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的知识与中外重要的艺术成就一、艺术鉴赏的基本理论(一)概念艺术鉴赏指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也是人们通过艺术形象(意境)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
(二)功能艺术鉴赏的功能有四,第一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提高鉴赏者的审美能力;第二培养人们的品德,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第三,能开发人们的智力,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增强人们的智慧;第四,通过艺术鉴赏娱情怡神,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
(三)艺术鉴赏的过程艺术鉴赏的过程是一个艺术美的普遍规律同欣赏者的主观性有机融合的过程。
(四)艺术鉴赏的心理艺术鉴赏的心理现象及规律主要表现为:1、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出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多样性。
艺术作品的多样性,正式为了满足艺术鉴赏的多样性需要。
艺术鉴赏的多样性,原因在于艺术鉴赏本质上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鉴赏主体总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文化、职业、需要、兴趣等进行选择。
然而,艺术鉴赏中又存在着某种一致性,尤其是同一民族的鉴赏者,常常表现出某种共同的或一致的审美倾向。
(集体无意识)2、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所谓鉴赏心理的保守性,就是鉴赏主体审美经验中的定向期待视野,指人们的鉴赏趣味习惯于按照某种传统的趋向进行,具体表现为审美鉴赏活动中的种种偏好与选择。
鉴赏心理的变异性,就是鉴赏主体审美经验的创新期待视野,随着时代前进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和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欣赏习惯与审美趣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书法艺术鉴赏(一)定义:是指文字的书写方法,规律和法则。
中国书法其特定含义是指具有美的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
世界上各民族文字,都有自己的文字和书写技巧,但很多国家的文字都从“表意”走向了“表音”,只有中国的汉字从原始象形的“表意”,一直延续了下来。
长期的发展使中国书法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
(二)中国文字的演变中国书法的文字演变是甲骨文、金文、籀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三)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分类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分别是以唐代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这四位的姓来命名的(四)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及其作品1.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晋代人。
他最著名的书法作品是《兰亭序》。
王献之: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书和草书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2.颜真卿唐代人,《多宝塔碑》为其独创“颜体”楷书的代表作,字体匀称丰腴,庄重劲美,气势雄厚。
3.柳公权,唐代人,他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有《玄秘塔》、《神策军碑》、《金刚经》等。
与颜真卿并成为“颜筋柳骨”。
4.欧阳洵:唐代人,代表作品有《仲尼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5.赵孟頫:元代人,成就最高的是楷书和行书。
传世的楷书名作有《胆巴碑》、《湖州妙严寺记》等;小楷有《汲黯传》等;行书作品不少,如《洛神赋卷》等。
三、中国绘画艺术鉴赏(一)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
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意境。
(二)中国古代名画1.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洛神赋图》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
2.唐阎立本《步辇图》《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3.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唐宫仕女图》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画面上的唐代仕女端庄华丽,雍容典雅。
4.唐韩滉《五牛图》唐朝时,韩干以画马著称,韩滉以画牛著称,后人称为“牛马二韩”。
5.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
6.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
7.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时期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8.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
9.明仇英《汉宫春晓图》汉宫春晓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题材,主要描绘宫中缤妃生活。
10.清郎世宁《百骏图》意大利人郎世宁1715年他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
(四)中国近现代的名画1.丰子恺《折荷图》丰子恺的画中多一点文士气,沟通了文学及绘画的关系。
丰子恺通过两个“折得荷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的“小人心”,将观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绝妙美境。
2.傅抱石《中山陵》陵园处于群山之中,苍松翠柏环护其周,气氛庄严肃穆。
傅抱石的这幅画以精湛的技艺营造了这一氛围。
傅抱石的山水画以气势见长,如《江山如此多娇》(与关山月合作)、《待细把江山描画》等,均是气势磅礴之巨制均是此风格。
3.高剑父《鱼跃图》作者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洋画法进行创作,在舒缓平谧的水面上,一只大鱼奋然跃出水面,身体恰似一张弯弓,透出一股不可压抑的力量,嘴巴大开仿佛气吞河山。
4.关良《捉放曹》关良遵循着六法中的“骨法用笔”,采用斜三角形构图法,视角从关羽的红冠开始直到曹操白黑袍,形成强烈的对比,其中更有些许幽默与讽刺,整幅图充满了趣味。
5.齐白石《虾册》《虾册》此图表现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
纸上之虾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
6.吴昌硕《墨梅图》构图奇特,几条重墨线条,作为梅花主干,小枝旁出。
梅花以浅墨勾勒,生机灵动。
7.徐悲鸿《群马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
8.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作者以四川省为起笔,开卷是都江堰的铁索桥,接着,长江奔流而下,越三峡,过江陵,纳百川,最后投入大海的怀抱。
画面布局宏大,气脉流贯,繁复变化却又浑然天成,画面呈现苍茫幽深的意境。
四、外国绘画艺术鉴赏(一)西洋画的概念1.概念区别于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的西方绘画,包括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铅笔画、等许多画种。
传统的西洋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表现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
2.油画发展油画最早起源于欧洲,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板上作画,因为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肮脏,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
(二)著名的西洋画作品赏析1.泰奥多尔.居丹法国的肯特海滩描绘了在狂风暴雨的海浪中即将倾复的帆船,人们纷纷逃离帆船,乘上救生船逃命,狂涛汹涌,人们在挣扎,表达的是生命与意志的不可战胜。
2.俄国普基寥夫《不相称的婚姻》作品展示一个结婚场面: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正与一白发老者举行婚礼,神父为他们祝福,新娘低头无奈地默认了悲惨的命运,而成为新郎的老者则一幅傲慢的神情。
画家揭露了卑劣的社会交易和对女性的摧残。
3. 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希什金肖像》作者真实的再现了希什金这位俄罗斯歌手的外貌特征,一幅连腮美髯,性格开朗。
4.俄国伊萨克.伊里奇.列维坦《深渊》(又名:《夏天的傍晚》)《深渊》取材于俄国民间故事:一个磨坊主的女儿与一青年农民相爱遭到女儿的父亲坚决反对,结果青年给抓去当了兵,姑娘闻讯深感绝望,便从桥上跳入水潭。
5. 俄国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月夜》作品描述了一个穿白色衣裙的美丽少女、独坐池塘边的长椅上、她面前的池塘中漂浮着睡莲和菖蒲的画面。
6.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伏尔加纤夫》作品展现了伏尔加河纤夫的队伍,阳光酷烈,沙滩荒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揭露了纤夫的悲惨生活。
7.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作品取材于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基督在升天前与十二个门徒一起晚餐,十二个门徒表现各异,画家对人的形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从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表达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
8.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画家塑造了二百多个真人大小的、具有力士般的裸体巨人。
全画以耶稣为视觉中心,形成一个视觉左右对称均衡和谐的章法,人物的组合动势构成旋涡形,犹如暴风卷起的人群。
他们都毫无保留地呈现自己的业绩和罪恶,接受耶稣的审判。
9. 拉斐尔《雅典学派》画面中心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围绕这两位大哲学家画了 50多个学者名人,各具身分和个性特征。
他们代表着古代文明中七种自由学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等。
画家借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过去文明的赞颂,对未来发展的向往。
10. 俄国克拉姆斯柯依《无名女郎》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
作品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11. 意大利乔尔乔内《入睡的维纳斯》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
12. 意大利达.芬奇《蒙娜丽莎》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
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
13. 文森特凡.高《向日葵》画家以短暂的笔触把向日葵的黄色画得极其刺眼,每朵花如燃烧的火焰一般,显出画家狂热的生命激情。
14. 法国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
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
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
15. 法国弗朗索瓦.米勒《拾穗》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
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四、中国音乐艺术鉴赏——中国著名的音乐作品赏析(一)中国古典音乐1.《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