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宜昌市点军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宜昌市点军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宜昌市点军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20八下·赣榆期末) 下列实验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A . 左侧吹气,气球向左飘B . 从上方吹气,纸条向上C . 从上方吹气,硬币飞入碗中D . 吸气时,乒乓球,紧贴漏斗壁2. (2分) (2018八上·河南月考)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 人步行速度为1km/hB . 一本八年级物理书长0.26mC . 中考体育1000m测试的满分时间为8minD . 老师讲课时声音的响度为120dB3.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B . 微波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物体的C . 所有的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 . 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小4. (2分)(2017·江阴模拟) 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的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B . 细丝张开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C . 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D . 细丝带上了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的转移5. (2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以上几幅图片中,说法正确的是()A . 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B . 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C . 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D . 冬天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6. (2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 手影平面镜成像B . 摄影光的反射C . 投影凸透镜成像D . 倒影光的折射7. (2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2017年4月22号我国“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列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A . 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 . “天舟一号”飞船C . 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 . 地球8. (2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如图是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图像,由图像可知:()A . 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 在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小C . 前10秒,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同D .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9. (2分)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 .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 . 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 . 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D . 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10. (2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如图使用共享单车需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 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B .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 . 二维码是光源D .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发生漫反射,白色部分发生镜面反射11. (2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AO可能是入射光线B . OC必定是反射光线C . OB可能是折射光线D . BO必定是入射光线12. (2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盛水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像可能是()A .B .C .D .二、填空题 (共8题;共20分)13. (1分)(2019·潜山模拟) 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dB 变为30dB.说明音叉发出的声音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变小。

14. (4分)小王是个胆大的孩子,喜欢观察神奇的自然,打雷时他总是发现:________听见雷声,________看见闪电;他猜想:雷声和闪电不是同时发生的?为了验证猜想,他在运动会上仔细观察了竞赛时的起跑发令过程,发现:________听见枪声,________看见发令枪所冒出的烟.(选填:“先”、“后”)15. (3分)(2019·庆云模拟) 如图所示,小汽车的后视镜是一个凸面镜,凸面镜成像是光的________现象(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当后视镜上出现许多小水珠时,启动后视镜的电加热装置能除去镜面上的水珠,镜面上水珠消失的过程属于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汽车进入小区后禁止鸣喇叭,这是在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6. (3分) (2018九下·无锡月考) 冷空气不断来袭,天气转凉,无锡气温迅速降到0℃以下,解释进入冬季后常见现象蕴含的物理知识(1)学校要求早上各班级暂停拖地,目的是为了防止水发生________(物态变化),避免同学摔跤受伤。

(2)冬天人们在户外晒太阳,太阳的热主要是以________(“红外线”或“紫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3)一场大雪后,万籁俱寂,蓬松的雪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的。

17. (2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经党中央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

这是任务调整后,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和军乐团首次执行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观众看到仪仗队整红光的缘故。

18. (2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_度;若入射光线方向保持不变,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动10度,则新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________度。

19. (3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________ ,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________ 像建填“实”或“虚” ,这种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有________ 写一种.20. (2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小华站在挂在墙上的大穿衣镜前,距穿衣镜的位置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服饰,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若她以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的方向行走了2s 后,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

三、实验题 (共9题;共51分)21. (5分)(2019·长春模拟) 如图是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________放置(选填“一定垂直”或“一定不垂直”)。

(3)在实验过程中,点燃蜡烛A,将另一支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蜡烛A的像重合。

(4)拿走蜡烛B,将光屏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光屏上________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22. (8分)(2019·广东模拟)(1)写出下列读数:图甲所示体温计示数是________℃,图乙刻度尺读数是________ cm,图丙弹簧测力计读数是________N.(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①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②如图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 (填“上”或“下”)调整。

③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④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23. (4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课堂上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实验中,首先我们剪下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其中一个圆纸片裁去的扇形圆心角比另一个大,再将它们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要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可根据原理________。

(2)在测量过程中,发现________ 填“路程”或“时间” 较难准确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________或换用锥角较________ 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测量。

24. (4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________ 填“A”或“B” 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像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

图________ 填“D”或“E” 所示的情形表示水正在沸腾。

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写一个即可。

25. (6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合理不合理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

相关主题