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心得体会篇一:浅谈中学生的“挫折教育”浅谈中学生的“挫折教育”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挫折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
就中学生而言,挫折既可能促使其走向成熟,也可能成为其成长的障碍。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能够提供条件,让学生多经历一些“磨难”的事情,接受一些教训,感受生活,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要积极而为之。
这有利于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面对挑战,战胜困难。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
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下面,谈点我个人的肤浅认识。
一、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挫折教育”是近年来十分走俏的一种教育方式。
研究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孩子心理素质呈降低趋势,尤其是一些中小学生经受不起一点点的挫折。
有的孩子甚至因为一些小挫折就发生心理扭曲,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个别孩子还因此而逃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事件1】新疆“四女生因排名落后集体自杀”新疆石河子某中学初三四名女生,在20XX年11月20日开完家长会的当天下午,相约喝老鼠药自杀,其中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
是什么原因促使这四名花季少女走上绝路呢?据悉,11月10日,石河子某中学公布了期中考试成绩,并排了名次,这四位女生排在了后面,由于害怕家长责骂,四人便商议一起服老鼠药自杀寻求解脱。
【事件2】北京“初二女生成绩欠佳服毒自杀”事先没有任何预兆,也没留下遗书,20XX年5月15日下午,北京大兴区某中学初二女生李月(化名)喝下农药,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李月从小就不爱说话,学习上不用师长多操心。
但上了初二后,她感觉学习压力很大,没有轻松的时候。
李月比较喜欢画画,几个月前她曾经画过一幅画,画中是一个流泪的小女孩。
据该校老师说,李月自杀的原因,可能是期中考试排名下降了几十名,而且学校刚开过家长会,可能对孩子影响很大。
该校校长也介绍了一些情况:学校开家长会那天,李月的父亲穿了一件比较旧的衣服,李月回家后便埋怨父亲不注意衣着,母亲批评李月不能这样对父亲。
就因为这个,李月想不开喝了农药。
【事件3】甘肃“初二男生成绩欠佳服毒自杀”仅仅因为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家后被父母责备了几句,甘肃兰州某中学一名15岁的初中生竟然服毒,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了解,20XX年5月23日上午10时许,兰州某中学初二学生小明(化名)因为期中考试没有考好,被父母责备了几句,随后生气地钻进了厕所。
不久,父亲隐约闻到1一股农药味从厕所里飘出,顿感不妙,急忙推开厕所门,发现儿子倒在厕所里,手里正拿着一瓶“敌敌畏”。
夫妻俩急忙将儿子送往医院,医护人员经十余个小时的奋力抢救,也未能挽回小明年轻的生命。
不胜枚举,近几年来的中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刻不容缓!二、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方法1、创设条件,让学生感受挫折挫折,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逃避的事件。
一个人对抗挫折的能力,与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应对挫折的经历。
遇小挫而胜之,可以为受挫者留下宝贵的经验,增强其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所以,经常应对小挫折的人,往往能在大挫折面前坚忍不拔,而那些毫无挫折经历的人,一次大的挫折就可能使其一蹶不振。
针对有些学生比较聪明,以及家庭、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遭到挫折的机会可能很少。
这种学生在顺境中应对自如,但一旦遭到挫折,便一撅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
对于这样的学生应人为地设置障碍制造挫折,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能力,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
如可以在考试中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费了好大的劲却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让其人为地遭受挫折,学生在遭受挫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2、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挫折虽然人人希望时时幸运、事事顺利,但是,“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毕竟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
从古到今,没有哪一个人能不经历挫折和失败。
相反,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正如塞缪尔·斯迈尔斯说的:“如果生活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挫折的机会,比如:将盛满水的盒子摆放在讲桌上,请同学进行尝试,看谁能在水里憋气的时间最长,从而感受溺水的滋味,并让同学进行讨论,在热烈的讨论中明白,莽撞下河游泳非常危险,必须在会游泳的家长或成年人监护下学游泳。
3、有效引导,教会学生战胜挫折生活中有快乐,也有痛苦;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利,也有挫折。
面对痛苦、失败和挫折,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采取不同的态度。
我们应引导学生,当挫折来临、产生消极情绪时,可尝试以下一些应对方法:冷静对待——在失败中看到其中孕育着成功的可能,使自己重树信心;自我疏导——不过于自责,善于自我排解,使情绪得到合理发泄、调节和控制;请求帮助——主动把失败的痛苦向亲人、好友、老师、同学倾诉,这是解开心理疙瘩、消除积郁、克服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心理换位——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从而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思想,这将有利于我们多角度看待、分析问题;精神升华——奋发图强去取得学习、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将2痛苦、烦恼、忧愁等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而有益的行动,这是应对挫折最积极的态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和挫折教育,但在具体教学中应该注意: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还是什么,都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不是生命的全部。
一时、一次的失败和挫折并不意味着什么;二是要让学生明白,真正的成功是战胜自己。
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包括抵抗挫折的能力差都是由于自信心不足而导致的,一个人如果不相信自己,不信任自己,而只是靠外在的东西来了解自己的价值,那么,他势必会因为一两次的成功而骄傲,也会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失去信心。
所以,我认为科学的挫折教育不是人为的给学生制造挫折,而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人生。
参考文献:1、《现代教育报》2、马利琴《挫折教育》朝华出版社20XX年6月3篇二:浅谈对孩子适当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浅谈对孩子进行适当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昌邑市围子小学吴爱会20XX年1月13日,春节临近,佛山高明一小学12岁女学生跳楼身亡。
20XX年7月10日下午,毕节市一个11岁的小学生,因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父亲责骂后,竟然留下遗书喝农药自杀。
20XX年9月,连云港14岁的男孩跟家人提出要买苹果手机,遭到拒绝后,竟赌气喝下了农药。
20XX年10月9日,山东省临沂市某中学的少女用农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XX年10月15日,因偷祖母1700元买手机发现后被母骂,内江13岁少年喝农药欲自杀。
此类报道近年来常常见诸报端,已逐渐成为困扰家长、学校的社会问题,不得不让人重视、深思:为什么现在孩子会如此经不起挫折,如此漠视生命?难道因为父亲的几句打骂就喝农药?因为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去自杀?对于这些问题剥茧抽丝,深入分析,我们就会清楚意识到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现在的孩子缺乏应有的挫折教育,承受挫折的能力越来越差。
对于当前孩子的教育问题,相信是很多父母困惑与苦恼的问题,对于孩子的挫折教育问题,也引发了我们许多思考。
当前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人欺负、怕孩子遭受挫折等,于是对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是过度的保护。
使得很多孩子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经受不住一点小小的挫折,听不得一句批评或斥责的话语。
稍有委屈或失意,就蹦出极端的行为,酿成生活的悲剧。
在当前我国教育的大背景下,仍以学习成绩、学校业绩为核心,虽已提倡素质教育,但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还有些欠缺。
孩子没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来保护自己、认识自己、约束自己、尊重生命。
由于生命观念的淡漠,有些孩子因为被老师父母批评、被同学朋友错怪、读书不好或者厌学、没有受到重视等而产生自杀念头。
由此可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刻不容缓,是摆在教育部门和家长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那我们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挫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通过教育、游戏、娱乐等多种方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适当让孩子经受挫折的考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所以家长要明白:拥有健康的人格,比学再多的知识都重要。
在孩子的成长中,不要盲目宠爱、溺爱,一味迁就。
要在家庭中让孩子适当体验到挫折,并随时随地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进行挫折意识的灌输,让孩子意识到: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挫折是失败,也可能是被打击、受委屈,挫折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眼界宽,心胸阔,气不泄,行不惰。
“不经磨难不成才”,要成功就必须战胜挫折。
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学会交朋友。
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遇到了挫折,他可以用他的兴趣和爱好来排解因受挫折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也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倾诉苦恼或是找朋友帮忙,朋友可能帮其解决困难,也可能帮着从另一个来看待问题,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
学校在抓好知识教育同时,应积极开展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让孩子了解生命的价值,去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从小就明白生命比一切都重要。
老师要有更多的宽容和鼓励,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