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滚刀软件说明书

滚刀软件说明书

目 录第一节引言 (1)第二节参数输入 (4)第三节参数存盘参数调盘 (7)第四节测量设置 (8)第五节测量选择 (13)第六节误差评值 (17)第七节系统复位和测头标定 (18)第八节系统自检 (19)第九节文件管理结果复现 (21)第十节结果显示 (22)第十一节结果存盘 (25)第十二节评估参数 (26)第一节 引 言1.1软件运行环境滚刀测量软件系统运行的硬件环境以精达公司为测量仪器配置的计算机硬件为准。

1.2软件安装将JD 齿轮测量中心滚刀测量软件解压到D 盘根目录下的《精达软件系统》文件夹内(如果这个文件夹内有这个软件,直接把原来的替换即可),同时将相应的仪器配置文件拷贝到D 盘根目录下,安装完成。

1.3软件功能1.采用基准样板校正仪器的精度;2.滚刀软件评值(GB6084或者DIN3968);3.可以测量螺旋线误差、端面跳动、轴台跳动、外圆跳动、啮合线误差、刃口齿形、容屑槽周节、容屑槽导程、刀齿前面径向性等;4.参数输入、参数存盘、参数调盘、测量设置、文件管理、结果复现、系统复位、测头标定、系统自检、操作提示、过程显示、报告单打印等。

1.4测量项目按照DIN3968标称。

rp f轴台径向圆跳动:Runout on hub diameters rp f s p f轴台端面圆跳动:Axial runout on the clamping surfaces s p f rK f 滚刀外径圆跳动: Radial runout of tips of teeth rK f fN F前刀面径向性: Form and position deviation of the cutting faces fN F HN f容屑槽导程误差: Gash lead error HN f tN f 容屑槽单一周节差: Individual pitch error of gashestN ftN F容屑槽周节累积误差: cumulative spacing error of gashes tN F sN F 齿形误差: Tooth profile sN FHF f 相邻切削刃螺旋线误差Thread lead error from cutting edge to cutting edge HF f HF F 滚刀一转内切削刃螺旋线误差Thread lead error between any cutting edges of a winding HF Fe f 相邻刀齿的啮合误差 Base pitch error from cutting edge to cutting edge e fe F 啮合线全长上的啮合误差Base pitch error between any cutting edges e F1.5操作步骤注意:1 打开电源时,需先打开计算机的电源,然后打开仪器电源。

等仪器初始化完成后,再加伺服ON。

2在进行测头校正之前,请检查“参数输入”界面内“测头直径”的值,是否与仪器现在安装的测头的直径相同。

第二节参数输入2.1进入方式参数输入:进入程序后,直接进入参数输入的界面。

参数输入是测量的基础,要准确的输入参数,如图2.1所示。

图2.1 参数输入2.2滚刀基本参数文件名:由数字、字母、中文、下划线及标点符号组成。

滚刀号No:由数字、字母、中文、下划线及标点符号组成,可以不输入。

单头有效齿数Z:齿形完全展开的齿,在加工齿轮中使用的齿为有效齿。

单头滚刀的有效齿数为全部齿数,(由连工改)多头的滚刀有效齿数为齿数除以头数。

法向模数M:在齿轮滚刀图纸中都要标注法向模数,但在蜗轮滚刀图纸中则标有轴向n模数。

轴向模数可用以下公式换算成法向模数:法向模数=轴向模数 * )cos(螺旋升角或导程角α:齿廓与一条在节点与节圆柱正交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压力角。

对于法向压力角n齿轮滚刀,压力角一般表示为法向或者轴向上的压力角。

输入滚刀的法向压力角,单位为度或度分秒(根据角度输入方式决定)。

λ:将滚刀上标称的螺旋升角输入,螺旋升角的输入要分正负,当滚刀为右螺旋升角z旋时,螺旋升角为正,当滚刀为左旋时,螺旋升角为负,螺旋升角的单位为度或度分秒(根据角度输入方式决定)。

滚刀外径0d:滚刀外径的输入如图2.2。

a图2.2滚刀长度L:将滚刀的实际长度输入,如图2.2。

N:齿轮滚刀螺纹在节圆柱面上的螺旋线有几条,就说明齿轮滚刀是几头的滚刀头数滚刀。

齿顶高h:滚刀的齿顶高应等于被切齿轮的齿根高。

h:齿轮滚刀在工件上加工时设计的径向高度。

全齿高容屑槽数N:容屑槽是一个纵向直槽或者螺旋槽,它形成了齿轮滚刀的一排齿面以及r前一排刀齿的背面,同时它具有排屑槽的功能。

容屑槽数是指容屑槽的数量。

容屑槽导程Pk:容屑槽导程是指滚刀前刀面的延长部分与平行于滚刀轴线的直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通常来讲容屑槽导程比滚刀长度要大得多。

容屑槽为直槽时输入0,为斜槽时按照图纸标示的导程输入。

前刀面偏距X:滚刀前刀面为平面。

当滚刀前刀面与轴线的夹角为0度时,前刀面的延长线便与轴线相交,则X=0(见图2.3a);如果夹角为负值,则偏位值为-X(见图2.3b);夹角为正值,偏位值为+X(见图2.3c)。

图2.3铲削量hr:铲削量是指,在滚刀的横截面内,前一个刀齿齿背的延长线在前刀面上的交点与齿顶之间的径向距离(见图2.4)。

图2.4角度输入方式:1.度分秒采用度分秒格式时,输入的螺旋角和压力角按照度分秒的方式显示,输入时,度、分、秒之间用标点符号或者英文字母隔开。

2.度格式采用度格式时,输入的螺旋升角和压力角按照角度的方式显示,正常输入。

注意:参数输入时,空格键表示清除,参数输入后,单击回车键确定或者鼠标单击其他文本编辑框的位置,或者使用方向键移动光标位子,保证输入的参数有效。

第三节参数存盘参数调盘3.1参数存盘在主界面内,点击参数存盘按钮,进入参数存盘界面。

如图3.1所示。

图3.1进入该界面后,在文件名的编辑框内,输入文件名,点击确定按钮,便将正在应用的参数保存在了文件夹内。

在这里保存的仅仅是参数,不包含测量的结果。

说明:参数存盘保存的内容包括:基本参数、测量设置、误差评值、测量选择。

3.2参数调盘在主界面内,点击参数调盘按钮,进入参数调盘界面。

如图3.2所示。

图3.2进入参数调盘界面后,找到所要查看的文件。

单击文件名,在界面的左半部会出现工件的基本参数。

打开文件,便将参数装载进了软件。

用户可以进入其它界面,查看当时测量工件时的所有参数的设置。

第四节测量设置4.1测量设置的进入在主界面内,点击测量设置按钮,进入该界面。

如图4.1所示。

图4.1 测量设置4.2测量设置的功能测量设置中可以设置滚刀测量的测头进入方式,测量结果显示以及打印。

4.3测量设置说明4.3.1测头进入方式启动测量后测头的进入方式有两种选择:自动进入:当选择自动进入时,启动测量后测头自动到外圆位置,其自动进入齿槽,自动寻找齿面。

手动进入:当选择手动进入时,启动测量后测头自动停到外圆位置,需要人为的对准齿槽,按开始测量键继续进行测量,另外,当选择手动进入时,校测头时会停在校准块的中部,按开始测量键后才可继续标定测头。

4.3.2测量结果的打印自动打印:选择自动打印,测量完成后,直接打印报告单。

选择打印:测量完成后,可人为选择打印。

4.3.3打印页面框架选择框架打印:在打印的报告单中,未打印的项目仍然有一个框架显示,但是不显示该项目的测量结果,如图4.2所示。

图4.2框架取消:在打印的报告单中,不显示任何与未打印项目相关的信息,如下图4.3所示。

图4.34.3.4显示方式选择直线方式:将测量结果以直线的方式显示,如图4.4所示。

图4.4填充方式:将测量结果以填充的方式显示,如图4.5所示。

图4.54.4高级设置说明在测量设置界面中,点击高级设置按钮,进入测量高级设置界面。

如图4.6所示。

图4.64.4.1径向修形径向修形(左旋),径向修形(右旋),分别针对左旋和右旋两种滚刀。

如果用户认为测量结果不够理想,可以通过调整此参数,来改变测量结果。

4.4.2刃口齿形采样点数刃口齿形的采样点数的取值范围是在5~50之间。

采样点数越少,则测量速度越快,但是采样点数越多,越能真实的反映滚刀的刃口齿形。

建议用户尽量不要修改此参数,因为软件已经自动算出了最合理的采样点数。

4.4.3刃口齿形采样方式刃口齿形采样方式分为测头退出和测头不退两种。

这两种采样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测量刃口齿形时,测头的运动轨迹不同,但测量结果是相同的。

如果测量时采用测头不退的采样方式,其测量速度相对于测头退出的采样方式要快一些。

但是测头退出的采样方式在测量时更安全。

第五节测量选择测量选择主要包括测量项目选择和测量位置设定,如图5.1。

图5.15.1测量项目选择测量项目包括:螺旋线、齿形、刀齿前面、形位和啮合线。

5.1.1螺旋线图5.2螺旋线的测量分左齿面螺旋线测量和右齿面螺旋线测量,是从下端端面面第一个完整齿开始测量、到上端面最后一个完整齿结束。

5.1.2齿形齿形包括:左齿面刃口齿形和右齿面刃口齿形、右轴截面齿形和左轴截面齿形。

测量时,可以正常选择前面一组或者后面一组,也可以分开选择、比如选择左齿面刃口齿形和右轴截面齿形也可以单独选择某一项进行测量,既任选其中的两项测量,不能同时测量齿形中的四个选项。

图5.3轴截面齿形只能测阿基米德滚刀。

因此,刃口齿形和轴截面齿形都选择时,要检查参数输入中的滚刀造型。

5.1.3刀齿前面刀齿前面测量项目包括:容屑槽导程、容屑槽周节和刀齿前面径向性。

图5.45.1.4形位图5.5形位包括外圆径向跳动、上下轴台跳动和上下端面跳动。

外圆径向跳动是从下端面第一个完整齿开始测量、到上端面最后一个完整齿结束;上下轴台跳动的测量位置在径向轴Y 轴的零位附近。

上下端面跳动端面跳动的测量位置在切向轴X轴的零位附近。

5.1.5啮合线啮合线测量包括左齿面啮合线测量和右齿面啮合线测量。

测左齿面时,从齿根向齿顶测量,测右齿面时,从齿顶向齿根测量。

图5.65.1.6误差放大比、测量速度误差放大比分五个等级,100、200、500、1000、2000,默认为AUTO=500;测量速度有五种:1、2、3、4、5,默认为AUTO=3。

注意:测头上下标定能够测量的项目有:螺旋线、齿形、啮合线和上下端面跳动。

测头左右标定能够测量的项目有:刀齿前面及形位测量中的外圆径向跳动和上下轴台跳动。

测头左右标定和测头上下标定,不分先后顺序,进入测量界面后,以当前的标定方式测量已选且能测量的测量任务。

5.2测量位置设定图5.7说明:F2——测量位置计算5.2.1首齿侧面高度首齿侧面高度必须输入,它是滚刀上端端面第一个完整齿的垂直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