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u(I),Ag(I)~分子筛化学吸附脱硫的pai-络合机理

Cu(I),Ag(I)~分子筛化学吸附脱硫的pai-络合机理

结构优化在DMol 3模块[25]中完成, 采 用 加 入 梯 度 校 正 的 非 局 域 态 密 度 近 似 (GGA) 的 方 法 , 选 择 BLYP 泛 函 来 处 理 交 互 相 关 能 . 对 所 有 元 素 选 择 DNP 基组, 对于金属离子采用赝势(ECP)[26]. 为了保 持分子筛的骨架结构, 在优化的过程中, 把选取的模 型 结 构 的 活 性 区(3T模 型 的 —OAlO—, 16T模 型 的 ≡SiOAl(O)2OSi≡)、金 属 阳 离 子 及 吸 附 的 分 子 在 优化过程中完全松驰, 其它的分子筛骨架原子固定 在其晶体结构的位置上. 燃料中的含硫化合物选取 噻吩(TP)、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和 4, 6- 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 6-DMDBT)为代表, 苯作为模 型化合物代表燃料中的芳香化合物. 初始模型是将 被吸附分子平行地放在距离金属阳离子约0.2 nm之 上. 在结构优化基础上再做自然键轨道(NBO)分析. NBO 计 算 是 利 用 Gaussain03 软 件 中 的 模 块 , [27] 以 DFT 方法在 B3LYP/6-31G* * 水平完成, 过渡金属应 用 LANL2DZ 赝势基组. 所有计算工作是在联想深 腾 1800 服务器和联想 PC506 计算机上完成.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附能的计算 图2是二苯并噻吩分别在Ag(I)-Y和Cu(I)-Y分子
筛 16T 模型上吸附结构的计算结果. 有机物分子在 金属阳离子交换的分子筛上的吸附 能 ΔEads 根 据 下
图 1 3T-X(a )和 16T-X(b )的模型结构(X=Cu +, Ag+) F ig.1 Th e m od els of 3T-X(a)an d 16T-X(b )
(1Institute of Chemistry for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P. R. 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atalysis,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alian 116023, P. R. China)
542 [Article]
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Acta Phys. -Chim. Sin., 2006, 22(5): 542~547
May www.whxb.pku.edu.cn
Cu (I ), Ag(I )/分子筛化学吸附脱硫的 π- 络合机理
周丹红1, 2*
关于铜和银离子交换的 Y-型分子筛吸附的 理 论计算已有报道, Yang 等人采用含两个骨架 T 原子 的 2T模 型(HO)3Si-O-Al(OH)3, 在 B3LYP/LANL2DZ 水 平 上 应 用 密 度 泛 函 理 论 (DFT) 研 究 了 苯 和 噻 吩 的 吸附[23]. 但是由于该模型较小, 忽略了分子筛骨架对 于体系能量和结构的影响. 本研究将采用 16T 分子 筛簇模型(H22Si15AlO22), 对含多环的噻吩系列分子(苯 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和 4, 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的吸 附进行理论计算. 进一步通过自然键轨道分析, 研究 分子筛担载的金属阳离子与噻吩和苯分子之间的 π-络合作用机理.
Keywor d s: DFT, π-Complexation adsorption, NBO, Metal ionic exchanging zeolites, Desulfurization of fuel
汽车尾气中含硫化合物是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 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 世界汽油规格中对硫含量作了
1 计算方法和模型的选取
1.1 模型的选取 为了比较模型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选取 3T
模型和16T模型作为吸附剂模型(见图1), 所用金属
阳 离 子 X+(X=Cu+、Ag+) 与 骨 架 桥 氧 的 距 离 大 约 为 0.2 nm. 3T 模 型 以 O-Al-O 桥 为 中 心, 含 有 15 个 骨 架原子. 16T 模型含有 60 个骨架原子, 包括了一价 铜和银离子落位的六元环骨架以及大半个超笼, 可 以反映出吸附中心附近分子筛骨架的拓扑结构, 并 且能代表亚铜离子落位在裸露的六元环上, 即落在 FAU 型分子筛的 S II 位, 也就是最暴露的位置[24]. 所 有的模型都是从 FAU 型分子筛晶胞[25]中截取的. 对 所采用的模型, 氧和硅的悬断键用氢来饱和, 并固定 O—H 键长为 0.098 nm, Si—H 键长为 0.146 nm. 1.2 计算方法
Vol.22
表 1 含硫化合物在 3T 和 16T 模型上的吸附能(k J·m ol- 1) Table 1 Adsorption energies(kJ·mol-1) of organic sulfur
Ab st r ac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has been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π-complexation adsorption of aromatic sulfur compounds such as thiophene (TP), benzothiophene (BT), dibenzothiophene (DBT), and 4, 6-dimethyldibenzothiophene (4, 6-DMDBT) by ion exchanging faujasite type zeolites with Cu+ and Ag+ cations. The calculations were based on the cluster models of 16T (H22Si15AlO22), and performed with BLYP function and DNP basis set. The effective core potential basis set was used for transition metal atoms. The calculated interaction energies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ability of the ion exchanging Y zeolites for thiophenic compounds followed the order: Cu(I)-Y > Ag(I)-Y. Their adsorption ability for thiophenic compounds is higher than that for benzene. The calculated adsorption energy of the thiophenic compounds increased as 4, 6-DMDBT < DBT < TP < BT, which agrees with the experiment. The natural bond orbital (NBO) analysis of the second-order perturbative energy have been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π-complexation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thiophene and benzene on Cu(I)-Y and Ag(I)目前国外广泛使用的汽油含硫量已经达 到30 μg·g- , 1[1-2] 而我国2000 年7月实施的车用汽油有
Received: September 22, 2005; Revised: December 7, 2005. * Correspondent, E-mail: dhzhou@dicp.ac.cn; Tel: 0411-84258329.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王玉清1 贺 宁1 杨 刚2
(1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 辽宁 大连, 116029; 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 大连 116023)
摘要 应用 DFT 研究了一系列含硫的杂环化合物(噻吩、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和 4, 6-二甲基二 苯并噻 吩)以 及 苯分子在 Cu(I)-Y、Ag(I)-Y 分 子 筛 上 的 化 学 吸 附. 计 算 采 用 16T 分 子 筛 簇 模 型(H22Si15AlO22), 对 过 渡 金 属 采 用 了 赝势基组, 在 BLYP/DNP 水 平 上 完 成. 相 互 作 用 能 的 结 果 表 明, 阳 离 子 交 换 的 分 子 筛 对 含 硫 杂 环 芳 香 族 化 合 物 吸附 能 力 的 顺 序 为 Cu(I)-Y > Ag(I)-Y. 两 种 吸 附 剂 对 噻 吩 类 分 子 的 吸 附 能 力 大 于 苯 分 子. 噻 吩 衍 生 物 的 吸 附 能 顺序依次为 , 4, 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 < 二苯并噻吩 < 噻吩 < 苯并噻吩, 与实验结果相近. 通 过 自 然 键 轨 道 计 算, 研究了分子筛上担载的 Cu(I)、Ag(I)金属离子与噻吩和苯分子之间的 π-络合 作用, 分析比较了自然键电子给体- 受体之间的二阶微扰稳定化能, 并探索其络合机理.
(X=Cu +, Ag+)
图 2 16T-Ag-DBT(a )和 16T-Cu -DBT(b )的优化结构 F ig.2 Op t im ized st r u ct u r es of 16T-Ag-DBT(a)
an d 16T-Cu -DBT(b )
544
Acta Phys. -Chim. Sin. (Wuli Huaxue Xuebao), 20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