器、药品有: 烧杯、试管、集气瓶、酒精灯、石棉网、胶头滴管、铁架 台、玻璃棒、燃烧匙、氧气、硫粉、铁丝、铁粉、铜丝、 硝酸、酸性KMnO4溶液等)
评价标准建议
1.知道原子核的构成,知道质量数与质子数、中
子数的关系,知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
关系,能说出
A Z
X
的含义。
原 子 结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元素、什么是核素、什么是同位 素(不要进行概念辨析);知道核素在医疗、新能 源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构 3.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能写出1~18
《化学与技术》介绍了几种 工业上常见的有机合成反应 (如以乙烯和丙烯为原料的 合成)
《实验化学》通过实验探究 甲醛和苯酚的性质、检验阿 司匹林的主要官能团、制备 乙酸乙酯
《化学与生活》借助栏目 介绍了甲醛、氨基、羧基 的性质,缩聚反应等
《化学2》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 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感性认识);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 应(加聚反应)及应用
《化学2》教学建议
知识上不“深挖洞”,不拓展 关注知识的建构过程,注重探究 对教辅材料中的习题进行筛选
了解化学的研究 领域和学习方法
《海南日报》2004年4月30日报道——处置海南大学地下氯气罐现 场直击。一个氯气罐的处置,牵动着上万人的心。……4月29日, 在海南大学游泳池附近的地下,发现氯气罐,下午,氯气罐口找到 了,没有泄漏,一个长达1.8米、直径70厘米的氯气罐被顺利吊到 游泳池边上。根据预定的方案,游泳池已撒下了3吨生石灰,打开 气罐,氯气将在水中慢慢稀释,并被石灰粉中和。晚上9时30分左 右,海口公安消防支队负责人接到电话,有黄绿色的氯气冒出水 面,……据介绍,由于锈蚀严重,被安置到水中的氯气罐的放空阀 出现了意外的松动,压力增大,在放空阀完全松开后,冒出的氯气 急剧增多,池水无法及时稀释,部分散发到空气中。为此,消防队 用四支水枪喷射,稀释散发在空气中的氯气。……4月30日1时04 分,瓶底浮上了水面,预计有600多公斤氯气的气罐完全排空,水 面很平静。 阅读上述报道,写出与氯气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首先,明确实验目的
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前讨论
问题
变量
比较钠、镁、铝的 失电子能力
再次,实施实验
反应的剧烈程度;
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现象
反应条件或 反应速率; 碱性强弱
最后,分析、讨论
关注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
关于本节教材的几点说明
“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这一部分教材的线索为:
认识化学反应
一 节 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快慢 化学反应的限度
关于本节教材的几点说明
金属性、非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
关于本节教材的几点说明
关注栏目的多维度功能
过程方法目标
栏目
P2 联想质疑 体验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P6 交流研讨
P3 交流研讨
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P4 观察思考 P11 活动探究
综合探究能力
P19 活动探究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
《化学2》化学反应过程中会发生能量变化,能量变 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化 学能与热能的转化、电能的转化(感性认识)
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方向(定量判断);化学反应 速率(理性分析)化学反应的限度(定量计算、理性分析)
《化学与技术》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知道), 并应用该理论初步探索氨的工 业合成的最佳生产条件
化学2
原子核的结构、原子中各微粒的关系、 核外电子排布(1~18号元素)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性质(电离能、电
与性质
负性)的递变规律
化学2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族、周期)、周 期表中元素性质(原子半径、得失电子能力、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的递变规律
3、自然界中的元素 4、元素与材料世界
满足了后续课程在化学知识 结构发展上的需要,以及 建立知识逻辑的需要,为 全体学生打下共同基础。
《化学2》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2、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3、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结合物质 性质进行
讨论
研究物质 性质的方 法和程序
部分 基本概念
结合物质 知识进行 介绍
Cl2 、 Br2 、 I2 的 性质(化学1中
交流
分散介绍)
研讨
发现同主族元素 性质递变规律
整 合 VIIA 族 元 素 及化合物的主要 性质
观察 思考
应用同主族元素性 质递变规律获取新 知识
学 习 IA 族 元 素 及 化合物的主要性 质
结合《化学1》对元素化合物的认识,构建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立体 网络。
第二章
深
化
1.化学键
对 具
2.化学反应
体
个中的物质
物
个变化和能
质 性
个量变化
质
3.化学反应
的 认 识
个的速率和 个限度
深化对 化学反 应的认 识
《化学2》与《化学1》的关系
《化学1》和《化学2》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质上 是一个整体 《化学2》是《化学1》的 补充和深化。
借助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整合和发展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认识。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举例说明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原子的得失电子能力、化
合价)的关系。
4.知道元素原子量与核素原子量的关系
关于本节教材的几点说明 关于科学方法——模型、假说的教学
如何进行科学方法的教学? “模型”和“假说”这两种科学方法认识的误区
教材中是如何为“模型”和“假说”的教学搭建平台的?
Cl2 、 Br2 、 I2 的 性质(化学1中
交流
分散介绍)
研讨
发现同主族元素 性质递变规律
整 合 VIIA 族 元 素 及化合物的主要 性质
观察 思考
应用同主族元素性 质递变规律获取新 知识
学 习 IA 族 元 素 及 化合物的主要性 质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理论线和元素化合物性质线索的关系, 将二者融合。
2.能说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说出1~18号元素在周 期表中的位置
3.能列举出各主族的常见元素,知道IIA族、VA族和过 渡金属元素中某些元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关于本节教材的几点说明 教材编排说明:
符合科学事实 符合科学发展规律 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关于本节教材的几点说明
让学生通过活动探究发现 元素周期律,同时初步形 成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最好让学生手工作图
对学生进行活动表现评价
本节教材主线
认识同周期 元素性质的 递变
元素周 期表的 应用
指导化学 学习和科 学研究
预测同主族 元素的性质
指导生产实践 (寻找新材料 、探矿等)
P19 活动探 究:探究第 三周期元素 原子得失电 子能力的递 变
P21 交流研 讨、P22 观 察思考:预 测金属钾的 性质
本节评价标准建议
关于本节教材的几点说明
P2
设计本栏目的意图: 引出本节核心知识,并进
行科学研究方法(模型、假 说)教育
实施建议: 重现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到了什么?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你得到了什么结论?(综合分析)
关于本节教材的几点说明
P6
设计本栏目的意图: 引出核外电子排布,并使学生亲自尝试使用假说、模型等
电子
构 成
核外电子排
布规律(原
子结构示意
图)
质子、中子、电 子间的电量关系 和质量关系
原子核
核素、同位素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原子得 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间的关系
P4 观察思考
P7 交流研讨
引导学生关注原子结构 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并 能分析简单问题;但一 定要注意控制问题的难 度。
本节评价标准建议
本节教材主线
探究原子的最
外层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 元素化合价的 周期性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归纳
出元素 周期律
认识
元素周 期表的 结构
了解
某些主 族元素 和过渡 金属元 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