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宿迁 骆马湖分析

宿迁 骆马湖分析

我是位宿迁本地人,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很关注宿迁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

现在我有个很大胆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荒诞的想法,就是在骆马湖里修人工岛,我把它取名为太阳岛,具体方案可参见所附图示,表面看来这个方案将耗费巨额财力,而且现阶段也没有立竿见影的经济价值,可是从长远来说,这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选择。

首选的理由是市区在向西发展,市委也提出“北扩西进,引湖纳山”的发展战略,而处于市区西北角的骆马湖被纳入城市版图后,无疑将城北和城西的交通割裂开来,形成一种天然的障碍,这样在骆马湖里修太阳岛,并以此岛为节点修二环北路和二环西路,将使城西与城北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

同时二环北路的建成将使城北变成山水相间、交通畅达的城市后花园,合理的整合了各区位的优势,使宿迁真正与山水融合起来。

其次的理由是这将优化宿迁的旅游环境,宿迁有少山之憾,却有多水之福,水是宿迁发展旅游业的灵魂所在,现在讲究特色旅游,宿迁的地理特色就是两河两湖,在骆马湖里修太阳岛,并在岛上建一幢像阿联酉迪拜市金帆船酒店那样的临湖酒店,将使宿迁成为国内别具特色的水景旅游城市,提升宿迁的城市品位。

同时太阳岛将骆马湖东南部的景点串接在一起,将原来的条状旅游带变成总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的块状旅游区,使宿迁的风景区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三个理由是从水利安全的角度加以考虑。

从事物的两面性来分析,万倾碧波的骆马湖对宿迁的城市安全也是一种潜在威胁,骆马湖地处沂沭泗水系下游,是沂沭泗流域调洪蓄水的特大型水库,承泄上游5.8万立方米的来水。

沂沭泗上游地区来水具有源短流急、峰高量大等特点,洪水一旦来袭,骆马湖水位将猛涨,高水位将对骆马湖大堤构成巨大压力,而且宿迁冬天常刮西北风,骆马湖东南部大堤处的风浪很大,建太阳岛后,将骆马湖分成西北部的大湖和东南部的小湖,小湖内的风浪将明显减弱,减少了湖水对骆马湖东南部大堤的侵蚀,拱卫了城区的安全,而且此小湖将是优良的避风港和渔业养殖基地。

具体的设想还包括在该岛的西南方向,大运河和古黄河之间,大体在探楚村的位置建峦山风景区,峦山风景区的规模比嶂山森林公园稍小一些,可采集骆马湖周边湖滨的泥沙将此处垫成主峰约50米左右的丘陵地带,遍植杨树、果树,将此处建成宿城区最大的杨树林带和果园。

峦山风景区的建设还可以和人防工程结合起来,在平地上建钢筋混凝土的拱形隧洞,洞上覆土,再在上面植树种草,这样既可以抬高山体高度,又节省土方,隧洞还可以作为防空设施或开发为旅游景点,一举多得。

从泄洪的角度看,大运河和古黄河是宿迁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如两道铁链缚住了骆马湖这条汪洋巨龙,使其在洪水期间有出路,枯水期间有补给,保障了骆马湖的水位和安全。

峦山和嶂山互成犄角之势,成钳状锁住了骆马湖东南部的洪水走向,成为宿城北部重要的防洪屏障。

最后从技术的可行性来分析,解放前骆马湖里就有大量在枯水期可耕种的土地,秋种春收,夏季洪水期就弃耕还湖,到20世纪50年代政府兴修水利才形成现在的湖区规模,正常水位只有几米深。

所以该岛的垫高最多只有二十余米的施工量,太阳岛的面积预计为0.5平方公里左右,岛体土石方填量约100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约200万立方米,对比长江三峡大坝的规模和投资,太阳岛的土石方量相当于三峡大坝的十分之一,预计投资为200亿元人民币(以2005年物价指数计算)。

这个投资并不是个天文数字,还是可以接受的,阿
联酉的迪拜市现在正耗资30亿美元、在大海里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岛。

所以筑岛和建酒店的技术可向阿联酉人学习。

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主要的难度是钱的筹措问题,我们宿迁当然掏不出这么多钱,应争取向国际融资,这是一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巨大工程,宏伟的规划和良好的旅游前景会将世界的目光吸引到宿迁来,规划和建设太阳岛的过程就是宿迁走向世界的过程,宿迁要开放,先要放开自己的眼光,拿出具有世界高水平的规划方案,以地球村的心态接纳八方来客,以促进骆马湖的繁荣。

这里提个口号,就是“立足世界,放眼百年,以大魄力建设现代化的新宿迁”。

现在宿迁大地上到处掀起了招商引资的热潮,招商引资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浙商刘卫高投资兴建的义乌国际商贸城,这个商贸城在选址和建筑格局上就是比我们宿迁人以前建的那个批发市场好得多。

招商所引进的不仅是外资,也包含不一样的见识。

总体来看,建这个岛是有必要的,只是关于太阳岛与陆地的连接问题,有两种方案,在湖面上建桥或修地下隧道,如果在湖面上建桥,首先是对湖泊地表的生态环境破坏很大,其次是从立面景观来看,长达十几公里的桥梁影响湖面的景观和游人的视线,突出不了太阳岛独特的艺术效果,是一种不太可取的选择。

如果建隧道与陆地相连则以上问题都不存在,该隧道暂定名为阳光隧道,具体路线应是:峦山风景区—骆马湖太阳岛—嶂山森林公园。

隧道在此三外均有出入口,即使发生湖水倒灌入隧道的灾害,由于峦山和嶂山地势较高,都不会对市区造成影响。

只是建隧道的难度和造价都非常大,需要对骆马湖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深入分析。

现在骆马湖里的采沙活动会造成湖底塌陷,严重破坏骆马湖地区的地质安全,应该坚决予以制止。

这样庞大的工程对宿迁来说,不是三年五载能办成的事,对于具体的实施方案,可分为四个步骤:
一.2008-2010,该方案的规划、论证和评审阶段,要和设立骆马湖环湖开发区的工作同步进行。

二.2011-2015,先建设二环北路和二环西路,二环北路向西建至骆马湖东岸,二环西路向北建至大运河边。

时不可待,机不可失,现在宿迁城北和城西的建设刚刚铺开,规划余地很大,这两条路作为城北和城西的交通骨干,必将带动城市发展和规范城市建设。

三.2016-2020,开工建设阳光隧道、骆马湖太阳岛和峦山风景区三大工程,从隧道里挖出来的土石方可用来筑岛,这个阶段的土石方工程量是非常之大的,要结合骆马湖清淤工程和渔港建设进行。

四.2021-2025,太阳岛建好后紧接着建设岛上的太阳酒店及附属设施,此举为点睛之笔,此时已开通的阳光隧道可为岛上的建设提供物资运输通道,有效的加快了施工的进程。

以上四个步骤分步实施,相互衔接,又各自独立,每一个步骤完成后,都能带来经济
效益,聚拢财气和人气,为实行下一个步骤做好铺垫。

随着技术进步,可以对下一个步骤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建设水平,但总体的方案应在2010年前确定下来,以后不宜更改。

骆马湖太阳岛是集各种高新技术于一身的多功能岛屿,施工难度之高、工程量之大是可以和在建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相媲美的,不过我觉得建这个岛值,真的建成了,可以说让骆马湖有种凤凰涅槃的新生。

对宿迁的城市档次和旅游业都是巨大的提升,建成后宿迁完全可以被评为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像APEC这样的国际会议都可以在太阳岛上举行,会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和深远的国际影响力。

长期以来,关于宿迁的发展,都有一种被苏北发展边缘化的危险,宿迁没有明显的交通优势,可是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如果把中国版图比作一只雄鸡,宿迁则处于这只雄鸡的胸口位置,宿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决定了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所以花再多的钱建这个岛都值。

希望关心宿迁建设的广大网友都来对这个方案提出意见,让它更加完善,骆马湖世界只有一个,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份资源,把她建设得更加繁荣。

吸引外资,为我所用,我们钟灵毓秀的宿迁城会变得更加美好!
在2008年新春之际,特赋小诗一首,以表心情:
斗转星移又一年,岁月荏苒多变迁;
改造山河绘宏图,瑶台美景落人间。

试想此项工程完成,宿迁将呈现出一副多么喜人的景象:城东阡陌成行,城西工业兴旺,城南交通繁忙,城北书声琅琅,城中人流熙攘,嶂山森林公园绿荫清凉,峦山风景区瓜果飘香。

端一杯香茗站在骆马湖太阳酒店百米高楼的观景台上,北面是万倾碧波,南面是渔船穿梭,阳光洒满一身,心情是多么舒畅,美丽的宿迁真正成为人间的天堂。

本文摘自: 泗阳论坛() 详细出处请参考:/thread-13296-1-1.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