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铜鼓收藏馆

铜鼓收藏馆

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解说词入馆(序)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铜鼓之乡——东兰,参观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

我是解说员小韦。

广西东兰县是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区,至今仍保存使用铜鼓的古老习俗。

民间传承使用的铜鼓达612面之多,占世界传世铜鼓总量的三分之一强,被誉为“世界铜鼓之乡”。

东兰民间藏鼓、护鼓、祭鼓、用鼓之风至今仍十分盛行,传统铜鼓习俗保留十分完整,是千百年来铜鼓文化的“活化石”,东兰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铜鼓)文化艺术之乡。

这铜鼓收藏馆里,收藏了红水河流域充满传奇色彩的传世铜鼓多达一百多面,里面的每一面铜鼓,都载满了动人的故事和传说……记载着红水河古老的铜鼓文化,同时也记录着藏鼓人艰辛的收藏历程和对铜鼓的挚爱。

过道现在大家看到、听到的是音乐铜鼓演奏。

2010年2月,温总理来到东兰视察旱情,在听过东兰音乐铜鼓演奏并亲自演示之后,欣然挥笔题词“东兰音乐铜鼓”。

东兰人爱鼓、研鼓、敲鼓,并用它奏出动听的旋律,这是温家宝总理给我们的题词“东兰音乐铜鼓”,这是1989年江泽民总书记观看东兰音乐铜鼓的照片。

(前往鼓王厅)好,大家里面请。

前面这座具有壮家建筑风格杆栏式结构的综合楼,就是千年铜鼓的“家”,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各方亲朋好友的慷慨解囊支援中,铜鼓藏家陈耀灵先生建起了这座民间私人收藏馆。

馆内展有传世铜鼓达一百多面。

下面请大家跟随我进入是第一展厅——鼓王厅。

第一厅鼓王厅在我们正前方这个造型别致的人型铜鼓就是鼓王。

在咱们壮族,只有地位最高的、权利最高、最牛的人才能佩戴牛角铜鼓,那就是咱们铜鼓的先祖——鼓王。

鼓王下方是风水铜鼓,大家看,左青龙,又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铜鼓在壮族人民的心中是非常神圣的,而鼓王却在铜鼓上方,可见大家对鼓王的崇拜了。

在鼓王两边的分别是守鼓神将和护鼓神将。

他们手中都持有神笔和佛印,这些神器是用来驱邪除害的。

神台两侧是喜庆、祭祀比赛鼓,在壮语里是fi nyuan ,火鼓的意思,因为他是用红铜制作的。

红铜比青铜好,更耐敲,声音更洪亮。

而且,铜鼓本是阴阳配,左边那面是阳鼓,阴阳相配声音更嘹亮。

最靠近大门两侧的是护门神。

护好堂门迎来客,神灵常在人得福。

鼓王厅就为大家介绍到这。

请大家到下一展厅,鼓源厅参观。

这铜鼓收藏馆,共有3层,分5个展厅,下面咱们要参观的4个展厅分别是:鼓源厅、鼓庆厅、鼓威厅和鼓神厅。

第二厅鼓源厅鼓源厅主要是向要大家介绍铜鼓的来源。

东兰目前传承下来的铜鼓演奏打法很多,普遍是以4面为一组,有公鼓母鼓之分,大的为母,小的为公(或鼓身圈纹单数为公,双数为母)。

大家看到这有几幅油画,铜鼓的来源我们就从这里说起。

第一幅图前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大雨连续下了三年,洪水泛滥,有两个人(一男一女)躲在一个特大葫芦里幸运的活了下来,之后他们用大葫芦来装米煮饭、打水,后来他们又用泥巴仿造大葫芦烧制成泥锅。

某年大年三十晚上,突然有恶魔闯进家里,全家老少,有的被咬伤,有的被吓死。

一壮男急中生智顺手捡起一根火棍向恶魔横扫过去,火棍正好不偏不斜地打到火灶上的煮饭圆锅头,哐啷一声,圆锅头被打烂了,恶魔被吓跑了,其他人也获救了。

没有想到这煮饭的圆锅头竞是救命的锅头。

后来,家家户户都把圆锅当作驱赶恶魔的神物宝器放在家中的神坛上供拜。

第二幅画前有一户人家女儿一大早就到泉水边去挑水,因为远离家中神物宝器圆锅鼓,遇到野兽袭击,正好大伙赶来及时,才逃过一劫。

之后,专门做个水桶鼓供女人挑水用,如果遇到恶魔野兽袭击,敲打桶边,恶魔就跑了。

自从有了水桶鼓,女人早晚挑水就安全了。

第三幅画前这是鼓王上山砍柴遇到恶魔袭击,他慌忙挥舞菜刀斩魔,恶魔咬破了他随身携带装酒的葫芦,酒泼壶响,听到这奇怪的声音,恶魔害怕就逃跑,鼓王见恶魔逃了,立即加紧拍打葫芦,恶魔越是害怕,逃得无影无踪,鼓王得救了,他认为葫芦酒壶是救命神,于是仿造葫芦铸鼓神。

后来鼓王依照葫芦鼓铸出了各种各样的铜鼓来,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神奇无比,威力无穷,人见人爱,鬼见鬼逃。

一传十,十传百,远近闻名千里。

这就铜鼓来源的神奇传说,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一厅的铜鼓排序:从葫芦到锅头,再到水桶鼓,所有这些形状的铜鼓,都跟葫芦和锅头有很大的联系……每面鼓身上的饰物都不一样,代表的意义也不同。

在红水河流域,古人喜欢把喜庆、或者祈神、祝寿等活动内容镶嵌在鼓身,对我们的考古研究和探秘古老的红水河铜鼓文化有很好参考价值。

铸鼓先祖是鼓王,铜鼓老祖葫芦先,千般百样神奇鼓,一用就是上千年。

所以现在祭拜铜鼓,少不了酒,因为铜鼓是装酒水的葫芦演变过来的。

而鼓王也是酒王,所以祭拜铜鼓,祭拜祖先,祭拜鼓王就少不了酒。

第三厅鼓庆厅各位朋友,我们现在进的是鼓庆厅,大家可以摸摸一下灵鼓。

我们壮族人视铜鼓为神物和宝器,祭鼓、敲鼓等都需要缘份,心诚则灵、好缘摸好鼓,敲鼓祛邪恶,鼓声报吉祥。

摸完铜鼓以后敲鼓祛邪,相信幸福吉祥将会伴随各位一生!大家试试一下吧,心诚则灵哦!1号鼓许愿、祈福、喜庆神女鼓这是一尊美女背着铜鼓反弹琵琶像,铜像栩栩如生的和铜鼓完美结合,美女起舞迎宾客!7号鼓祈福、喜庆和谐鼓这是一面有青蛙、生肖五行的铜鼓,青蛙,在红水河流域的壮族集聚区叫它“蚂拐”,它是雷神的使者,为天庭报信。

也是壮族人的图腾。

所以壮族人敬拜它,还专门祭祀,每逢正月十五或农历二月初二举办“蚂拐节”,“蚂拐节”的活动有找蚂拐、祭蚂拐、葬蚂拐、和举行山歌会,敲打铜鼓告知神灵和方圆几十里之内的村寨,铜鼓声是节日集结和上报天庭的一种信号。

19号鼓许愿祈福、喜庆鼓这面鼓有鱼跃龙门,双龙戏珠、跑马、钓鱼等,古代铸这面鼓的应该是一个生活宽裕的家庭。

26号鼓:令鼓虎和狮代表权力和威严,牛代表忠诚和勤劳,鸡交配和蛙交配代表生育和兴旺,象鼻和青蛙相连代表和谐和服从。

一个村寨一个部落,只有团结和谐,忠诚勤恳,才是强大的力量,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所以,令鼓在古代和近代,具有召集,决策,和发令的威力。

29号鼓许愿祈福、喜庆鼓这也是一面镶刻有螃蟹的铜鼓,前面我们已经见过了。

古人当时是怕螃蟹的,螃蟹横行,人敢横行胆量高,敢吃螃蟹英雄汉!它是镇寨用的铜鼓。

35号鼓许愿祈福、神女圆鼓这是一面许愿鼓,在古代,圆锅鼓是一物两用,一是当鼓驱邪除妖用,二是当锅煮饭煮菜用。

古人把圆锅鼓当作家中宝物,谁家发生火灾,先得救出圆锅鼓。

传说有一天,红水河边的一个村庄,大人们都各自外出做工了,正是中午时分,一股火魔从天而降,烧了整个村庄。

一放牛女看到火灾,第一个冲进村庄。

她脱掉衣服,赤身裸体冲进火海,将一面圆锅鼓救出,跑到村边,跪着将圆锅鼓向天举起,念上咒语。

熊熊烈火就熄灭了。

所以用她许愿很灵的哦。

各位领导,您可以敲这如意鼓,默许心愿,拿点心意,表表诚心,敲鼓边,鼓响水漂如意到哦,敲完以后大家看看神女头上圆钵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第四厅鼓威厅铜鼓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这是普遍的看法。

红水河流域民间拥有铜鼓和用铜鼓从青铜器时代开始到今天已经穿越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什么原因使红水河流域的民间有这么多的铜鼓?很多图案、文字,我们很难去破解,到底蕴藏什么秘密呢?人们还在不断的去挖掘、研究!这一厅的铜鼓比较特别,有征战鼓、皇帝鼓、含羞美女鼓、祛病麻面鼓等等……让我和您逐个的去靠近它、了解它、敬拜它!展品名称:传说黄帝要拥有一面好鼓,是靠下属层层筛选供奉,为了铸造出一面符合进贡标准的鼓,不知要死了多少人,象含羞美女鼓就是给我们讲述这样的故事。

12号鼓:祭祀、许愿、含羞美女鼓故事在不少农村流传,说法不一,内容相仿。

说含羞女的父亲是红水河一个族的族长,要给皇帝铸造一面符合进贡标准的鼓。

规定时间内铸不出鼓来,诛连九族,眼看时间要到了,族长拿不出鼓。

女人很孝顺,知道到了年三十迎来的是灭顶之灾。

到了年三十晚,这少女洗完澡后,来到铸鼓的炉边上,跳下铸鼓的大炉里。

最后铸出了一组四面声音各异,音传千里的奇特铜鼓来。

父亲和工匠们为了纪念这位年轻美丽、善良纯朴的女儿,用大熔炉里剩余的铜水,铸了这尊美女含羞鼓,作为永远的纪念留给后人。

圆宝代表有钱能使鬼推磨,因为这个圆宝(钱财)能铸好鼓,也是因为有了铜鼓,才会有更多的圆宝。

21号鼓祛病喜庆麻面鼓古代人最怕的病是天花造成的麻脸,于是铸了麻面铜鼓祭祀,这样就不怕天花病缠身了。

第五厅:鼓神厅欢迎各位来到鼓神厅!12(守神鼓)13号鼓(护神鼓)财神爷财神爷(关公神将)站立在仁、信、知、礼仪的龙台上,身披龙服,左手紧握横背的利剑、右手紧抓立在右前的大刀,身后平角插上金木水火土五行龙旗,对视前方,给人们赐福祈祷保平安。

左边是关公骑马通往直前同仕像右边是立刀横马单刀直赴的仗义雕像(来到神台前,向各位团友特别介绍)这是整个收藏馆的馆藏中心点,也是吉祥如意的集瑞中心,经过法师和壮家祭鼓师的咒语后,本神台出了很多灵验……(简单列举一些名人膜拜的灵验故事)如果您仁信智礼义,来到壮乡信鼓神。

那是对壮乡信仰一种肯定和支持!红梨神台供神灵武圣铜鼓和仙人台前站着守护神就看来者仁不仁愿君仁信知礼仪相信武圣和鼓神留点心意来祭拜许愿过后定是神诚心诚意把香烧烧尽烦恼进吉祥纸钱多少请自量前程似锦定隆昌16号鼓祭祀祈福喜庆布袋和尚鼓这布袋和尚,是我们铸鼓的祖先----鼓王之后,能在铜鼓上供人祭拜的第二人。

红水河流域的一个大村寨里的寨主得到了布袋和尚给他挑来钱财一挑铫,送来财富一挑挑,为了感恩和祭拜,请来工匠高手,铸了挑铜鼓的这一尊铜像,放在家里。

由于对布袋和尚的崇拜和感激,还特地破例给布袋和尚站在一面无耳的铜鼓上。

(因为铜鼓太神太威太灵,如果有耳耳,他不一定顺从主人的意愿去办,无耳的鼓是意味着还不是完美无缺的铜鼓。

)……各位团友,今天的中国民间铜鼓收藏馆之旅到这里就准备结束了,我讲解这铜鼓文化,只不过是沧海一滴,希望各位以后有机会再到东兰探秘和挖掘东兰深厚的红水河铜鼓文化,期待与各位的再次重逢。

最后,真诚的祝愿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