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推进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在全省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林云举(2015年12月1日)同志们:这次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现场会非常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总结近年来全省森林抚育工作成效,交流各地经验做法,部署安排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全面推进全省千万亩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去年省委26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森林浙江”建设。
昨天,会议组织参观了桐庐县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现场。
今天,桐庐、鄞州、德清、仙居、开化、龙泉等6个县(市、区)分别介绍了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和森林抚育工作的经验做法。
会后,还要专门组织培训,请国家林业局造林司森林经营处蒋三乃处长、中国林科院陆元昌研究员等领导、专家给讲解技术要求。
希望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认真学习借鉴,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和森林抚育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近年来我省森林抚育工作取得的成效自2010年起,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省开始启动森林抚育工作,坚持扩面提质同步,层层组织发动,积极探索创新,大力实施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度,实现了思想认识从忽视到重视、资金投入从无到有、抚育规模从小到大的有效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组织部署持续发力。
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森林抚育工作,建立了造林和抚育的补贴制度,实现了森林抚育国家扶持零的突破。
省委、省政府把森林抚育作为森林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大力推进森林抚育工作,并纳入新农村和生态省年度考核。
省林业厅把森林抚育作为重点工作,强化工作部署,加大推进力度,先后在建德、富阳、龙泉、江山召开全省森林抚育工作现场会,出台森林抚育相关政策,有力有序推进组织实施。
各地结合实际抓落实,采取有效举措,结合“四边三化”、松材线虫病除治、珍贵树种发展、大径材培育等工作,突出重点,优化布局,优先安排通道沿线、城镇周边、国有林场等区域,沿线连片整体推进。
五年来,全省共实施森林抚育补贴面积463万亩,有力地提升森林质量和景观水平。
杭州市启动了“三江两岸”景观改造工程,实行有效的政策扶持。
桐庐县按照“全域风景”的目标,连续多年推进森林抚育和林相改造,美丽多彩的森林已成为“最美县城”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鄞州区启动实施通道、岸边、古道、山头、茶园五个“十大”森林彩化工程,努力构建色彩丰富、季相明显的城乡森林生态系统。
开化县组织开展国家公园锦绣行动“312”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打造3条景观通道、提质100万亩公益林、建设200处景观林。
(二)资金投入大幅增加。
省厅会同省财政制定出台了《浙江省财政林业补贴资金与项目管理办法》,省以上补助标准从2010年的100元/亩提高到平均200元/亩,2010-2014年中央和省里共投入6.13亿元,其中中央4.1亿元、省2.03亿元。
今年,全省设立彩色健康森林和木材储备林建设项目,结合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补助标准提高至彩色健康森林500元/亩、大径材培育800元/亩、珍贵树种造林1500元/亩,有效调动了基层积极性。
许多县市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导,出台鼓励推进森林抚育的扶持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森林抚育工作。
淳安县坚持实施千岛湖林相改造工程,从今年起进一步加大力度,计划今后三年每年投入3000万元;义乌市制定《森林抚育工程项目和补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近3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200万元;桐庐县将每年安排600万元资金用于色彩林业建设;永康市每年森林抚育配套资金不少于500万元;云和县以三沿区域为重点,加快景观林建设,县级财政累计投入森林抚育680万元;岱山县森林抚育投入标准已达到平均1200元/亩;北仑区制定森林抚育财政专项扶持政策,列入区财政年度预算,配套中央财政补贴600元/亩。
(三)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各地认真执行森林抚育技术规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把握关键环节,落实监管责任,实行全过程管理,确保实施成效。
一是把好规划布局关。
编制森林抚育规划方案,坚持沿线连片推进,重点安排杭金衢、杭新景、杭徽、诸永、上三、杭甬、甬金、台金、温丽等9条高速公路沿线山体森林抚育,有效提升通道沿线森林景观水平。
二是把好作业设计关。
组织有营造林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坚持实地调查、现场记录、科学设计。
义乌、临海等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作业设计交由市场主体承担,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检查。
三是把好施工验收关。
组织林业干部加强现场管理,全程跟踪检查。
建德市要求营林科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作为年终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是把好技术指导关。
开化、庆元等地认真总结符合当地实际的技术模式和典型案例,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水平。
在国家林业局组织的森林抚育补贴项目核查中,我省近两年总体得分分别为97.7分和99.8分,远远高于前几年,在全国各省区市排名中位居前列。
(四)综合成效逐步显现。
一是促进了森林蓄积增加。
从全省统计情况看,抚育林木比未抚育的每年亩均增加蓄积达到0.5立方米。
据2010年森林抚育试点的样地监测,杉木中幼龄林抚育后,平均胸径比未抚育增加0.6-1厘米,亩均年蓄积生长量达到1.5立方米,多增加0.7立方米;次生阔叶中龄林抚育后比未抚育平均胸径增长量多2.2厘米,亩均蓄积量增长量多1.3立方米,胸径大于10厘米以上大树比例多21.5%。
杉木大径材培育亩均年蓄积生长量达2.1立方米,多增加1.4立方米。
二是促进了林分结构改善。
通过清理杂灌木、病死木,改善了林内卫生状况,促进森林健康,有效降低了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发生的隐患。
江山、浦江等地结合松材线虫病防控,大力开展林地清理和林相改造,实现了森林火灾发生率和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双下降。
三是促进了山区林农致富。
项目实施以来,全省建成专业抚育队伍735支,累计投入用工1003万工,人均年增加劳务收入3000元左右。
龙泉市对1988年造林的林分实施杉木大径材培育,抚育间伐后每年每亩平均增加林木蓄积量0.98立方米,每年每亩可多获得经济效益300多元。
总体看,我省森林抚育工作已经实现了良好开局,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在思想认识上,一些地方对森林抚育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不够,认为我省水热条件好,森林只要实施封山育林,即可实现资源增长、生物多样性增加,森林抚育可有可无,甚至劳民伤财;一些地方由于近年来项目资金管理日益规范和森林抚育任务重、质量要求高、补助标准低等原因,滋生了懈怠情绪、畏难情绪。
在技术支撑上,近些年对森林抚育研究不够,在生产上还缺乏一些“套餐化、快餐式”的森林抚育技术模式;珍贵树种造林、大径材培育等一系列技术规程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森林抚育在政策法规上也还有许多限制。
在项目实施上,一些地方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实地调查不细致、作业设计不规范、抚育采伐审批手续不齐全、抚育方式不匹配、抚育措施不到位、档案资料不健全、完成面积不实等情况;一些地方没有制定完善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没有及时将补贴资金兑现给实施主体;一些地方把用材林、经济林、竹林抚育纳入补贴范围。
我们要努力适应新常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妥善解决诸多困难问题,加快推进森林抚育工作。
二、充分认识抓好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有森林面积90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60.91%,生态好不好、质量高不高、景观美不美,事关森林浙江目标实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生态文明和美丽浙江建设。
建设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就是要以森林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科学的人工经营措施,优化森林结构,提高质量效益,推动森林系统更稳定、功能更强大、景观更优美,满足人们对森林经济、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的需求。
打造珍贵彩色健康森林,是森林抚育工作的“攻坚版”和“升级版”,对于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增加木材战略储备、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抓好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是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
今年,中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筑牢生态屏障,更好地发挥森林多种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省委“两美”建设决定中,把“森林绿化美化”作为主要标志之一,要求全面推进森林扩面提质,积极建设全省景观森林,建设一流森林休闲养生福地。
去年,省委26号文件要求实施森林抚育工程,着力建设一批集景观建设、林相改造、生态涵养于一体的珍贵彩色健康森林。
各地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结合实际抓好落实,真正让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落地生根。
(二)抓好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是加快提高森林质量的必然选择。
我省森林覆盖率高,但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不高,很多地方“远看一片绿,近看是柴火”,急需改造的林分面积巨大。
全省中幼龄林4443万亩,占到乔木林6242万亩的71.2%;生态功能强大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3451万亩,只占到乔木林的55.3%;乔木林蓄积60.68立方米/公顷,仅为全国平均水平(89.79立方米)的2/3,世界平均水平(114立方米)的1/2。
实践表明,科学的森林经营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森林质量。
开化县林场间伐抚育监测表明,在合计间伐蓄积的情况下,每亩杉木林蓄积高出未间伐小班5.9立方米,相当于同比增加了27%的蓄积量。
临海市牛头山水库林场阔叶林抚育监测显示,比未抚育样地每亩蓄积增加1.7立方米,平均胸径大2.7厘米,胸径10厘米以上大树比例高31.5%。
鄞州区天童林场退化马尾松林抚育改造后10年,比未改造林分蓄积提高162立方米/公顷,增长了1.5倍,成效十分明显。
(三)抓好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是有力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基础工程。
良好的森林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并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能力,其质量高低对生态功能发挥至关重要。
据科学研究,每亩阔叶林的土壤自然含水量比马尾松林高6立方米。
常绿阔叶林土壤20厘米表土层自然含水量比马尾松林高5.7立方米/亩,比杉木林高3立方米/亩。
淳安县现有国有林70万亩,亩均蓄积是集体林的两倍以上,国有林综合持水量每公顷达1150立方米,同类集体林每公顷只有403立方米。
近年来,我省松材线虫病防控压力越来越大,2014年松材线虫病疫情分布于除衢州、金华外的9个设区市,涉及34个县(市、区)172个乡镇,除治枯死松树面积达61.33万亩,疫情发生点多面广,形势非常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