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推进威海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的思考
关于推进威海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的思考
为威海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区、石岛新港扩建等涉海工程项 目 稳步 处在由低到高的转型发展期 ,亟须政府 境等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虽然全市各 级对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
( 一)从海洋渔业看。威海市建立 推进。2 0 1 2 年,海洋工程建筑业实现增 在规划、技术 、人才、资金 、制度和环
银根 、 控制流动性的形势下,不管是采 的项目列入重点支持范围,给予连续扶 制。发挥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 用新技术 、 新项目的新建企业,还是通 持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优化和加 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对海洋经济创
过技术改造实现转型的传统企业 ,均缺 快增长。 乏金融部门和担保机构的支持 。上市、
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营造海洋经 重吨 ,生产船段 4 6 万吨 ,实现增加值 低,使海洋渔业特别是海珍品养殖业处
济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抓手 ,做大产业 , 6 8 亿元,同比增长4 . 5 % 。 增强实力,提升海洋经济发展的水平和
档次。
一
于较低的发展层次,不利于整个产业的
( 二 )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
威海 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 ,中 6 2 0 0 万吨 ,比上年增长 1 3 . 1 %,其中集 品多、长面接陆, 装箱吞吐量 8 8 . 4 万标箱 ,增长 l 3 . 4 % 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初 是中国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和中国北方 海 洋交通 运输 业全年 实现 增加 9 1 亿 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的 “ 四
了全国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水产品加 加值3 9 . 8 亿元,同比增长1 0 . 5 % 。
工基地,全省最大的海参养殖基地和鲍
鱼、牡蛎、河豚鱼、虾夷扇贝、石鲽养
二 、威海 市海洋经济发展 面
临的 问题
高 ,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 ,但与产 业发展的整体需求还有不小差距 , 需要
( 四)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持
问题探讨
关于推进威海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的思考
口王 明德 李敏 邓 基 科
2 0 1 3 年 ,威海市被确定为 山东 省
( 二)从船舶工业看。目前威海市 牌并不多,产品附加值没有实现应有的
6 个以发展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已成为山东省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全 水平 ,品牌效应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 为重点的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市 市规模以上船舶修造及配套企业发展到 来。特别是当前不少海珍品养殖加工企 之一。威海市积极抢抓有利机遇 ,立足 4 4 家 ,整船制造能 力达到 4 0 0 万载重 业处在原料型产品的生产状态,对海珍 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 ,决定将生物医药 吨。2 0 1 2 年 ,整船完工量达 1 4 9 . 7 万载 品精深加工开发研究不足 ,产品附加值
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
( 二 )不 断 营造 良好 的政 策环 境 。 协调。进一步探索建立海洋科技政策和
( 三)从海洋运输业看。 目前全市 做大做强。 共有 威海 港 、石 岛港 等 商业港 口 1 2
个 、5 1 个泊位,华能电厂 、好当家等 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产品仍
、
威海市海 洋产业及 战略
性 新兴产业基本情 况
专用港 口9 个 ,有港 口经营许可的渔港 然偏少。海洋食品、海洋药品和海洋保 码头 2 1 个。2 0 1 2 年 ,完成港 口吞吐量 健品产业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短线产
1 % 。 对外经贸的进出口通道 ,也是中 日 韩黄 元 ,同比增长 1
多四少”问题。虽然拥有不少发展势头
海经济圈 “ 大金三角”的重要节点。得
( 四)从滨海旅游业看。威海市正 良好的龙头骨干企业 ,但是数量上仍然
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位置 ,为发展海洋 处于传统海洋观光向现代蓝色休闲度假 偏少,形不成集群竞争优势。基础研究
经济提供 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 0 1 2 年, 游转变的重要战略期,2 0 1 2 年,全市接 还相对薄弱,高新技术和产品积累相对 6 9 7 万人次 ,旅游总收 较少,尤其是在海洋生物药品、海洋保 全市主要海洋产业 增加值达到 7 5 6 亿 待海内外游客 2
元,比上年增长 1 2 %,占全市生产总值 入 2 9 7 . 2 亿元 ,同比分 别增长 l 1 . 7 %和 健品、海洋化妆品等功能性产品和海洋
殖基地与远洋捕捞船队。2 0 1 2 年,全市 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 7 7 7 亿元 ,同比增
长9 . 2 %。
( 一 )海 洋渔 业 附加 值低 不利 于行 进~步加大力度、完善提高。
长8 . 5 %;实现增加值 3 2 2 亿元 ,同比增 业做 大。虽然海珍品获得各类认证的名
牌产品数量不少,但真正有号召力的品 续投入能力不足。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对
农村财政与财务 2 0 1 3 年第1 1 期 41
问题 探 讨
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 , 对企业的持续投 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装备两个产业发 高技术话语权和产业发展主导权 。 入能力要求也比较高。目前在国家紧缩 展,将两个产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 ( 四 )逐 步健 全 完善 各 项 体 制 机
的3 2 %;海洋一、二 、三产业增加值分
1 7 . 5 %。
生物新材料 、海洋生物能源、海洋酶工
别为 1 4 1 亿元 、2 6 8 亿元、3 4 7 亿元 ,三
( 五 )从海洋工程业看 。近年来 , 程研发等新型高端产业上 ,总体还处于
( 三)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健全完
个产业 结构比例为 1 9:3 5: 4 6 ;以海 文登南海新港、威海金线顶区域整体开 初级或空 白 状态。 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 发、威海新船重工、华能石岛湾高温气 业、滨海旅游业为主体的海洋产业已成 冷堆示范 电站 、大乳山休闲旅游度假 善。从整体情况看,威海市海洋产业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