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状况评价

健康状况评价


体重指人体的净重量。通过对体重
变化的分析,可以综合反映出个体的健康 状况。目前我们普遍采用的判断体重的标 准值,一般都是根据某一特定人群的测量 结果,求出均数,再用离差法求出相应的 差别等级。
体力是指人体活动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实际上,体力是人体赖以生存和活动 的一种能力。它既表现在机体运动方面 又表现在机体对外环境刺激的抵抗能力 方面。通过测量体力可以准确的反映出 人体的健康状况。
2.定量方法: 按照以上问卷所
收集材料,需量化处理才能用于健 康定量评价。采用的定量方法有二 种:计算机定量法和人工定量法。
3. 状态评价: 在调查资料中,若将五 Nhomakorabea功能分成五个等,并进行计数处理,获得一个5 *6的交叉表。理论上讲,它代表着人群健康 的7776(即65)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难 作出分析与评价,加之分层过细对样本含量的 要求就高,在实践中就更缺乏可行性。因此一 般建议将健康水平分成三层来作健康分析可能 好些。
健康状况评价
一、个体健康状况的评价
(一)生物学指标的评价 (二)心理学指标的评价 (三)社会学指标的评价
查体与检查是为了获得
躯体健康状况的资料由专业人 员或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利用生 物、化学和物理方法所实施的 测量方法。
查体与检查
优点:所测量的资料客观性较强;
误差相对小。
缺点:要使用试剂与设备,组织专门人
有区别。
一般认为,情绪是和人的机体 需求相联系的;而情感则是同人的 社会需求相联系的,是人类所特有 的心理现象。情绪则带有情境性、 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的特点。
一、个体健康状况的评价
(一)生物学指标的评价 (二)心理学指标的评价 (三)社会学指标的评价
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中
心课题,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活动中相 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类极其复杂的关系, 也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或相互 之间心理上的距离。不同的人际关系会 引起机体不同的情绪体验,进而对个体 及群体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社会的需求和达到特定的目的等所 形成的特定的模式。可分为健康的与 不健康的行为模式。在不健康的行为 模式中,典型的是A、B型行为模式。
美国学者Friedman等认为,A型行为具有 “时间紧迫感、过分的竞争性和敌意“两个核 心成分, “ A型性格者不断的挣扎, 要在少 而又少的时间内完成多而又多的事情, 面对 个人竞争,A型性格者的反应是:易恼火、激 动、发怒和急躁 “。Friedman称此为A型行 为的AAIAI特征。
加达斯(1925)创立的方法,用以衡量人们对 于某人或某事的态度。社会学研究中也常常用 其测量人际关系。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本世纪70年代初期,首先在精神病学的 文献中出现此概念。医学及社会学工作者就社 会支持的评定方法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良好的社会支 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可以对处于应激状态下的 个体通过缓冲作用提供保护,另外对个体维持 良好的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二、群体健康状况的评价
(一)常用评价指标 (二)人口素质指标 (三)综合健康指标评价
综合健康指标法是一种根据
人群或地区的主要健康特点,选择 群体健康指标进行综合计算,用一 个综合健康指标(SHI)来评价不 同人群或地区相对健康状况的方法 。
综合健康指标法的研究始于本世纪
六十年代初,较早研究此法者是葡萄牙卫 生计划秘书处的L. Cayouada Motta。1960 - 1963 年 又 重 新 提 出 并 进 行 研 究 实 验 , 1970年初开始用于葡萄牙的第四个五年计 划。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员实施,故不易在大人群健康状 况评价时得到应用。
事实陈述法 就是让被
测者回答已经发生的和目前 正在发生的具体事实与情况 。
事实陈述法
优点:简单、直接,不需使用试剂与设备;
可采用灵活多样的获取资料的形式; 应用较广泛,适用于大人群的健康状 况评价。
缺点:对患病情况测量时,有时误差较大。
主观评估是对被测者的意向
明尼苏达人格测验表(MMPI)
本 世 纪 40 年 代 美 国 明 尼 苏 达 大 学 教 授 S.R.Hathaway 和 J.C.Mckinley 制 定 。 该 表可对受试者的人格特征作出客观的评 价,因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许多国 家都将其翻译成为本国文字加以使用。
卡 特 尔 人 格 测 验 ( personality
有时为了测量到某个个体指标,需 要同时考虑这个指标的各个侧面。例如 ,为了测得某个体的卫生知识水平,可 以列出若干有关卫生知识的题目,按答 对的题目数计分来代表卫生知识水平,
这属于综合记分法。
登记:对有关健康的事
件由专门人员记录下来,并以 档案形式保存。
身高指人体直立时(小儿仰卧时)
的净高度。是评价身体发育的基础指标 ,是身体生长长度的主要指标之一。该 项指标在青少年中主要用来评价身体的 增长速度以及整体的发育状况,而在成 年人中该指标是综合评价健康状况的一 项主要参数。
4. 程度评价: 分析研究人群中累计分值
的人数分布状况。累计分值等于每个人五种 功能的得分之和。得分少,说明健康水平高 ;反之亦然。从人群角度来看,小分值占的 人数比重大,此人群健康水平高;小分值占 的人数比重小,此人群健康水平相对比较低 。
总之,健康状况功能评价法,反映 健康的内容比较全面,调查指标涉及到 心理、躯体、社会各个方面,对描述人 体健康状况有较强的代表性。但由于指 标繁杂,不适于大群体研究。加之人工 评分标准不易掌握,故有一定局限性。
多指标聚类法
在家庭专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调查 中设计与健康、疾病有关的若干问题,由 被调查对象回答,在分析中,计算各类人 群所占的比重。此法1971年波兰首先使用 。他们评价了1901名十八岁以上成人健康 状况,并作出了统计学比较。
在整理分析资料时,按一定标准将人 群分成五类:第一类最佳健康;第二类指 没有疾病症状和体征;第三类具有某种症 状,但对生活、工作无影响;第四类是慢 性病;第五类是障碍和残疾,指由于健康 原因而影响工作和正常活动者。
由美国Duke大学教授G. L. Maddox于1972年 首先提出。其设计原则是:要对人群健康做出客 观评价,必须对人的各种功能作出可信的、有效 的、多侧面的定量的测量。它将人的健康分成五 个侧面:社会、经济、精神健康、躯体健康和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每个侧面又设计若干调查项目 来反映各方面功能完善情况.
性和心理状况进行测量的方法。 二 分 法; 等 级 法; 线 性 尺 度 法。
二分法: 对被测者的主观认识分
成非此即彼的两种情况;
等级法: 将被测者的主观认识分
成几个等级,在发问后提供几个不同 水平的答案以测量主观认识;
线性尺度法: 将被测者的主观
认识程度用一条不间断的线来表示 ,左端表示认识的最高程度,右端 表示认识的最低程度,测量时让被 调查者找出适合自己情况的线上位 置并做上标记。
测定体力的方法:
• 跑步法:适合于无严重疾患的中老年
人。测定时间为12分钟,被测试者在12 分钟内以最大的努力跑步,根据在规定 的时间内所跑的距离,在表中查对出相 应的体力级别。
• 步行法:适合于体弱多病
不亦采用跑步法测试的个体 。
一、个体健康状况的评价
(一)生物学指标的评价 (二)心理学指标的评价 (三)社会学指标的评价
人格(personality):又称为个
性,包括性格、气质及能力等。它是 个体心理活动中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 特征,是个体心理品貌的反映;是在 一定的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经特定的 社会文化、环境等的影响,在个人的 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关于健康人格的结构,马斯洛曾提出 了12条定性标准:
尚实际,有创见,建知交, 重客观,崇新颖,择善固执, 爱生命,具坦诚,重公益, 能包容,富幽默,悦己信人。
factor, 16PF)包括了16种人格因素,
问卷包括187个题目,分为A、B、C、D、E 、F6型,请被试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依次 回答:“是“或“否“,通过因素分析法, 最后得出16种特质因素在各个人身上的不同 组合,从而对个体的人格特征作出结论。
智力是反映个体心理能力的重要
指标之一,也是评价人体健康状况 的重要依据。人的智力通常通过智 商测验来评价。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RI=∑RiTi
RI:个人关系指数; Ri:某种关系存在与否(0,1); Ti:该种关系的强度。
RIw=∑WiRiTi
Riw:加权人际关系指数; Wi: 每种关系在个体人际关系中所
占的权重。
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社会测量法:具体做法主要是向团体成员提
出问题,让其回答。
社会距离尺度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E.S.布
生命素质指数PQLI
评价人口素质及健康状况的常 用指标。1975年由美国海外开放协会 首先提出,并得到广泛推广。
生命素质指数PQLI公式:
PQLI=(识字率指数+婴儿死亡 率指数+1岁期望寿命指数)/3 该 指 标 值 的 范 围 在 0 - 100 之 间 , 数值越大表明人口素质越高。
功能评价法
肖水源等(1987)提出了对于社会支持 的评价还应包括个体对于社会支持利用情况的 分析,并设计了符合我国文化习惯的《社会支 持评定量表》,共包括10个主要项目,分别从
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
个方面对个体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较为客观 的评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行为模式指个人为满足各种生理
SHI法的具体步骤: 选择指标; 确定权重; 计算约定值
CVi=(Ii-Ai)/(Bi-Ai)*100 计算SHI值
SHI=ΣCViWi/ΣWi
健康谱评价法是以家庭健康
调查资料来对群体健康进行评价 的方法。即实施中,按不同标准 将人群健康状况分成几类,而后 比较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