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前列腺增生护理

前列腺增生护理

前列腺增生的护理
一、病因及病理: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

发病原因既与雄激素有关,又与雌激素有关。

因此有学者认为人体内雄激素雌激素平衡失调,可能为前列腺增生的病因。

前列腺增
生能引起尿路梗阻,最终使病人的肾功能收到损害。

二、临床表现
起初症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加重,梗阻为最主要的症状。

1、尿频早期表现为尿频,尤其是夜尿次数明显增多,随着梗阻的加重,白天也可
出现尿频。

2、排尿困难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尿道,使尿道变长,弯曲,变窄,阻力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等待,排尿时间延长,尿线细而无力,并继而出现尿
潴留。

3、血尿是由于覆盖在增生组织上的粘膜静脉破裂所致。

出血量不等,为间歇性,
多数出现在排尿后。

偶有大量出血,凝血块可造成急性尿潴留。

4、其他症状可合并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

合并肾功能损害时可出现贫血,血压增高等。

三、辅助检查
1、直肠指检是诊断的重要措施之一。

直肠指检应在排空膀胱后进行,可保证检查的
准确性。

2、残余尿测定检查前嘱病人尽量排空膀胱。

正常人排尿后膀胱内没有或仅有极少
残余尿(5ml以下),如残余尿超过50ml,则提示膀胱逼尿肌已处于失代偿状态。

在无菌条件下用导尿法测定残余尿。

3、尿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率、膀胱压及尿道压的测定,是判断逼尿肌功能及损害
程度的检查方法,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

4、膀胱镜检查在病人没有合并尿路感染的情况下选择性的进行。

膀胱镜检查不仅可以确定病理变化,决定手术方案,而且还可以发现膀胱内有无其他病变。

5、泌尿系统X线检查包括泌尿系平片、膀胱造影、CT或MRI检查,可了解前列
腺大小、形态及密度。

四、对疾病的心理社会反应
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是一种进行性逐渐加重的疾病。

开始时症状不太明显,往往未引起病人足够的重视。

随着疾病的发展,并出现尿频,特别是夜尿次数的增多,严重影响病人的休息与睡眠。

因增生前列腺压迫尿道,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血尿等症状,疾病造成病人肉体上的痛苦及较大的精神压力,留置尿管的病人又带来很多生活的不便,病人希望尽快得到治疗。

前列腺增生又多为老年患者,更希望护士能给与更多的照顾,帮助解决手术前后生理及心理的问题。

五、与疾病相关的健康史和生活史
1、注意评估病人平时饮水习惯,是否有足够的液体摄入和尿量。

2、是否有定时的排尿习惯,有无憋尿的情况。

3、评估病人平时排尿困难程度,是否有尿潴留存在。

4、评估病人夜间睡眠状态,是否给予安眠药帮助睡眠。

5、评估病人排尿及体温状况,是否合并尿路感染。

6、评估病人是否存在紧张、焦虑的心情。

六、治疗原则
1、前列腺增生无临床症状,无残余尿者需随诊。

2、药物治疗目前应用的各种药物通过药理作用达到抗雄激素、抗雌激素,缩小前列腺,缓解梗阻的目的。

3、透药疗法射频和微波治疗,是一种热疗方法,不能根治,适合于早期增生体积较小的病人或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病人。

4、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其适应症为:下尿路存在梗阻症状,残余尿量60ml以上;尿动力学改变明显;多次发生尿潴留、尿路感染,肉眼血尿或并发膀胱结石;引起上尿路积水和肾功能损害,对尿路感染及肾功能损害严重者,应先给与药物控制,导尿引流尿液,待情况得到一定改善再行手术治疗。

1)非开放性手术治疗主要指经尿道行前列腺切除术(TURP)
2)开放手术主要对腺体较大,合并膀胱结石的病人。

七、主要护理诊断及预期目标
1、焦虑:与检查及治疗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自述紧张感减轻,身心放松。

2、尿潴留:与梗阻排尿困难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无憋尿感,测残余尿量减少。

3、睡眠形态紊乱:与夜间尿频有关。

预期目标:夜间睡眠安稳,清晨醒后无倦容。

4、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排尿困难,主观限制液体入量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够按指导饮水。

5、沐浴自理缺陷:与留置导尿管或耻骨上造瘘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清洁的需要得到满足,躯体无异味。

6、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尿液引流管或手术有关。

预期目标:生命体征平稳,无感染体征。

7、潜在并发症:出血。

预期目标:尿出血时及时发现和处理。

8、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前列腺疾病的知识。

预期目标:病人能叙述有关前列腺术后的注意事项。

9、疼痛:与手术或膀胱痉挛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自述疼痛减轻。

舒适感增加。

10、躯体移动障碍:与术后持续冲洗有关。

预期目标:日常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11、急迫性尿失禁:与较长时间留置气囊导尿管有关。

预期目标:膀胱功能正常,能自主控制排尿。

八、护理措施及措施依据
1、主动倾听病人或家属所提出的问题,介绍检查、治疗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除病人的紧张心理。

2、随时观察病人排尿情况,有尿潴留时及时留置尿管引流尿液。

3、注意排尿次数,特别是夜尿次数,为保证病人的休息,减轻焦虑的心情,可给予镇静安眠药物,保证病人得到较好的休息。

4、正确指导病人合理补充水份及营养,使其能较好地耐受手术治疗。

5、为保证病人的清洁与健康,协助病人洗澡与擦澡,在洗澡过程中保护好所留置的导管。

6、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应定时擦洗消毒尿道口耻骨上膀胱造瘘的病人,定期更换造瘘口处的敷料,预防感染。

7、注意观察尿色的变化,术后在持续冲洗过程中如有血块、前列腺碎屑堵塞现象,应加快冲洗速度或用注射器加压冲洗,使引流出的液体清澈或粉红的。

一般在术后12小时后很少再发生活跃出血。

8、随时注意病人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的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

9、疼痛是引流管刺激或手术所致,可给予解经止痛药物。

但当病人患有青光眼或心脏病时,应禁止使用,以防血压增高加重出血。

10、术后常规给予缓泻剂,以防用力排便而引起局部出血。

术后5天内不宜灌肠。

11、术后病人因留置尿管持续冲洗,躯体移动受限,可协助翻身,应保证冲洗管有足够的长度,以防翻身时脱出。

12、为减轻术后拔管后所出现的尿失禁或尿频现象,一般在术后第2-3天瞩病人呼吸时收缩腹肌、臀肌及肛门括约肌。

也可配合针灸或理疗等辅助治疗。

尿失禁或尿频一般可在术后1-2周内缓解。

九、效果评价
1、经过前列腺知识的宣教,病人焦虑、紧张的心情是否已平静,是否具备了手术的条件。

2、尿潴留的病人留置尿管后,尿液的引流情况如何,尿液常规检查如何。

3、经药物及引流尿液,病人的睡眠情况是否有好转。

4、尿液引流及持续冲洗情况如何,是否存在血块或前列腺碎屑堵塞引流管?是否有进一步出血的危险。

5、伤口或膀胱痉挛配合药物治疗后症状是否得到缓解。

6、在健康指导下拔除导管后继续进行肌肉收缩的锻炼,尿失禁或尿频是否有所好转?
十、健康教育要点
术后前列腺窝创面往往需要1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被粘膜覆盖。

健康教育应注意
以下几点:
1、术后勿做用力的活动,如提重物、用力排便、活动过量等,避免增加创面静脉压力造成再出血的可能。

2、养成多饮水的良好习惯,保证每日足够的尿量。

多饮水可冲洗创面,减少尿液对创面的刺激。

3、多食易于消化的饮食,预防大便干燥,必要时可服缓泻剂。

4、尽量不坐的太久和骑车,以免因腹压增加而引起出血。

5、不要饮酒和吸烟。

6、结合病人康复情况,避免性生活。

原则上,经尿道切除术后一个月,经膀胱切除二个月后可恢复性生活。

7、如有出血、感染、尿流阻塞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