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电工

电子电工


2020/5/14
HYIT
3
§7.1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7.1.1 不同电流强度对人体触电的影响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的生理反应越明显,引 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就越大。按 照不同的电流强度通过人体时的生理反应,可将电流 分成以下三类: (一)感知电流
人体能感觉到的最小电流成为感知电流。比这个电 流小,人就感觉不到了。
2020/5/14
HYIT
21
§7.4 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
L1
L1
L2
L2
L3
L3
N
N
(a)未装保护接地
(b)装设保护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保护接地原理图
2020/5/14
HYIT
22
§7.4 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
(二)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是指低压配电系统中将电气设备外露导电
部分与供电变压器的零线直接连接。
L1 L2 L3 N
保护接零原理图
2020/5/14
HYIT
23
§7.4 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
实施保护接零后,假如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或带电部 分碰到外壳,就构成单相短路,短路电流很大,使碰壳 相电源短路保护,自动切断电源,这是人就不会发生触 电。实施保护接零时,必须注意零线不能断线,否则电 气设备发生漏电或带电部分碰到外壳,就不会构成单相 短路,电源也不会自动切断电源,设备就失去了保护, 同时会造成人体触电危险。
2020/5/14
HYIT
12
§7.2 电流对人体伤害的分类
在高压系统中由于误操作,如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 带电挂接地线等,会产生强烈的电弧,将人严重灼伤。 另外,人体过分接近带电体,其间距小于放电距离时, 会直接产生强烈的电弧对人放电,造成人触电死亡或大 面积烧伤而死亡。强烈电弧的照射还会使眼睛受伤。
HYIT
6
§7.1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7.1.3 作用于人体的电压对人体触电的影响
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越高,流过
人体的电流就越大,也越危险。而且,随着作用于人体
的电压升高,人体电阻还会下降,致使电流更大,对人
体的伤害更严重。
7.1.4 电源频率对人体触电的影响
人体触碰到的电源频率越高或越低,对人体触电
(一)电气设备过热 引起电气设备过热的主要原因有: 1、短路 线路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电流将增加到正常工作电流 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使设备温度急剧上升,尤其是连 接部分接触电阻大的地方,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引燃 点,就会引起燃烧。
2020/5/14
HYIT
27
§7.5 电气装置防火
7.5.1 电气火灾的原因
危险性不一定就越大。对人体伤害最严重的交流电频
率是50-60HZ。
2020/5/14
HYIT
7
§7.1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7.1.5 人体电阻对人体触电的影响
人体触电时,当接触的电压一定,流过人体的电 流大小就决定于人体电阻的大小。人体电阻越小,流 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也就越危险。
人体电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人体内部电阻和 皮肤表面电阻。前者与触电电压和外界条件无关,一 般在500欧姆左右;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广泛采用额定动作电流不超过 30mA、无延时动作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为直接 接触触电保护的补偿防护措施。
2020/5/14
HYIT
26
§7.5 电气装置防火
7.5.1 电气火灾的原因
电气火灾的原因,除了设备缺陷或安装不等等设计、 制造和施工方面的原因外,在运行中,电流的热量和 电火花或电弧等都是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
2020/5/14
HYIT
24
§7.4 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
7.4.2 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低压,但低压不一定是安全电压。《电 力安全工作规范》(GB26860-2011)中规定,低压是指 用于配电的交流系统中1000V及以下的电压等级。而《 安全电压》(GB3805-83)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为42V, 36V,24V,12V和6V,且应根据作业场所,操作条件、 使用方式、供电方式、线路状况等因素选用。例如机床 的局部照明应采用36V及以下安全电压;行灯的电压不 应超过36V;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 便的场所应采用12V安全电压;还有一些移动电气设备 等都应采用安全电压,以保护人身用电安全。
2020/5/14
HYIT
4
§7.1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二)摆脱电流
触电人能自主摆脱的最大电流成为摆脱电流。比这
个电流大,人就无法自主摆脱了,比这个电流小,人能
够自主摆脱。 (三)致命电流
在较多时间内,危及人生命的最小电流成为致命电
流。一般情况下,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超过30-50mA时,
人的心脏就可能停止跳动,发生昏迷和出现致命的电灼
2020/5/14
HYIT
25
§7.4 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
7.4.3 装设剩余电流保护器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是指电路中带电导体对地 故障所产生的剩余电流超过规定值时,能够自动切断 电源或报警的保护装置。它包括各类剩余电流动作保 护功能的断路器、移动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和剩 余电流动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剩余电流继电器及其 组合电器等。
2020/5/14
HYIT
18
§7.3 人体触电类型
(二)接触电压触电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不应该带电,但由于设备使
用时间太长,内部绝缘老化,造成击穿碰壳;或由于安 装不良,造成设备的带电部分触碰到金属外壳;或其他 原因造成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此时,人若触碰到带 电外壳,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这种触电称为接触电压触 电。
2020/5/14
HYIT
11
§7.2 电流对人体伤害的分效应、化学效应以及电刺 击引起的生物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伤多见于肌肉 外部,而且在肌体上往往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常见的 电伤有电弧烧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等。
(一)电灼伤
电弧烧伤是最常见也是极严重的电伤。在低压系 统中,带负荷特别是感性负荷拉合裸露的闸刀时,产 生的电弧可能会烧伤人的手部和面部;线路短路,跌 落式熔断器的熔丝熔断时,炽热的金属微粒飞溅出来 也可能造成灼伤;
2020/5/14
HYIT
19
§7.4 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
防止人身触电,要时刻具有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工 作中一丝不苟;要努力学习专业业务,掌握电气专业技 术和电气安全知识。另外,必须严格遵守规程规范和各 种规章制度。从设计、设备制造、设备安装验收、设备 运行维护管理以及检修都必须按规程规范,要保证质量 ,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除上述这些要求外,为确保安 全,还要根据规定有屏护、间距、安全标志及防止人身 触电的一些技术措施。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有保护 接地和保护接零、采用安全电压、装设剩余电流保护器 等。
N
L1
L1
L2
L2
L3
L3
(a)中性点接地系统的触电 (b)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触电 单相触电示意图
2020/5/14
HYIT
16
§7.3 人体触电类型
(二)两相触电 如果人体同时接触电气设备或电力线路中两相带电体,
或者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过分靠近两相带电导体而 发生电弧放电,则电流将从一相导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 相导体,这种触电现象称为两相触电。显然,发生两相 触电危害更大,因为这是作用于人体的电压是线电压。
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也不同。很明显,电流从左
手2到020脚/5/1是4 最危险的途径。 HYIT
9
§7.1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7.1.7 人体健康状况对人体触电的影响
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思想就集中,工作中就不容易发 生触电,万一发生触电时,其摆脱电流相对也较大。反之, 若有慢性疾病,身体不好或醉酒,则精力就不易集中,就容 易发生触电事故;而且触电后,由于体力差,摆脱电流相对 也小,加上自身抵抗力差,容易诱发疾病,后果更为严重。 身心健康也是影响触电的重要因素。
7.3.1 直接接触触电
人体直接碰到带电导体造成的触电或离高压带电体 距离太近,造成对人体放电这两种情况的触电称之为直 接接触触电。
2020/5/14
HYIT
15
§7.3 人体触电类型
(一)单相触电
如果人体直接碰到电气设备或电力线路中的一相带 电导体,或者与高压系统中一相带电导体的距离小于该 电压放电距离而造成对人体放电,这时电流将通过人体 流入大地,这种触电成为单相触电。
L1 L2 L3
两相触电示意图
2020/5/14
HYIT
17
§7.3 人体触电类型
7.3.2 间接接触触电
(一)跨步电压触电 当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从接
地点向大地四周流散,这是在地面上形成分布电位。在 20米以外大地电位可认为等于零,距离接地点越近,大 地电位越高。人假如在接地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就 有电位差,这就是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 电成为跨步电压触电。
引起线路短路的原因很多,如电气设备载流部分 的绝缘损坏,这种损害或者是设备长期运行,绝缘自 然老化;或者是设备本身不合格,绝缘强度不符合要 求;或者是绝缘受外力损失引起短路事故。再如在运 行中误操作造成弧光短路等等。
2、过负荷 由于导线截面积和设备选择不合理,或运行中电流 超过设备的额定值,引起发热并超过设备允许的长期 运行温度而过热。
电工电子技术(上)
第7章 安全用电
§7.1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7.2 电流对人体伤害的分类 §7.3 人体触电类型 §7.4 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 §7.5 电气装置防火
2020/5/14
HYIT
2
第7章 安全用电
本章要求: 1.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2.了解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类型; 3.掌握人体触电的类型; 4.了解防止人身触电和电气设备防火的技术 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