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进行小家电设计概括

如何进行小家电设计概括

74
2.2、壁厚 壁厚设计以均匀为佳,不均易产生缩孔和裂纹,易引起零件变形,同时会影响到模具的使 用寿命。壁厚很厚的铸件内部易产生缩孔,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大形铝合金,其壁厚不 宜超过6,因壁厚增加,其材料的力学性能将明显下降,因此推荐壁厚如表<2>。对外侧 边缘壁厚, 为保证良好的压铸成形,壁厚s>=1/4h, 且s>=1.5, s为边缘壁厚, h为边
二、压铸件设计
1、术语和定语 流痕:指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且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 的纹路。 冷隔:指铸件表面有与周边熔接不良的小块。 铬化:指铸件与铬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在铸件表面形成一层薄的 铬酸盐膜。 欠铸:指铸件成形不饱满。 网状毛刺:压铸件表面上有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迹。 溢流口:指金属液冷却凝固时为补偿金属收缩所设置的穴。
情况下加强筋端面的拔模度可设为0.5°。 例:特殊情况下加强筋的运用 2.4、圆角 圆角设计可使金属液流畅,气体易排出,有利于铸件成形,并能避免因锐
角致使零
二、压铸件设计
2.5、拔模斜度
拔模斜度的大小与零件的结构、高度、壁厚及表面粗糙度有关,在允许的 范围内,尽
可能取大值,有利于脱模。 非圆形内侧壁的拔模斜度如下表,外侧取表下表值
如何进行小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计
课程大纲
一.结构设计知识简述 二.压铸件设计 三.钣金件设计 四.塑胶件设计
一、结构设计知识简述
随着电子技术的使用范围的推广,灯具的功能、体积、重量、动转可靠性以及对各种环境 的适应性等诸多问题被纳入到结构设计的范畴,使灯具的结构设计逐步成为一个多学科的综合 技术,未来的灯具在光学设计、热学设计、安全设计、机械设计与工艺设计的科学化程度将大 大提高,各种专业软件的算法已经应用到或是即将应用到配光设计技术、温度模拟分布、热流 模型的建立等方面,特别是灯具系统化设计的理论和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纯机械技术和 工艺失去意义,现有的结构设计方法也面临着新的变革。
引起的气孔,裂 纹和收缩缺陷,同时能使金属流路顺畅,改善压铸的工艺性.筋高不超过15
倍壁厚,最大筋宽
不超过1.5倍壁厚,对筋高30以下,拔模斜度不小于3°,筋高30以上, 拔模斜
度不小于2°(通常在我司为节省成本,减轻重量,拔摸斜度一般都放得 很小,一般情拔
1°,高筋高30以上的拔2度,对于批量不大的产品应该也不会有很大问 题),在特殊
孔径的3到4倍, 对通孔,孔深为孔径的6到8倍。对孔径精度或孔距精度要 求较高
的,一般不直接铸孔,采用后序机加工处理, 但对壁厚较厚的孔,为避免机 加后出现
表面有砂眼,一般先铸出底孔,然后用机加去除加工余量。 2.8、文字和图案
文字大小不小于5号字体,凸起高度0.3~0.5, 线宽推荐0.8.,出模 度10~15度,如果外壳表面采用喷粉处理,其外侧面的文字及图案的凸
起高度采 用0.5,如果凸起高度用0.5以下的话,外壳喷粉之后会其字形及图案就 会模糊不清。 2.9、表面质量 2.9.1 压铸面
铝合金压铸表面粗糙度在3.2~6.3, 表面质量按粗糙度分为3级,详
二、压铸件设计
3、公差
3.1 尺寸公差
压铸件尺寸公差依据国标1804选取, 铝合金公差一般按5级取,对分 形
合金牌号 10 12
(%) 7.5-9.5 9.6-12
(%) 2-4 1.5-3.5
A380
7.5-9.5
3-4
<1>材料成份和力学性能
(%)
(%)
抗拉强度()
<0.3
<1.3
余量
241
<0.3
<1.3
余量
228
<0.1
<1.3
余量
245
耐力() 157 154
延伸率(%) 1.5 1.4
1.6
硬度() 73.6 74.1

0°45’
0°30’
2.6、相邻距离 尽量避免窄且深的凹穴设计,以免对应模具处出现窄而高的凸台,因受 冲击易弯
曲、断裂。如下图所示,当a过小时,易使模具在此处开裂,为使模具在此处有足 够的强
度值应不小于5。
二、压铸件设计
示例:相邻距离的合理设计
二、压铸件设计
2.7、铸孔 铝合金可铸最小孔径为2.5, 可铸孔径大小与深度有关,对盲孔,孔深 为
2、铸件设计及工艺 2.1、选材
铝合金压铸件的常用材料有:日本工业标准牌号1310,和12;美国 工业标准牌号360和A380;我国标准102104112和113,对于我司来讲, 压铸件的选材统一要求为12,珠三角压铸厂商常用材料为 1012和
A380 . 以上几种材料的成份和力学性能见表<1>
二、压铸件设计
目前,灯具的结构设计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整机组装结构设计 2、热设计 3、电磁兼容性设计 4、结构静力计算与动态参数设计 5、防腐蚀设计 6、连接设计 7、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设计) 综合上述,结构设计(灯具)现已包含着相当广泛的技术内容,其范围涉及到力学、机械 学、材料学、热学、电学、化学、光学、美学、环境学等,本讲义不想涉入到上述的具体内容 中去,而是配合上述过程问题讲述各种不同加工方式的结构的工艺性设计:压铸件工艺性设 计、钣金件工艺性设计、塑胶件工艺性设计等。
面及活动部位尺寸公差需低一级,对有严格精度要求的可做到3级, 对超出 要求的可
双方协商采用后加工来保证。
3.2、平面度公差
压铸件变形因素与模具的顶出机构、零件的结构、壁厚不均等有关,
变形量如 名义尺寸(长或宽)
~25
>25~63
>63~100 >100~160 >160~250 >250~400
缘壁的高度,如下图所示。
二、压铸件设计
壁的单面面积(2) 最小壁厚() 正常壁厚()
<2>压铸件最小壁厚和正常壁厚
<=25
>25~100
>100~500
0.8
1.2
1.8
例:壁厚设计-990801-89灯头壳版
2.0
2.5
3.0
>500 2.5 4.0
二、压铸件设计
2.3、加强筋 设计筋的目的是增加零件的强度和刚性,避免因单纯依靠加大壁厚而
拔模高度的一<=半3 。>3~6
>6~10
>10~18
>18~30
>30~50 >50~80 >80~120
>120~180 >180~250
圆形

3°30’ 2°30’

1°45’
1°15’ 1°
0°45
0°30’
0°30’
非圆形
5°30’ 4°30’ 3°30’
2°30’
1°45’
1°30’ 1°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